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
传统意义上的小区建筑设计鲜有融入环保节能的概念,而怡然生态家园是一个以节能环保为主题的绿色生态小区。我们通过参考国外先进的做法,以及对国内原有技术整合创新,在小区设计中融入了由雨水收集和循环利用系统,以及垃圾回收焚烧(炭化)发电系统所组成的总系统从而达到节能环保,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功能目的,引领出全新绿色生态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燃煤电厂中煤持续利用的战略环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煤炭资源能源状况,论述了燃煤发电的利弊及对燃煤电厂进行战略环境评价的必要性。并以某热电厂为例,从规划、节能的角度探讨了燃煤电厂中煤的持续利用,重点探讨了燃煤发电与集中供热相结合的热电联产的战略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3.
以四轮毂电机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为研究对象,提高其制动能量回收效率为目标,确定其动力系统参数,建立四轮毂电机制动能量回收发电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求解多约束函数,根据遗传算法求解的发电效率模型结果以及轮毂电机制动能量回收影响因素制定能量回收控制策略;基于AVL cruise与Matlab/Simulink搭建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联合仿真模型并区分不同的制动强度,分别在NEDC与CLTCP工况下对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NEDC工况下,基于遗传算法的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比AVL cruise的前后电机转矩平均分配控制策略多节约能量28 kJ;在CLTCP工况下,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比AVL cruise控制多节省了3.15%的SOC。  相似文献   

4.
玻璃包装产业资源、能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原材料替代品竞争激烈,产品结构矛盾突出,包装物废弃量大.只有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现代化的工艺与装备,实现瓶罐轻量化,重视玻璃容器的回收利用,推广清洁能源与清洁生产,才能保持玻璃包装产业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传递性质方法,采用Green-Kubo关系式基于Lennard-Jones势能模型和Soft-Sphere势能模型模拟了速度相关函数、压力张量相关函数、热流相关函数以及它们对应的传递系数,讨论了Lennard-Jones势能分子间吸引力和Soft-Sphere势能“软度”对流体传递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夏季印刷车间空气处理过程中,由于控制室内温湿度波动而采取再热措施造成冷热抵消的能源浪费现象, 根据空气处理过程焓湿图分析了西安某印刷车间夏季空气处理产生再热的原因,并在对印刷产生有机废气采用局部排 风进行有效收集处理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利用热回收以补偿再热负荷的思路。比较了几种常见热回收装置的特 点,根据对印刷有机废气催化处理后排放尾气的温度,选择了热管式显热回收方式,进而分析了其传热量及显热回收效 率的计算过程,突出了其节能优势,最终达到充分利用废热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运用Gaussian 94程序,由从头计算方法计算了基态SiC(X1Σ+)分子的平衡结构和离解能,利用单点计算的结果,采用Murrell-Sor bie函数形式,拟合出了SiC分子的分析势能函数,并计算出SiC分子的光谱常数ωe,ωeχ e,Be,αe的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研究电动叉车能量回收的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能量回收的关键技术,并重点分析其控制策略和实施办法,提出一套电动叉车能量回收控制系统的结构方案,及其控制策略和实施办法,实现回收其制动动能和重物势能。  相似文献   

9.
《金陵瞭望》2011,(3):I0007-I0007
南京圣诺热管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中圣集团与南京工业大学产学研合作的节能环保国际工程公司,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热管技术在工业能量回收利用工程、脱硫环保工程及青藏铁路、公路冻土安全工程中的应用全球领先。  相似文献   

10.
烧结矿冷却废气余热回收是钢铁企业节能降耗的重要技术,废气余热回收闭路流程将锅炉排气作冷却介质循环,可提高回收废气温度,余热得以充分利用,对环境污染大大减少.为提高废气余热回收率和废气温度,为合理设计烧结冷却废气余热回收循环系统讨论了废气多循环系统设计原则,建立了循环系统能量平衡计算方法和循环废气量的确定模型及烧结机冷却废气循环择取模型,并开发了循环系统设计程序.此研究为高耗能企业余热回收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能源管理在能源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能源智能化管理对于解决我们目前能源分布不均,使用效率不高,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当今世界和中国的能源管理现状分析,及能源智能化管理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为基础,着重从智能电网的发展和智能技术角度提出我国能源智能化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智能电网在传统电网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能源和电力的进一步精密化调控。真正实现物理、信息与应用系统的融合互动,信息、能量与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本文从系统和应用层面详细总结了能源智能化管理在能源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同时介绍了涉及到的各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最后指出了未来中国能源智能化发展的趋势和挑战。  相似文献   

12.
从系统论角度分析,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挑战与机遇并存,挑战甚至大于机遇。一方面,能源资源需求旺盛、能源资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较高以及低碳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等方面制约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能源效率的提升空间和国际低碳技术合作的潜力还比较大。从中长期来看,加强低碳技术和制度创新、能源结构调整以及经济结构优化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但在短期内对我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有限,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进节能减排是短期提高能源利用率最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能源结构优化的多目标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正在由主要关注能源系统供需平衡,转向关注能源与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这涉及到技术、成本、资金与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其中的关键问题是,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如何通过能源结构的优化,使得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目标都能实现。本文将这一问题转化为运用多目标决策方法,对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能源结构优化模型进行研究,并运用所构建的模型对2020年我国能源结构进行优化。通过对优化结果的分析讨论得出几点结论:1.能源结构发生变化,2.深度利用煤炭资源,3.能源安全问题需要重视,4.进一步加快水电建设,5.积极发展核电,6.提高煤炭转换成电力的比重7,.高度重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和研究与道路交通有关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机动车节能技术、道路技术、智能管理技术等低碳技术,提出加快构建可再生的能源网络、大力推广城市交通节能技术、实现城市交通智慧化管理的城市交通低碳技术发展战略,并制订出推广分布式能源系统和智慧电网,制定严格的燃油经济性标准和碳排放限制的法规,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加大智慧交通技术应用力度,运用政策工具推动低碳技术进步,重视低碳技术人才培养力度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中国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为“十二五”时期增强能源供给能力、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指明了目标和方向。本文在阐述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内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具体路径:加强能源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快能源自主创新;增强能源资源供给保障能力;形成合理的能源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新型电力;建立并完善现代能源市场体系;继续扩大能源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6.
依据中国能源平衡表(2014年和2015年)绘制并分析了中国能源流图,按能源类别概述了能源生产、供给和消费及其在部门间的转换和流动状况,重点列出煤炭调入调出量在1千万吨以上的省份;分析了全国各省煤炭、电力的区域调动情况;阐明中国在世界能源发展中的地位及各能源品种在中国的发展状况。通过能源流图看出,2014年能源供应增长1.52%,消费增速跌至199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13年和2014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均在60%以上;天然气利用在中国起步较晚,未来还有较大增长潜力;中国煤电占总发电量的75%,气电与主要发达国家的24%相差甚远;此外,全国各省中6省煤炭、电力净调出与5省煤炭、电力净调入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17.
在电力系统中引进能量存储系统,是使电力系统中的生产方和使用方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的有效方法,从电力系统的能量平衡入手,介绍了能量存储的数学模型,具有能量存储系统的电力系统经济模型以及电力系统的费用函数。  相似文献   

18.
在原子时代的开端 ,核能的前途似乎是一片光明。在五六十年代的美国 ,核能经历了一个不受约束的扩张阶段。但是 ,随后公众的支持和经济利益转向了反对核能技术。从 70年代后期开始 ,美国公用事业公司再没有订购新的核电站。美国核能管制体系在决定核能命运的选择过程中扮演了一个没有预计到的重要角色。文章详细地描述了这个体系的演变历程 ,以及它在公众对核能的信心的消逝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 ,核能管制体系对公众的这种信心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管制体系具有的促进和管制核能这两个目标之间的冲突、管制过程的保密以及一种幼稚的与大众沟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泵与风机节能技术》的开设,既完善了热动专业知识结构,又满足了节约能源的社会需求.论述了泵与风机节能的必要性,给出了《泵与风机节能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中型冷藏系统温度浮动大,耗电量高等缺点,提出了基于相变储能技术的冷藏系统,根据现有冷藏系统 的特点,介绍了储能装置的工作原理,设计了相变储能装置的结构;采用高效的换能结构实现储能装置的能量交换;设计 了复合保温层结构和密封结构以降低能量损耗;设计了储能装置的温度监控系统以及冷量记录功能;创新性提出储能装 置的结构参数设计方法。该系统不仅可以满足供冷平稳、节省耗电的要求,且可以作为标准单元串联使用,为相变储能 装置应用于生产和实践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