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要成为优秀的企业公民,必须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价值。企业是由人组成的,企业道德价值状况由企业家及其员工的行为所体现。道德价值高尚的企业一定存在具有相当约束力的道德管理机制。因此,科学地建设和完善企业道德管理机制,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道德管理工作必须认真思考的命题。  相似文献   

2.
会计人员的自律机制从本质上来讲是指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在职业生涯当中,履行社会的会计义务过程中所形成的自律意识。会计自律机制主要体现在会计从业人员有一种强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感,并且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不断进行自我评价。它能够督促会计从业人员在工作当中自觉遵循着职业规范。本文对会计人员的自律机制相关内容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人人都有一颗心."心之官则思". 心,除了主管人体血液循环的生理功能,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产生思想,即所谓"心思".人的七情六欲,善恶勤懒等所有情感和行为,都随"心思"而动. 在崇尚"个性"的当今时代,人的心思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变,它可能这一刻心安理得,下一刻心烦意乱;早上心花怒放,下午心灰意冷;今天心满意足,明天心怀叵测;今年心地善良,明年心狠手辣……正所谓"人心隔肚皮",让人猜不透,读不懂,摸不着. 捉摸不定的人心,无疑考验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智慧.企业只有把准时代心脉,以真诚之心去迎合公众之心,凝聚员工之心,取悦消费者之心,才能获得持续、和谐、稳定地发展. 首先,对社会要有良心.企业良心是企业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意识的自觉表现.它要求企业不仅要树立道德信念,履行道德义务,还要培养道德情操,注重道德荣誉.事实证明,这个时代,良心食品正在驱逐黑心食品,良心工程正在取代豆腐渣工程,良心服务正在清扫恶心服务.良心,正在成为社会正能量,也正成为天下企业家的共识.  相似文献   

4.
理论界从伦理学角度出发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所做的研究,主要关注企业社会责任中所蕴含的道德责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合理性正当性以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力。这些研究运用得到了伦理学领域的一些新成果,但是忽视了人的道德存在方式才是形成企业道理责任的根源。本文认为,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伦理学研究,应立足于人的道德存在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5.
熊心宇 《科学咨询》2023,(10):145-147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能够自主地去主动实践与创造的精神。本文从西方近代哲学时期康德、黑格尔基于道德理性而形成的自律论与他律论的思考,延伸到现代哲学中马克思的道德自律论,即道德自律在重视人的意志自由的同时,还应当正视人与社会的现实关系,进而分析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建设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挑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的形成以及价值取向与教师自身的自律、社会关系的他律是分不开的。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应当以教育的本质为前提,关爱学生、恪尽职守为关键要素,从而实现自我职业道德修养的升华,为高等教育的建设做出相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孙静静 《管理学报》2004,1(3):354-358
企业文化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中的热门话题.现代企业都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文化自觉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增强文化自觉意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和重要内容.企业文化建设中文化自觉包括领导者文化自觉与员工文化自觉.领导者文化自觉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着中枢作用,而员工的文化自觉意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应提高企业文化建设中对文化自觉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认清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企业的全体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功能和作用是:导向作用。它指明企业的发展方向,把企业员工的注意力以及思想和行为引导到企业目标上来。约束作用。企业的规章制度对员工具有约束作用,企业所共同遵循的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风尚、企业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文化因素同样对每个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起着很大…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持久发展的驱动力,企业的价值观就是企业的文化核心,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价值观的结合表现为"对内和对外"两层含义,"对内"表现为员工工作信念培养,即员工价值趋向包括工作理想、奋斗的终极目标等。"对外"表现为企业的品牌理念建设,即市场范围内企业社会价值的趋向,表现为品牌影响力和信誉度等。员工工作信念和企业的品牌信誉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两翼体现着企业的价值观与员工价值观、市场价值观的有机结合,本文拟从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理顺企业文化建设的双层内涵,寻求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调控机制面临着新的挑战。自觉、深入研究社会主义道德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理论体系和道德调控机制,有效地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促进社会协调健康地发展,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试从道德实践的角度,探讨社会主义道德的自律与他律问题。一、道德建设中的自律道德的自律与他律是由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首先提出的。康德认为,自律指不受外界的约束、不为情感所支配,根据自己的“良心”,为追求道德本身的目的而制定的伦理原则。康…  相似文献   

10.
道德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的思想关系,是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和主体意识的道德自觉。新时期的中国面临道德评价标准的失衡,导致道德水准的下降和群体道德的缺失,解决道德缺失问题,应加强对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完善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淡化行为主体的功利性思想。  相似文献   

11.
晓芳 《经营管理者》2001,(10):32-33
<正> 企业经营作为一种竞争性行为,为了使其有序展开,必须依法规范。然而,企业作为一个社会法人,它的经营对全社会公民也负有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因此,企业经营除应自觉服从法律规范外,还要从体现经营的法人人格力量出发,按照全社会公认的伦理标准来建立企业的伦理经营守则,并以此为企业德治的重要手段,从而,赢得全社会的信用认可,打造出企业经营的高层次竞争力。纵观国内外许多知名  相似文献   

12.
最近由三聚氰胺事件所引发的种种食品安全问题,警示我们企业道德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文章在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上,指出了类似的"三聚氰胺事件"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期需强化国民正义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义反映的是一个人在处理与社会、与他人关系时所表现出的道德品质。在道德观念方面,它表现为个人的意图、愿望和要求同客观实际以及社会行为规范的一致性;在道德行为方面,它表现为一个人自觉选择的行为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以及公众的利益和道德规范的要求。正义体现了个体在价值选择上自觉遵循客观必然性并主动承当相应的社会责任的品格,是个体将基本权利与义务内在统一基础上的言行一致。国民正义感是正义在国民身上的现实体现,是国民渴望正义、认同正义并主持正义的道德情感反映。在一定历史时期,国民正义感状况是社会风尚、国…  相似文献   

14.
《科学咨询》2006,(11):8
荣辱观是人们在长期的实际生活中,通过行为选择和评价而形成的对荣誉和耻辱的一种心理感受及其相应的稳定的观念体系,它属于道德人格和道德良心范畴,表现为行为主体的道德信念和价值取向.所谓荣誉,是社会和个人以某种赞赏性的社会形式、心理形式,对人们履行一定社会义务及其相应行为的道德价值所表达的肯定性态度和褒奖.它包含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社会的价值认定.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是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优秀的企业文化能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提高员工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在企业内形成凝聚力、向心力,使企业管理井然有序,员工能自觉参与企业管理,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从而激励员工,形成难以模仿、难以超越之企业文化。本文就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设企业文化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6.
孙玲 《领导科学》2023,(3):64-67
伦理型领导更强调员工因出于对社会的超强责任感而甘愿承担创新风险,自发地做出建设性努力。伦理型领导通过言传身教和净化组织氛围对员工的社会认知、责任意识、奉献意识进行引导,发挥“定心丸”效应,提升员工“应担责”意愿,强化职业召唤力,助力员工形成更正确、全面的价值观,在工作中表现出更积极的工作态度与更高的工作承诺。具体到管理过程中,即要求领导者持续提升自身道德品行,持续强化员工建设性责任知觉,持续提高职业召唤力,积极营造“吃亏”文化。  相似文献   

17.
<正>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我国加入WTO后,诚实守信、依法经营是企业参与国际经济交往、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最基本要求。加强信用建设、建立良好的信用秩序,已成为企业和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和信息流的合理正常流动的重要保证。 一、加强企业道德建设,诚实守信 企业作为具有各种权利和义务的道德实体,在参与经营活动时不断调节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产生了具有企业自律特征的道德要求——企业道德,它是企业及其员工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完善的市场经济需要有良好的企业道德来支撑社会责任,这种社会责  相似文献   

18.
企业政工干部的职业道德,是根据道德的基本原则和政工工作的特点形成的企业政工干部应具备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它是企业政工干部的政治素质、文化修养、品德情操、工作态度和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企业政工干部的作风是否正派,有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直接影响着广大职工。因此,企业政工干部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王彩霞 《决策与信息》2011,(10):247-247
道德文化是企业文化中最根本的,它决定着其它文化活动以及员工的实践活动方向。本文介绍了企业道德文化建设的作用,论述了企业道德文化建设四个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做好企业道德文化建设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既有文献中,基于身体、社交或者道德的不洁工作大多以集合的形式出现,鲜有学者对单一类型的不洁工作进行针对性实证研究,因此从事基于道德的不洁工作对员工的影响尚未获得系统关注和探讨.本研究围绕道德净化理论及道德内隐理论,探讨了基于道德的不洁工作感知对员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机制及其边界条件.以来自湖北省的一家烟草企业的487名员工为样本展开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员工的内疚感和道德信誉损失中介了基于道德的不洁工作感知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2)道德内隐信念对基于道德的不洁工作感知通过内疚感、道德信誉损失影响亲社会行为的间接效应具有调节作用.最后本文也探讨了研究结果的意义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