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在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中,"人"无疑是关键要素."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阐明了中国梦的核心价值,也指明了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勾勒出的美好图景,最终统一于"人民梦"的历史语境."大河没水小河干",近代中国的百年奋斗,不断证明着一个朴素道理,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唯有将个人之梦寄托于国家之梦、民族之梦,梦想才有成真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李河 《科学咨询》2006,(9):63-64
知识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正在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未来的竞争主要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高校担负着培养人的重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试行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指出"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以什么样的姿态迎接时代的挑战,以什么样的姿态跨进新世纪,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因此,要使高校培养的学生真正成为"四有"新人,除了对他们加强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的教育,要特别重视对他们的修身教育.  相似文献   

3.
日前《深圳市政府部门责任检讨及失职道歉暂行办法》正式审议,对于这一全国首例"官员失职道歉"地方立法,舆论一片赞扬之声.(《人民日报》9月17日) 不否认深圳此举的开创意义,也深知中国不同于国外.在国外,由于制度的使然,官员道歉是不需要写在法条上的,但是,我们现有的制度和政治伦理,还不足以让官员养成自觉道歉的习惯.  相似文献   

4.
新推书荐     
正《龙与鹰的帝国》欧阳莹之著中华书局2016年3月出版这是中文阅读领域第一部从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思想与习俗等诸多角度全面比较秦汉与罗马帝国的创新性历史作品。作者欧阳莹之教授是深受国学传统熏陶、并在科学界卓有成就的物理学家,她的这部作品以科学家的理性思维、全球性的开阔视野,看帝国兴衰和大国治理智慧,贯通历史、政治、经济、法律、  相似文献   

5.
金永 《科学咨询》2006,(8):13-14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任何一个民族的兴衰,都与其是否有一种高昂的民族精神直接关联.概括地讲,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政治经验表明,政治过程很容易离开其本来意义而走向芜杂."简约"作为一种政治"大雅"之美,往往容易被忽视.  相似文献   

7.
张晓娜 《科学咨询》2007,(21):62-62
中国古典舞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性及风格性. 对中国"古典舞"的继承和发展,立足现代,发展中国古典舞必须表现现代人的观念,但不失民族传统.在民族文化精神建构下的中国古典舞蹈,已不是旨在复活古代舞蹈原风原貌,不是一种纯舞蹈形式思维的方式,也不仅仅是渗透当代人对"古舞之典"的理解,而是一种与时代合拍的全新概念,是对中国民族传统舞蹈的当代阐释.中国古典舞蹈,应该是在当代构建的、在继承传统舞蹈基础上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舞蹈,能够突出一种使自己的历史在当代的重新阐释中获得生机的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立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的根本大计."良好的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亲其师,信其道"、"度德而师之",只有德才兼备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敬重和信任,学生才乐意接受他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周评 《领导科学》2012,(26):28-30
我们已经跨入一个被称为"十倍数变革"的数字化时代.关于这个特征,彼得·伯恩斯坦在《风险》一书中写道:"企业兴盛或衰落、股市繁荣或崩溃、战争与经济萧条,一切都周而复始,但它们似乎总是在人们措手不及的时候来临."时代变局如此扑朔迷离,其原因何在?诚如美国领导力大师约翰·麦斯威尔所揭示的:"一切的兴衰都源自于领导力."既然兴衰源自领导力,如何构建应对挑战的领导力呢?这个问题的提出,一方面表明人们已共同体认了领导力之重要,另一方面表明人们就如何理解与打造领导力开始了新的探索与努力.  相似文献   

10.
张宝林 《决策探索》2002,(11):28-29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国家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肩负着传播文明、开启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使命.教师队伍的师德状况如何,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关系到国家的命运与未来.可以说,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高等学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和主渠道,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高等学校师德建设,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华"字,为中国各民族的概念,谓之中华民族."华"字意又为"荣",又同"花".《诗·周南·桃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诗句."华"字的上方是一个变化的化字,下面是一个十分的十字,谓之中华民族是一个"风化、教化、十足、十分"的民族与国度,上面"单立人"与"龙"字的缩写,又包含着华人与龙的关系,素有"龙的传人"之称谓.因此,"华"字,不胜枚举地形容了人、文、事、物的美好."华"承载了太多太多的荣辱兴衰,是五千年的沧桑与文明锻造而成,是人类种族、国度、民族、思想、文明与智慧升华的结晶,在你的语言和词汇里,如果有"华"字的出现,那一定是美好的.  相似文献   

12.
新书推荐     
《领导文萃》2012,(16):131-132
《大国兴衰》黄树东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关于宏观的货币战争的书,是一位海外华人和金融精英出于民族情感和历史责任对中国政府、企业和民众的至诚之言,是对中国未来60年发展道路的思考,是一本  相似文献   

13.
<正>"历史周期律"是指历史上的政权经历兴衰治乱、循环往复所呈现出的周期性现象。纵观中国历史,政权兴衰、改朝换代的过程呈现出一个周期现象,每一个新兴政权都不过是前一个衰亡王朝的翻版,"历史周期律"似乎成了一种无法规避的"历史怪圈"。1945年7月,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在延安与毛泽东进行"历史周期律"探讨,认为"齐心协力、励精图治便是‘其兴也勃  相似文献   

14.
王刚 《管理与财富》2003,(11):37-38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这是中国人的一句口语.说这话的人有魄力,有眼光,有志气,敢于走自已的路."我过的的独木桥"也是创业之锦囊.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反复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还提出与之相配套的五条具体道路,即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新兴工业化道路、农业现代化道路、城镇化道路和政治发展道路。一条伟大道路和五条具体道路的提出,说明我们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框架越来越清晰,具体路径越来越明确。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可见,教师在素质教育的实施中,起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学校管理的关键就是对教师的管理.西周太师姜尚认为:"庶民者,国之本.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就是说,人为国本,能否得人心,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同样,学校管理是否坚持以教师为本,也必须关系到学校的兴衰.孔子提出"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则百事不废".孟子更是强调人和的重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政治检讨》可谓深“入”浅“出”,史料详尽,分析透彻,对于陶冶情操,开阔眼界,从总结历史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从历史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在卫生院中进行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教育有重要意义.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历史和现实,是教育大家树立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的重要方法.激励大家以高度责任感努力学习,积极投身于发展经济的实践中,是进行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教育的最终目的.1983年召开的中国妇女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口号,至今已整整20年了.在这20年中'"四自"的内容与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已经成为中国人自觉追求的人生目标,并且与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相融合,成为不断发展、充满生机的理论.这种理论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它指引并激励着大家奋发有为、自强创业,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9.
谈谈学校图书馆管理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代在发展,事物要创新.作为图书馆管理的一名工作者,通过多年的工作,以下是我对图书管理工作的一些见解: 1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鲜明特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阐明了创新的历史意义,也提出了创新的现实要求.可以说,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创新活动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石露宝 《决策探索》2002,(10):50-51
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行动指南,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七一"讲话提出,必须把"三个代表"要求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七一"讲话对新时期公安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根本依据和思想武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努力做好新时期公安队伍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