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就业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不公平的现象存在,表现为性别歧视、身高歧视、相貌歧视、地域歧视等.对此,政府应该采取措施,要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完善当前的政策和法规,建立促进公平就业的组织,制定职业培训、加大安置服务力度来促进就业公平,构建和谐、公平的就业环境.此外,我们应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此来保障我国的就业公平.  相似文献   

2.
黄晓林 《科学咨询》2008,(21):92-92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培养高质量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我校积极探索"顶岗实习"模式,各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实现"毕业与就业零距离",促进学生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3.
就业歧视现象在我国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招聘广告中的歧视是求职者迈上职业生涯的第一道壕沟,对招聘广告中就业歧视程度的调查显示在我国目前的招聘广告中存在着严重的就业歧视。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philips统计性歧视根源的进一步探索,提出将Becker歧视偏好模型中的歧视系数d纳入到philips歧视模型中,从而对philips歧视模型进行新拓展,并结合目前劳动力市场中普遍存在的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对模型结论进行分析,使其具有更合理的解释,有利于解决就业性别歧视,对增加女性就业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左彬 《决策探索》2007,(3):80-81
中国政府在<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就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事关大学生的前途和命运,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命运,事关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定而面临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令人担忧,应当研究分析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就业歧视的现象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户籍歧视、学历歧视等方面。其中户籍歧视是我国特有历史背景下的产物,一般表现在农民工就业方面;而学历歧视的出现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专科以下及本科以上学历的差异。就业歧视体现了社会的不公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正视和解决就业中的歧视问题尤显重要。本文对户籍和学历歧视进行了系统的探讨,提出了加速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紧制定我国《反就业歧视法》以及完善国家职业标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相继发生在安徽、四川的国内首例艾滋病就业歧视案表明,就业歧视案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艾滋病歧视使得艾滋病人的平等就业权无法实现,加深了对艾滋病人的歧视,有悖于社会的公平原则以及法律的秩序、平等、正义价值。本文试从行政法的价值层面来探讨平等就业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对残疾人的保护是全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在残疾人就业领域内,歧视现象非常明显,残疾人社会平等权的实现受到了限制。本文从完善残疾人社会平等权的角度,对残疾人就业问题进行论述,分析了现行"按比例就业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去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再就业会议上也曾指出:"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下岗职工长期以来为企业贡献了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在企业改革、减员增效中下了岗,以实际行动参与和支持了改革.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出现的"民工荒"并没有宽松农民工就业环境,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存在。本文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竞争、分割、歧视等角度出发,分析当前农民工就业环境不公平的原因,并提出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本身是一个具有复杂感情色彩的称谓,农民工在就业过程中更是遭到各种各样的不平等待遇,承受多方面的歧视,如何去看待和解决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道路上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从宪法学的维度来思考农民工就业歧视的成因,并就农民工就业平等权的保障提出相应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面对日益增长的就业人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就业到底是难,还是不难成了现在大学生最关心的话题.笔者从学生自身条件和周边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是:"有业可就,无业可择","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并存的现象.很多学生因为自身的素质和就业指导思想的问题以及一些社会问题等原因导致不能顺利就业.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就国内的就业形势和趋向,提出了一些怎样提高学生自身就业竞争能力和加强高校毕业指导工作的建议,希望能对高校大学生就业管理工作起到一定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我国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大背景下,就业歧视在各行各业都有所出现,而我国立法在对这一问题的规制上稍显落后,相比之下,美国反就业歧视立法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本文试图简要介绍美国反就业歧视立法中的相关理论和立法进程,以期对中国立法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的是直接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其目的是为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鲜明的就业导向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必须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密切关注社会实际用人需要,从学生的就业需求和职业发展出发,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突破传统语文教学的束缚,积极推行教学改革,以期通过不懈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中职语文教学体系,为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脱颖而出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竞争愈演愈烈,同时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权益屡遭侵害已成普遍现象。本文从学生就业劳动纠纷问题产生的背景入手,通过剖析性别、地域等就业歧视、劳动合同陷阱和就业权益侵害等纠纷,指导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避免纠纷的出现,共同构建和谐稳定的就业劳动环境。  相似文献   

16.
法学研究生就业现状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丹 《科学咨询》2008,(15):87-87
法学研究生正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为此,我们应当清醒认识研究生就业的优势与劣势,通过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打造理性的就业环境,实现毕业研究生就业目标.  相似文献   

17.
廖礼彬 《科学咨询》2008,(11):89-89
情商的高低成为影响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但是现实生活中,不少学生却情商偏低.为此,学校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校规校纪的执行力度等工作不断促进学生提高"情商",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为着能更好就业"既是高职学生求学的基本出发点之一,也是高职教育的必尽之责.调查了解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真正认识学生,发现其中问题,采取相应对策,能起到更好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纲要>还提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20.
有一个故事或许能给我们某些启示.有一次,一个犹太商人走进银行贷款部,大模大样地坐了下来."请问先生,您有什么事需要我们效劳吗?"经理一边小心翼翼地询问,一边打量着来人的穿着:名贵的西服,高档的皮鞋,昂贵的手表,还有镶宝石的领带夹子……"我想贷点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