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下我国劳动关系的调整已经从个别劳动关系调整为主转向集体劳动关系的调整。随着市场化的逐步加深、产业升级和结构性调整,劳资双方定位和权益的区分日益明显,企业在组织方式、用工方式和分配方式日趋呈现多样化,是劳动争议、动荡的频发期,就更需要关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健全与完善。企业的集体协商制度不仅为劳资双方构建了一个协商谈判、沟通交流、解决劳资问题和纠纷的平台,而且能够提前预防劳动争议、集体行动甚至群体性冲突事件的发生,对劳动关系的动荡起到风险控制作用。本文以某个国有企业集体协商的实施效果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完善集体协商制度的对策和意见。  相似文献   

2.
企业劳动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劳动关系矛盾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能够在劳动关系领域有效化解利益冲突、促进和谐稳定。笔者就对工资集体协商的认知和如何推进工资集体协商谈了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从九十年代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来,工资集体协商的覆盖面越来越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维护广大劳动者的权益方面日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工会作为劳动者的代表是工资集体协商的两大代表之一,工会作用机制是否健全是否有作为关系工资集体协商顺利的推行,关系劳动者真正能实现自己的权益。因此,工会在进行协商时要增强其代表性,提高协商代表素质建设,提出合理的协商目标,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4.
集体协商制度建设中政府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是决定制度成败的关犍。从我国的情况看,无论从政府的本质、劳动关系实质的视角,还是从当前协调我国劳动关系的现实需要来看,政府都需要继续介入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建设并加强其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领导决策信息》2012,(44):24-24
日前,江苏省镇江市出台《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评价规范》,将工资集体协商开展、劳动争议调处以及职工民主管理等作为衡量劳动关系和谐状况的核心指标,从劳动用工、社会保险与福利、安全生产、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评价项目,对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作出评价细则,实现了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工作由“行政推动”向“制度化推动”转变。据称这是全国评价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第一个地方标准。  相似文献   

6.
日前,江苏省镇江市出台《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评价规范》,将工资集体协商开展、劳动争议调处以及职工民主管理等作为衡量劳动关系和谐状况的核心指标,从劳动用工、社会保险与福利、安全生产、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评价项目,对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作出评价细则,实现了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相似文献   

7.
企业劳动关系随着用工制度的改变在不断调整,从国家化、行政化发展到市场化、法制化。国有企业劳动关系总体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但也存在劳动关系失衡的现象。创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根本上还是要提高员工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加强劳动规章制度管理,充分发挥劳动规章制度的基本保证作用和对企业内部管理的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劳动关系比较尖锐,劳动纠纷频发。国外劳动关系管理的主要特点是:劳动关系的三方参与主体明确、劳动关系的立法健全、完善的集体谈判制度。我国中小企业应该结合其劳动关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劳动关系管理的经验,改善其劳动关系。国外劳动关系管理特点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启示主要包括:明确劳动关系的三方参与者及各自的利益代表;完善立法,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劳动合同;健全劳动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9.
劳动关系最初是由民法以劳动力租赁合同或雇佣合同进行调整,将其专门纳入劳动合同规制是近代以来才出现的现象,但由于劳动关系客体的内涵和外延难以界定,使得劳动契约在制度在实践中的运行并非通畅.随着劳动关系不再简单地被视为只包括私人利益,而且还关乎到整个社会利益,涉及劳动关系的劳动合同、劳务合同在雇佣体系中逐步分野,相应的制度得以进一步的规范.但劳动合同法律构造与功能等本质问题还需深入探求,其特殊性仅体现为制度规则上的调整,但显然并非如此,劳动关系并不是一种单纯意义上的财产交换关系.由此,解析劳动契约制度的构造对于厘清劳动合同关系的本质尤为重要,其实践逻辑是否合乎制度的设定也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人力资源的市场制度体系,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人力资源市场体系,要树立正确的现代人才意识,调整人才产业结构不合理状况,建立人力资源的开发制度、流动制度和使用制度,强化人力资源的投资政策。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要坚持依法规范企业的劳动关系,坚持"以人为本",重新定位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完善劳动争议调解机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劳动关系双方之间、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日益增强,改革必将损害一些人、特别是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本文仅就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协商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工会法》明确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劳动权益。"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工会组织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根本任务。一、建立健全有效运行平等协商的集体合同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步入市场经济轨道,经济活动运作方式的市场化、国际化日益完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参与国际竞争已势在必  相似文献   

13.
梁永丽 《经营管理者》2011,(24):160+148
现阶段我国中小型企业劳资关系矛盾,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是利益诉求长期得不到合理表达和解决的产物。如果劳方,雇方,政府重视其集体谈判,通过集体谈判进行疏导,解决问题,那么许多劳资矛盾将得到缓解,至少能把一些劳资问题解决在矛盾出现的萌芽状态中,但是我国的中小型企业的集体谈判制度仍然存在谈判主体难以确定,谈判过程艰难、谈判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从制度,工会的独立性、谈判能力等方面去完善中小型企业行业集体谈判制度,以促进我国劳动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集体谈判制度是与市场经济相契合的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制度,也是解决劳资矛盾的最佳路径。目前,我国已经建立的集体谈判制度,还存在许多问题,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要建立有效的集体谈判制度,政府应在集体谈判中秉持中立立场,并要通过偏重保护原则扶助劳动者群体,同时,工会也要增强代表性、独立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10,(33):14-15
早在1995年.我国开始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和工资集体合同制度。2000年11月。原劳动保障部发布《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明确要求在全国逐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2008年4月.人保部首次提出“彩虹计划”.五年内在全国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目前,全国已有13个省(区、市)以党委或政府名义下发文件.推动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相似文献   

16.
以劳资互信和相互投资型劳动关系对组织绩效的积极作用为背景,以中国民营企业中的劳资关系为例,基于中国情境设计相应的测量量表,通过对中国28个省754名员工的问卷调查,借助SPSS和LISREL统计软件,研究劳动契约、员工参与、纵向信任与劳资相互投入的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契约对员工的超额付出有积极作用,员工参与对企业的额外投入有积极作用。加入纵向信任后,劳动契约对认知信任、员工参与对情感信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纵向信任在劳动契约、员工参与与相互投资型劳动关系之间具有部分的中介作用。因此,实现相互投资型劳动关系需要外部社会保障系统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17.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要求企业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即由工会或经民主选举产生的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  相似文献   

18.
劳务派遣制度的劳动关系及其理论和实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劳务派遣制度是一种具有创新价值的劳动就业制度。劳务派遣制度的劳动关系是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合约关系。劳务派遣制度引入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外的第三方主体,实现劳动力的雇佣和使用的分离。目前的劳务派遣制度三方的权益缺乏切实保障的原因在于劳动关系的复杂化。在缺乏制度规范的情况下,运用得当有利于人力资源开发。世界和我国的劳务派遣制度的发展前景还有待进一步在实践中加以观察。  相似文献   

19.
企业若想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和谐的劳动关系。和谐劳动关系就是指作为利益主体的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和谐关系。工会因劳动关系矛盾而产生,是广大职工通过集体力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组织。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是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者,是党和职工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创新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维护职工民主权益;健全职工诉求表达和矛盾调处机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完善职工利益协调机制,维护职工经济权益;加强企业文化阵地建设,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强化扶贫帮困送温暖工作,维护困难职工合法权益五个方面对工会组织如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周亮 《经营管理者》2011,(7X):271-271
劳动争议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因行使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而发生的纠纷。在处理劳动争议的实践中,我国逐渐形成了当前"一调一裁两审"、"先裁后审"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这一机制存在一些缺陷,具有一定的不适应性,有待改善。笔者建议通过相关制度、程序的建设与完善,健立公正、有效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形成协商、谈判、调解、仲裁、司法裁决相结合的争议解决方式,从而推动公民权益保障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