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到目前为止,温州金改中真正接地气的创新,在于借贷登记平台让民间借贷阳光化,引进一批中介机构入驻,提供民间借贷登记、公证、资产评估等服务,这是未来民间金融活跃的土壤,关键问题是,中介机构到底起什么作用,信用与惩处制度语焉不详,我们只能等待未来更细的细则出台。另一方面,此次细则强调,加强和改进金融犯罪侦查工作,建立民间金融大案要案督办制度,加强民间借贷风险提示等,这是信用体系建设向前进了一小步,但不是根本性突破。  相似文献   

2.
评论     
温州金改要创新不要招安 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秘书长、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表示,希望温州金融改革不是用国有金融招安民间金融,用行政监管取代行业竞争,用既定的金融系统延伸服务封堵民间金融家的各种创新。而应不再出台任何细则,让民间资本主导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甚至交易所,给温州和全国的市场金融家一个机会。无论结果成败,这个努力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2011年,"民间借贷风波"、"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这些关键词语莫不与温州这一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紧密相关,长期徘徊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灰色地带、处于自发无序状态的民间金融所蕴涵的风险集中爆发。一时之间,温州告急,民间资本告急,民营企业告急!面对金融市场分割、民间高利贷以及货币政策困局,中国的金融改革又走到了关键路口。  相似文献   

4.
民间金融,多年以来带着"两面效应"一直备受争议。然后,发展至近年,受当前经济形势的影响和正规金融的经营策略,以及民间金融天生的优势,民间借贷市场快速活跃起来,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民营和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但由于其游离于监管之外,不规范性,对宏观金融的冲击等负面影响,使得如何规范民间金融发展,趋利避害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名刊导读     
温州金改 《财经》2012年第11期封面文章指出,温州试验只是下一步金融改革的开始。针对中国目前的金融垄断格局,若能培育出更多有竞争力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就是最大的成功;温州金融改革试点的意义在于全国民间金融的发展。如果将此举视为国有金融一次制度招安,甚至用传统监管的方式引蛇出洞一网打尽,这会成为一个更大的倒退。  相似文献   

6.
《领导决策信息》2012,(18):10-11
政务舆情全媒体监测温州金改确定四重点温州金融改革的具体细则实施即将开始,针对中央提出的"十二项主要任务"也在逐条攻破。4月23日~26日,关于温州金融改革的各类高规格政府会议一天一个。其中,4月26日,浙江省金融工作会议宣布,浙江正式全面启动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其核心内容是,浙江省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6个协调推进工作组,逐项分解金融改革任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民间资本大力发展,特别是被称为"非公有经济新36条"的《意见》出台后,金融业的大门向民间资本打开了,这一新的契机更促进了民间资本的发展。民间借贷有着较强的竞争力,与银行等正规金融相比,它的存在有利有弊。本文就民间借贷的竞争力进行SWOT分析,旨在突出民间借贷的不可忽视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温州是我国民间借贷比较活跃的地区之一,由于民间借贷的存在,给温州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给中小企业的融资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2011年爆发了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发生了很多企业的老板"跑路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那么政府要引导民间借贷阳光化,以一种可以监管的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11,(45):18-18
11月8日,温州市地方金融监管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同时启动鹿城区民间借贷等级服务中心,以及在瓯海区、瑞安市和乐清市开展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的试点工作。由此,温州地方金融改革创新“1+8”行动方案开始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地区的民间资本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由于一些民间资本在管理和运营上缺乏科学性,导致很多民间金融逐渐陷入了困境。温州的民间金融就是一个例子。为了搞活民间金融市场,我们就以温州民间金融进行相关研究和探讨,以促进民间金融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村民间金融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对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地区资源的合理配置有重要作用,是解决"三农"融资困难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农村民间金融活动一直处于地下状态,民间借贷利率水平偏高,信用活动不规范,缺乏法律保护,容易引发纠纷。本文联系当前实际,从加快利率市场化、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以及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12,(13):11-11
近日,凤凰网财经栏目推出专题,聚焦温州金融综改试验区获批。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向中外记者确证,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正在积极考虑将温州的民间金融作为综合改革的试点之一。3月2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温州金融综合改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民间借贷在活跃城乡经济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干扰了正常的金融秩序,由此引发的民间经济纠纷、家庭纠纷、人身伤害、非法拘禁等事件,已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保证民间借贷健康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尚需加大金融政策法规宣传,严厉打击民间高利贷、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民间高利借贷等高危人群监管,强化各种涉稳信息收集研判处置,有效规范民间借贷秩序。  相似文献   

14.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古老的信用融资方式,已有很久的历史,"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这种根深蒂固的民间借贷信用观念反映出其存在久远的原因。然而,2011年温州爆发中小企业老板"跑路潮",随后,江苏、福建、内蒙古等省区也相继出现的"高利贷"之风,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问题,严重考验着这种古老的信用体系。回顾这次危机,从南到北、从发达省市到欠发达的地区,绝非个别偶然现象,事故主体为中小企业。我们知道,在我国金融资源分配和企业资金链上,有着严重的错配问题。国有  相似文献   

15.
一年前的3月28日,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金改"力求解决三大问题:让民间资本阳光化、规范化,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解决民间资本多、投资难,中小企业多、融资难的"两多两难"问题,更好振兴实体经济;打破"玻璃门"、"弹簧门",促进民间资本投向垄断领域. "金改"试行近一年后,温州市长却坦言存在"三大落差".试点,究竟试出了哪些经验教训?前方是坦途还是险滩? "改革"力度有多大从煤炭、钢铁到皮鞋、服装都可以抵押贷款 "金改"一年,先看成效. 2013新开年,温州发放了第一笔中小企业集合贷.类似这样在金融创新中获益的企业不少.这一年的温州,首单中小企业私募债发行;首单企业债券发行;首单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中期票据业务、小贷公司私募债业务相继启动;华峰集团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发行8亿元的企业债,成为温州首发的民营企业债券……  相似文献   

16.
从温州“借贷危机”谈中小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贷危机——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的困境温州以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充裕而闻名,但目前正面临"民间借贷危机"的困境——许多中小民营企业破产倒闭、老板"跑路"、不断发生高利贷纠纷……在温州市经信委监测的855家重点企业中,有76.7%的企业的资金偏紧;民间资本达6000多亿元,并每年以14%的速度增长,其中参与民间借贷的资本约1100亿元,占全市银行贷款的25%左右。自2011年4月以来,温州地区有20多家知名企业的企业  相似文献   

17.
4月26日,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该平台集聚了民间融资中介服务、备案管理及监测体系等功能。相关分析人士认为,该中心的正式运作有望推动民间借贷阳光化和规范化。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以公司化形式运营,注册资金600万元,由14家法人、8个自然人投资设立。目前已入驻的机构有全国知名P2P行业中的宜信、普信、速贷邦和温州本土的攀远经济信息等从事民间借贷融资对接业务的中介机构,以及华东公证处、浙江高策律师事务所、温州鹿城合作银行等  相似文献   

18.
城市速递     
北京市委、市政府日前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意见》,进一步下放市级行政审批权,是继中关村政策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温州市金融办12月7日发出金融改革重要信息,首次向社会发布民间借贷利率指数,即"温州指数",根据监测结果显示,11月26日至11月30日,温州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指数为21.43%,即平均月息1分78,环比下降0.5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马春平 《经营管理者》2013,(19):226-226
<正>近来,关于民间融资、民间借贷的纠纷和诉讼明显增多,著名的有"吴英案"、"宁波鑫七旗案"等。期间,适逢国际金融危机,令人眼花缭乱的经济局势使金融成为焦点。城建部政策研究中心的《民间资本与房地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称温州民间资本4500亿到6000亿,山西有一万亿,鄂尔多斯是2200亿,加起来高达约两万亿元。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三十六条"),这是多年前的"非公三十六条"出台之后,对民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大环境下,我国一些地区的民间借贷活动在近年愈发活跃,引起多方关注,其中温州民间借贷市场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拟通过分析温州民间借贷市场供给方和需求方的特点和现状,尝试对日渐活跃的民间借贷行为作出解释,并针对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