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荀子从“天人相分”的宇宙观出发,积极探寻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和合关系,并由宇宙论过渡到人生论,探究人与人、人与社会对立统一的和合关系,从而对整个自然界、人类社会共生共存共利共强问题给予哲学意义的解说。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探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和合”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笔者认为,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种生存哲学。本论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资源进行梳理与整合,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和合精神与和合价值,进而点明和合思想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与生存哲学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管理理论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与中国传统的人文管理精神相结合,并吸收东西方企业管理文化中的优质成分,相互融突而和合,从而建构中国自己的社会、企事业管理文化精神—和合管理学。完整地理解和合管理学概念,可从和合管理学的原理、控制理论与管理信息系统、和合管理学的企业文化精神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剖析,同时,和合管理学体现了深厚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内涵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管理学视角下人的和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有效和合是组织管理的一项永恒主题,人的和合性体现为价值取向的理性、能力趋向的有限理性与行为趋向的和合性三个方面。和合是经济人理性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人内在的心理趋向,是自我实现人追求的一种生存方式。承认人的和合性既是客观的也是实际的。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概括地论述19世纪、20世纪世界历史与文明走向的基础上,展望了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作者指出,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复兴和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以及社会文明的伟大飞跃,将成为21世纪世界历史、人类文化与文明进步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哲学具有其独特的智慧特征,它集中表现在从阴阳对立面的同一性、平衡性与和合性的维度,探讨了世界万物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凸显了辩证思维中的"和合性"原则以及"和实生物"的系统创生性原则。与西方哲学传统相比,它的独特价值是不可替代的,在统一的人类辩证思维的发展史上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本文从中国传统哲学的"文本"出发,着重考察了阴阳和合在自然、社会和人类精神世界中的普遍特性,评析了它独具特色的辩证意义。  相似文献   

7.
儒家保护自然生态的和合思想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和合生态方法是儒家和合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在人与自然本原性和价值性统一的基础上,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发展,而采取的具体的保护自然的生态思想以及生态行为,是人与自然和合生态思想的具体思想和行为的体现,主要体现为四点:①“仁民而爱物”,把人与人之间相爱的思想推广到爱物类;②“参赞化育”,肯定人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地位和作用的积极思想;③“取物以顺时”、“以时禁发”,遵循自然规律的环境管理思想;④“钓而不网,弋不射宿”的生态实践观。它和“天人合一”思想共同组成儒家的和合生态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8.
"和合文化",即和谐、融合之文化,是"和谐世界"理念的思想渊源。传播"和合文化",使世界了解中国何以提出"和谐世界"主张,消解国际社会许多人对中国快速发展产生的种种不安。倡言"和谐世界",契合不同文化内涵的"和谐"理念,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掘人类文明宝库中共有的文化资源。文化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为"和合文化"传播提供了现实的文化语境,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为"和合文化"传播赢得了民族文化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9.
传统庙会是举办方与参与者依某寺庙场地,怀着敬畏之心而共同建构起来的具有信仰性思想情感为基础的文化活动,内中蕴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精神。庙会祭祀是一种和合的表现。人们祈望通过祭祀祈祷的方式,将矛盾冲突协调化解,实现人神天地新的融合。庙会为平民百姓提供了敬畏倾诉的平台,体现了民族传人循礼遵规的道德情怀。传统庙会为民众提供了多种愿景实现的文化场域,是一种地域生活的“和合”。  相似文献   

10.
实践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它是人类本质力量的现实表现与佐证。人类的这一生存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进步而发展进化。在科学技术张力的作用下,人类的实践活动经历了以体力劳动为主到以智力劳动为主的转换。这一体脑在经济发展中地位的转换,不仅表明人类生存方式的发展进化,而且凸显出学习已成为21世纪人类的生存方式。只有学会学习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因此,我们要积极主动地适应人类生存方式的这种进化,学会学习化生存。  相似文献   

11.
鲁迅精神是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学的宝贵财富。 2 1世纪的当代中国文学应该努力继承鲁迅留下的丰富遗产 ,当前尤其应在学习和弘扬鲁迅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自觉的启蒙精神和独立的人格精神等方面作出切实而有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武术是中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特色窗口,中原武术的发展关键在于弘扬其自身所承载的厚重中原文化精神。本文结合中原文化精神的浓厚历史底蕴,紧扣"和谐社会"的民族宏伟建设规划,围绕"中原崛起"的时代主题,以积极服务于"文化河南、和谐中原"为崇高使命,联系21世纪的全球化发展特点,从21世纪中原文化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对中原武术的整体发展进行了科学规划和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取得了五大成就,已经进入了大创新、大发展的前沿.21世纪,必将是理论创新的轴心时代将从个别观点、个别结论的创新转换到整体理论、方法论创新和基础理论的创新;从单一学科、单一视野的创新转换到综合创新、交叉创新和新学科群的崛起;从无序竞争转换到规范创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应当强化"国家意识"、建立"国家目标"、设立"国家工程".创新发展,走向世界这就是21世纪中国社会科学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4.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是从我国国情出发作出的必然选择。 2 1世纪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经济快速增长的历史时期 ,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到环境与发展的巨大挑战。只有走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取得顺利进展 ,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世界石油工业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对油气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资源量的限制及技术的制约,与20世纪世界石油工业发展相比,21世纪世界石油工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如油气资源量的限制、需求量的不断增长、技术的制约、天然气的发展、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采、替代能源的出现和后石油时代的来临等。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界广泛热议的“新世纪文学”一词,无论是作为一个文学史断代范畴,还是一个观察和评价文学现象的视域概念,都存在以主观的定义、命名争议来代替和淹没客观据实的分析和概括的偏颇。这使得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在体制形态、传播媒介和社会文化格局等方面经历急遽而深刻的系统结构性嬗变的事实,在很大程度上遭到了遮蔽、忽视和低估,其中最突出的是由文学市场的完善成熟、网络文学空间的高速拓展和文学人口的世代层累这三重条件,所带动产生的一系列全新的文学生态要素和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中国刑事诉讼法学前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初 ,刑事诉讼法学第一次作为一门独立的法律学科在中国出现并伴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巨大变革在艰难坎坷中逐步发展 ,包括刑事诉讼法学在内的法学各学科的研究活动都进入了繁荣活跃的新阶段 ,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这是历史给予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份丰厚的馈赠。在中国刑事诉讼法学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 ,世界多数国家的法律制度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相互借鉴、相互接近的趋势日益明朗 ,两大法系之间的法律特别是诉讼法律间的差别逐渐缩小 ,作为程序法的诉讼法在各国法学研究领域备受重视。国外的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成…  相似文献   

18.
构建21世纪重庆特色城市形象的经济含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城市形象概念、特征和构建原则的分析 ,针对重庆城市形象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构建方案 ,在此基础上着重论述了构建 2 1世纪重庆特色城市形象的经济含义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初广西青年学生身体状况总体良好,追求高起点,总体综合素质体现出时代性,具有积极的政治抱负及良好的社会关系,能够接纳新鲜事物并紧追时代潮流.但发展过程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不重视身体锻炼、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缺乏社交知识、择业观念存在偏差、接触社会的机会比较少、动手能力差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