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为分析出口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本文以开放经济为背景,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和1999-2007年的实际数据,分析了出口和投资(外来直接投资、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出口和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视角,本文提出扩大国内消费、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充分利用内资和有选择引进外资,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投资对山东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年以来,山东经济增长率一直维持在10%以上,增长迅猛.其中投资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投资的贡献多大,投资的效率如何,投资是否与经济增长相协调,投资的结构是否合理,本文通过实证得出了研究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多大,理论研究存在分歧。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生产函数法对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回归和协整分析,结果认为我国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其产出弹性小于私人投资的产出弹性,公共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小于私人投资。  相似文献   

4.
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与人力资本投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认为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与增长方式转型的关系可以从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最终目标、教育投资的高效益三个方面来分析。强化人力资本投资,应该成为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投资和物质资本投资 ,都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二者在质上的关联方式和量的比例关系相对最优时 ,对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否则会出现制约经济增长的现象。人力资本投资在经济增长的起点上优先。目前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呈快速增长态势 ,有 60 %左右的经济增长是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 ,扩大投资对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通过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也有副作用。事实上 ,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必须要在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量力而行 ;投资过热投资波动频繁对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害的 ;制定投资政策时 ,以提高投资效益为目的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确保投资的效率和效益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经历了长期的高速增长,但从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的格兰杰非因果分析中可知,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拉动.但是对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图和方差分解表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没有相应地成为经济增长的误差冲击.而且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货币经济模型的基础上,从投资流量与资本存量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的这种投资依赖陷阱导致了中国宏观经济各个方面的结构性失衡.  相似文献   

8.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投资波动是导致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对投资需求的管理已经成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具有显著的"时间累积效应",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向非对称性关联,且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正向的"溢出效应",而扩张并未对投资产生显著的"牵拉效应"。  相似文献   

9.
投资低效与经济增长:对中国资本存量和无效投资的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巨大,但与发达国家的资本产出效率进行比较,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由于产出中有相当的份额用以弥补无效投资和浪费,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福利的提高.为了GDP增长速度进行的无效投资违背了发展经济的本来目的.倘若投资和GDP的增长不能带来财富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相应提高,那么这样的投资和"经济增长"就没有任何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础设施投资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会极大地促进一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长期滞后,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在对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家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中,以我国西部五省区基础设施投资为例,管窥我国此轮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定量测算了二十年来外商直接投资(FDI)增长对我国GDP增长的弹性系数、我国GDP增长对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的依赖程度以及台港澳地区投资占全部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并分析了这些参数各自的变化趋势,得出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总量增长的影响力十分有限,继续扩大外资规模仍有很大空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新一轮固定资产投资的加快增长,是在已经初步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下由投资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拉动的自主过程.此轮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增长经历了恢复性增长和热度增长两个阶段:在恢复性增长阶段,非国有经济和部分国有经济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拉动者;在热度增长阶段,处在升级产业链中的企业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劲拉动者.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正处于逐步完善之中,此轮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程又带有软约束的痕迹.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增长对外商直接投资依赖程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娟 《兰州学刊》2008,(1):53-55
文章从国内生产总值对FDI依存度、FDI资本形成依存度、外贸依存度、科技依存度、税收依存度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依赖程度,得出了我国经济增长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依赖度较高。为使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必须调整相关的引进外资政策、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14.
进一步促进我国民间投资增长的意义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间投资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由于民营企业自身特点以及政策、体制和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民间投资的进一步增长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我国今后应采取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实行公平税费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完善金融体系 ,促进民间投资的增长 ,提高我国经济的自主增长能力。  相似文献   

15.
根据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工资增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我国中部地区农民人均教育文娱消费支出和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两大人力资本投资因素对其年均纯收入的影响作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对其收入长效增长具有积极意义.为促进中部地区农民增长,应加大农民人力资本投资的宣传力度,加大对农民人力资本的资助力度,并加大对农民创业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际数据,运用内生增长理论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政府的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及研发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了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发现:三种政府投资具有不同程度正向经济增长效应,并且其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亦不相同。政府物质资本投资主要是通过资本积累效应拉动经济增长,而公共人力资本投资及研发投资则是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及外部性效应促进经济增长。并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三种政府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及驱动机制又有所不同。针对实证结果得出结论及政策建议,进而为优化我国政府投资结构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是我国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我国多年来坚持的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的数量扩张型增长模式,而高投资、高增长则以高宏观成本积累为代价。高投资、高增长、高宏观成本的发展模式揭示出:我国未来投资的增速不仅取决于经济增长的预期目的,而且更多地取决于资金、技术、资源支撑和环境容量,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转变。  相似文献   

18.
张亮 《社会科学家》2007,(6):97-100
文章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选取1978-2005年的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得出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验证了从投资到GDP增长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说明我国经济增长是投资拉动型。并进行了VAR脉冲反应分析,研究了投资、劳动力就业的冲击对GDP产生的动态效应,最后还分析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论表明虽然技术进步率在不断提高,但中国经济增长仍然是靠大量要素的投入来拉动的。  相似文献   

19.
2010年,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投资增长是抵御金融危机"保增长"、"调结构"的主要动力.从对我国经济发展中投资推动的历史特性、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关联、效用等方面分析,可以看出,经济能否持续回暖取决于政府拉动的投资能否有效带动民间投资需求的回升.因此,正确处理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的关系,促使民间投资积极跟进,追求二者有效联动、合力,同时创造更完备的市场机制,形成合理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才会实现经济的持续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经济发展基础和优惠政策,吸引了绝大部分的外商直接投资,而广袤的西部地区FDI微乎其微.外商直接投资在推动东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东西部原有的经济发展差距,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本文以1985-2006年为样本期,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与东西部经济增长差异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对于西部大开发的继续推进和实现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