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外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教师的职前培养是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从世界发展趋势来看,教师的职前培养模式逐渐趋向于开放化、多元化.西方发达国家近几十年来实行的3+1、3+2、4+1、4+2等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各具特色:3+1模式培养周期短,注重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3+2模式重视大学与高等师范院校的合作,教育实习特色鲜明;4+1、4+2模式中,教师专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并重,适应了社会对高水平师资的要求.这些培养模式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有如下几点启示,即:应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建立开放式教师教育体系;增加教育课程比重,强化教育实践训练;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育全程培养模式研究——以青海师范大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高等师范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很多学者和高等院校都在探讨和研究有利于教育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青海师范大学在全面分析和研究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教育的现状,开展了教师教育全程培养模式的创新实验。教师教育全程培养模式实践探索对加快教师教育发展、促进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多元化和开放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师院校面临教师培养体制多元化、教师人才市场、中小学教育改革、生源质量、教学法条件等方面挑战。面对挑战,高师院校要树立素质教育意识,强化质量意识和市场意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师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使师范教育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新时期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4.
美国教师教育多元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几个方面,对美国现行教师教育多元化模式进行解析,分析其特征、优势及不足,以期为重新审视我国的教师教育模式提供良好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师教育课程已经不适应教师教育专业化、培养目标多元化、教师教育一体化、教师教育开放化、科学发展综合化、教师教育国际化、基础教育现代化、教师学习终身化的要求,必须从课程结构、课程模式、课程内容等方面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以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6.
美国教师教育面临着多元化带来的挑战:城市师资的严重短缺与师生之间日益严重的文化性失配.为了更好地为日益多元化城市公立学校培养更多、更好的合格师资,美国教师教育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在加大对少数族裔教师招募力度的同时,许多教师教育专业开设了多元化教育课程,并结合使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如反思型策略、研究型策略、实践型策略等.并且,以文化沉浸式体验模式为特色的新的多元化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师教育者的重视.这种改革的成功经验对于我们中国的教师教育改革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构建以个性化教育为导向培养多元化人才的必要性,教育工作者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潜能,这是大学培养多元化人才的需要。提出了以个性化教育为导向的大学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大学培养个性多元化人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前急需推进英语教师教育改革,提高教师教育质量,调整教师教育的课程,构建新的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化水准的教师。基于教师教育专业化、终身教育的理念,分析当前我国英语教师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探讨在教师教育专业化过程中,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改革的趋势,探索适应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9.
大陆的教师教育可以借鉴我国台湾省的模式,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既保留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又在综合性大学设立教育学院,参与培养中小学师资,可以采取"五年一贯"、"3+1"、"4+2"等多种模式,培养不同类型的中小学师资,逐步构建我国现代化的教师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发达国家如美、英、法、日等国开展学士后教师教育较早,并积累了各自的经验,其共同特点是:教育目标的专业性、教育内容的实践性、教育模式的多样性和教育过程的协作性。发达国家开展学士后教师教育的经验对我国有如下启示:建立开放式的学士后教师教育体系;明确学士后教师教育的专业化目标;强化教学实践研究环节;构建多元化的学士后教师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是国际教师教育发展规律的体现,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自我完善的要求。已经付诸实践的办学模式有相对独立模式、开放型模式、课程管理主导型模式;培养模式有混合训练模式、分段训练模式、主辅培养模式。其课程设置应该把握教师的知识结构、现行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以及应该改革的思路三个方面,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强化教育学科课程,提高课时比例。  相似文献   

12.
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面临许多新问题,尤其是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十分突出。教师是应用型人才,其专业素养必须在实践中发展。实践性是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一个基本特性,必须体现在职前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之中。实践取向的职前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调整课程结构,构建以实践为取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二是增加实践性教学的比例,构建开放式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三是改革教学方法,创建现代信息化教师培养平台;四是实施分段教学策略,强化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13.
汉语国际推广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是教师,汉语教师本土化培养是解决教师问题的有效途径.英国知山大学孔子学院在本土汉语教师培养中,尝试汉语师范专业培养模式、研究生教育证书培养模式、"校直培"培养模式、孔子学院奖学金培养模式以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本硕联合培养模式,为英国本土汉语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总结本土汉语教师培养经验,探索本土汉语教师培养模式,对于国际汉语教育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教师教育问题是国内外教育理论界长期探讨的焦点之一。发达国家教师教育的演变与发展为我国教师教育的实施模式改革提供了广泛的参照空间。我国目前的教师教育所显现的诸多问题,迫切要求我们顺应教师教育发展规律,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进而构建以教师资格认可制度为纽带、实施内容专业化、实施主体多元化的教师教育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15.
创新教育需要适应创新教育的教师.适应创新教育的教师素质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它需要教师的自主建构,也需要教育内部、社会、家庭提供建构的条件.提高适应创新教育的教师素质的策略主要有转变教师角色意识;通过反思,更新教育观念;建立多元化知识结构;培养情感监控能力;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营造良好的外部支持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中外教师培养的教育课程设置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教师培养是发展教育的关键 ,而课程设计是培养目标的重要体现。中国教师培养的教育课程设置科目少 ,学时少 ;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教师培养的教育课程设置科目多 ,课时学分比例大。通过比较研究发现 ,国外比我国更重视师范生的教育专业训练 ,注重教育科学的学习。因此 ,在我国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中 ,不应只培养学科专业知识合格的学生、专家 ,而应立足于培养合格的教师、教育专家  相似文献   

17.
由于传统因素的影响,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堪忧,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相对滞后,专业特色不明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相对单一,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学方法和教学平台相对单调,实践能力不理想;师资力量和师资结构相对欠缺,专业引领不给力。为此,需要构建和应用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教学平台的多元化;教学评价和考核方式的多元化;师资队伍和教师资源的多元化;就业模式和毕业导向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8.
在介绍西方发达国家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采用开放教育、分流教育、混合教育模式,以及这 些模式在教师培养、激励工具运用和教育制度设计等方面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借鉴这些国家在此领 域的经验,通过法律和制度建设、为具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构建特别教育通道、培养一流教师、实施多元化高考 升学评价制度、创建精英大学、加强对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高等教育淘汰补偿机制、创立有效的 创新激励机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及成长研究等措施,促进我国的高层次创 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师教育的改革日益深入,而培养目标的多元化趋势更是令人瞩目。究其原因,这首先是反映了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同时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密切相关,是中等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顺应了世界师范教育发展的潮流。对此,我们应获得共识。为适应师范教育培养目标多元化的这一趋向,高师教育应及时调整教育结构,突破旧的、只培养普教师资的单一模式。既培养普教师资,又培养职教师资;既培养单一型师资,也培养复合型师资;既培养教学人员,也培养教育界所需的各类实用人才;既培养师范人才,也培养非师范人才。  相似文献   

20.
目前,汉语教学规模的快速拓展,使海内外对国际汉语教师的需求急剧增加。以往的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研究型"培养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培养对外汉语方向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另一种是"应用型"培养模式,这一模式通过设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和实施"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计划来培养汉语教学师资。这两种国际汉语教师培养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培养效能,但它们的培养周期较长,课程设置面面俱到,特色不鲜明,没有体现学校特色和区域特色。由于国际汉语教育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应构建以案例库为主,兼顾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的"实践型"国际汉语教师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