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阶段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表现出来的结构性矛盾,其实质是经济转换过程中双重运行机制结构的矛盾。从市场经济运行的角度看,二元机制结构的转换和协调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结构的基本特征由于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而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将会在相当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方式与计划方式高度统一的新型发展机制。它具有许多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特点。 一 社会主义者从理论上肯定市场经济,具有两个前提:一是承认市场体制是人类现有生产力条件下唯一可取的社会劳动组织形式,因而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所谓商品经济,从最抽象的层次上讲,就是在社会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交换经济。人类对商品和商品经济的认识就是从商品交换开始的。离开交换,商品、商品经济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交换关系的总和便是市场。马克思曾说:“生产劳动的分工,使它们各自的产品互相变成商品,互相成为等价物,使它们互相成为市场。”(《资本论》第3卷,第718页)列宁也说:“哪里有社会分工,哪里就有市场。”(《列宁全集》第1卷,第83页)可见,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中,市场从来就是和商品经济联系在一起的。但这并不是说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发达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大突破。从中国的历史和建设的实践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完全可以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媲美。中国革命的成功,关键是在革命的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创立了能够正确指导实践的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与中国文化肖四如一个国家要加快振兴的步伐,必须解决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它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但要根本地解决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必须深入到文化的层次,。同样的经济体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我们迫切需要振兴中国文化以促进...  相似文献   

6.
杨颖红 《理论界》2000,(6):34-35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中国期市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硬道理。它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的必然性,它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十分良好的前景。发展中国期货市场对市场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期货市场价格的形成有利于防止商品市场的过度波动,特别是对稳定我国农业生产的大局起着重要作用期货市场价格是由参与期货交易者竞价后确定的,因而它不仅能预先反映未来市场供求情况,也能对未来各个时期的潜在供求进行超前性调节,从而有效地克服现货市场价格波动以及生产滞后的问题。如我国长期缺少超前的市场信息导向,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7.
<正> 在80年代经济较高增长的基础上,中国经济已进入持续增长的时期。这一高速增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投资扩张以及市场需求拉动,但不能不说是与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密切的关系。事实上,在经过1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中国市场经济的份额在不断递增。社会主义市场化进程给经济运行机制及其结构带来了极其明显的变化。本文旨在对影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的运行结构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政策的基本选择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8.
我同意将山寨产品分为原本与仿本的观点.应该看到,市场对山寨产品具有强烈的需求.但是因其产品属性不同,可以区为两种类型:一种状况是,你搞得好,我来模仿你,模仿你的设计、商标、图案,分割你的市场;另一种状况是,你搞得不好,我跟你对着干,我PK你.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建立,无可避免地要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代表孔孟之道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联系,必将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国市场经济刘世勋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期特征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运用。毛泽东把马克思哲学的普遍真理创造地运用于分析中国...  相似文献   

11.
经济因素是民主政治体系的重要外部环境,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民主发达的程度。其中,经济体制因素极大地影响着民主政治体系的各层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将大大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一、市场经济培育了民主政治意识 中国是一个有着极长封建历史的国家。在古代中国,由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于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更加深化、更加成熟的表现,是促进我国现代化事业更快发展的重要保证。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弄清楚这个问题对于我们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四大决定,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很重要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但是,商品不仅仅是物,市场经济也不仅仅是商品生产和交换过程商品货币关系的一般规则和机制,在商品和市场、物与物关系的背后,还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生产关系。马克思指出,商品不能自己走到市场上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转型时期中,经济政策与市场经济规则之间的矛盾冲突的种种表现、原因以及化解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国是一个地大人多,但人均资源占有并不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各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如何处理好区域间发展的均衡与效率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政策所考虑的一个重要内容。众所周知,任何一项政策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和目标,为便于研究中国区域发展政策,本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与中国开放型市场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纪之交 ,不仅中国自身的发展战略正按本来的计划走向新的目标 ,而且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与信息化浪潮也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世界经济无论在体制上还是在机制上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正是这个时刻 ,中国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重大战略举措迎合了这种国内外经济发展历史性进步的到来。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前夕 ,朱基总理在会见外宾时曾多次指出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 ,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据笔者理解 ,这一对外开放新阶段是全面建设开放型经济的阶段。一、政策型开放的特征及其必然性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从 70年代末开始…  相似文献   

16.
法律权利体系与中国市场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的大潮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神州,陈旧落后的观念、制度和组织被涤荡,多极利益主体、多元所有制结构和新型的社会组织得以确立,中国市场经济的轮廓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然而,中国的市场经济远未完善和成熟,甚至是否真正确立也还存在疑问,因为人们感觉到它还缺少一些关键的东西。对此国内外一些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中国最缺的是法。那么,在我们大力加强法制建设,大量制定出台法律法规的今天,中国到底缺的是什么法或法的什么?民商法在市场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和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的基本缺陷纵观社会发展历史,自国家产生以…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下产业结构政策的选择文宗瑜在我国现实的经济运行中,产业政策已经以独立的形式正式成为经济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整个经济体制尚处于转轨时期,产业政策尤其是产业结构政策,还带有很深的旧体制痕迹,没有起到及时纠正“市场失效”错误的作用。因此,需要认...  相似文献   

18.
联系着的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所导致的运动变化,主要采取了刺激—应变的表现方式,其作用原理表现为:刺激主体作用于受激对象,而受激对象通过自身的应变以回应或反馈刺激主体的作用,从而维持或调整刺激主体和受激对象之间的关系,并促使刺激主体和受激对象在质和态等方面发生变化。在社会关系领域,刺激应变的作用形式广泛存在于人天、人际和人的身心之间。刺激应变原理既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普遍联系论断的正确性,也使我们对事物间联系的具体样态有了更加深刻和明晰的认识。在刺激应变原理的视阈内,蕴含着中国发展的应有策略和做法。  相似文献   

19.
东方国家形态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未曾获得深入阐发的论题.本文拟就几个重要的方面对之作出一些探索.显然,如果要进入这一论题,自必首先应对东方国家形态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因此,本文第一节即先从这一问题说起,但对东方国家诸如早熟等一些为人所熟知的特点,在第一节中即不再申述,仅在第二节中再论及其对于中国神话的影响.本文第三、四两节,则从文学的题材内容、表现手法及文学史的原生态生长情状上,阐述其同东方国家形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制定原产地规则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就是要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一国原产地规则差异性越大,外贸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成本和执行成本越高,对国际贸易的负面影响越大。目前中国在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原产地规则的构建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验。随着各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原产地规则的政策协调显得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