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谁最聪明     
那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小猴、小猪、小熊一起在草地上玩耍。它们都说自己最聪明,谁也不让谁。于是小猴提议:“我们一人一根木头,谁先运到河对面谁就最聪明。”“好!”小熊、小猪异口同声地回答。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鼓词《刘公案·车王府曲本》中四个俗语词“流平、黑打乎、底扇子、眼子”进行考释。“流平”当有两义,一是形容词光滑平整,二是名词指地面。“黑打乎”或写作“黑大糊”“黑的乎”“黑得乎”“黑大/打忽”等,本义是“形容黑色”,曲本《刘公案》中用以比喻不能见光的、违背道德的关系。“底扇子”是指妻子,媳妇,略带贬义色彩。北京话“眼子”一词的义项有两条引申路径:一是“眼睛→孔洞→肛门→整个臀部”;二是“外行,不聪明的人→蠢笨”。据此我们认为该词有三个义项,一是名词指肛门,常代指整个臀部;二是名词外行,不聪明的人,三是由不聪明的人引申为形容词蠢笨。  相似文献   

3.
白立新 《可乐》2010,(4):65-65
“江湖感”似乎与现在时兴的“领导力”比较接近。有“江湖感”的CEO能从专才蜕变成通才,从做事转移到做人,从自己干变成别人干,甚至从聪明转为糊涂。  相似文献   

4.
《社区》2008,(24):35-37
炎炎夏日,人们在防暑的同时,“防蚊工程”也被提上了日程。蚊子的“战斗力”越来越顽强,如何与蚊子进行“搏斗”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这里有一些新颖的办法,可以帮你消灭越来越“聪明”的蚊子。  相似文献   

5.
陈鲁民 《社区》2013,(2):50-50
我发现一个规律,世界上真正聪明的人都说自己笨。 新科茅盾文学奖得主刘震云是作家圈里公认最聪明的一个.二十多岁就成名了,但他在新浪网站接受采访时说:“我最大的聪明是知道我自己笨。”在我看来,“重复的事情在不停地做。你就是专家,做重复的事特别专注你就是大家。就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6.
一纸聘书下到了企宣部的时候,大家才发现,那个当初坐在办公室里的“傻丫头”原来比自己要聪明。  相似文献   

7.
《新少年》2011,(3):28-29
听说英国有个叫“牛钝”的家伙,脑袋被树上掉落的苹果狠狠地砸了一下,顿时开了窍,这迟钝的“牛钝”才变成了聪明的牛顿。大嘴兔子听了这个故事,立马来了精神,  相似文献   

8.
迈向更为人道和富有成效的制裁?——“聪明制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年 2月 ,布什新政府上任伊始便抛出对伊拉克“聪明制裁”方案 ,使得制裁再度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但是 ,“聪明制裁”并不是美国政府的发明 ,其产生由来已久 ,它是目前国际社会探讨“迈向更为人道和富有成效的制裁”之路的有益尝试。本文将从现行制裁政策弊端的分析入手 ,对“聪明制裁”的历史、定义和主要内容做一初步探讨 ,并进而展望这一政策的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9.
袁海波 《21世纪》2010,(11):56-56
2500年前的中国古书《晏子春秋》里,有一个疑似现代“成功学”的故事。一个名叫梁丘的人佩服晏子的聪明和学识,对晏子说:“我恐怕到死也赶不上先生您了。”  相似文献   

10.
偏方治大病     
蒋子龙 《可乐》2010,(4):13-13
俗话云:“病急乱投医。”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导致现代社会什么病没有?作为平衡,热心而聪明的人也多,于是各种各样的偏方大行其道,构成洋洋大观。  相似文献   

11.
“聪”、“明”、“智”、“慧”在上古常作单音词使用,在发展中,“聪”、“明”在“聪明”义项上靠拢成为同义词,经常并举使用,后来合成双音词;“智”、“慧”也因其词义上的相似而趋近并合成双音词。“聪明”、“智慧”作为合成词也有相同的义项却不能互相代替,因为它们在词素义来源、词素性质、词性、词义表达的角度等方面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园洁 《社区》2011,(14):5-5
读书让人聪明,也让人犯傻。纯粹的读书人,不存在犯傻,因为傻也是修得的正果之一。大智大愚,正是读书最高境界的两面。本文所说的“犯傻”。是专门针对我辈“读了点书的人”而言的。  相似文献   

13.
顾晶 《国际公关》2013,(6):82-83
最近几年来,零售药店的店员明显感觉到:消费者越来越聪明了。药品零售行业曾经最热门的“终端拦截”越来越不灵验,消费者对店员的依赖度明显降低了。  相似文献   

14.
一个来自中原大地的聪明女孩,除了普通话比别人说得好之外,在人才济济的深圳,可以说她一无长处。如果她说要在这座城市取得成功,您肯定觉得这是天方夜谭。可是,这个聪明的打工妹,却非常懂得如何“放大”自己唯一的长处,赢取长处。现在,她早已不是那个在流水线上拿着800元工资的打工妹,而是身住高档住宅、开着本田雅阁轿车的女老板!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     
童年的梁启超聪明过人,才思敏捷,祖父梁延十分喜欢他。梁启超五岁时开始读《四书》、《五经》;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2岁考中首榜第一名秀才,被乡人称为“神童”。当地群众流传不少“神童”梁启超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王刚 《可乐》2010,(10):68-68
我四岁上幼儿园,进园没过半年,老师就断定我是个坏孩子。回想起来,那阵儿我还不是一般的“皮”,真是憋着“坏”。至今我还留着当年的“操行评语”:聪明、主观、好动,在课堂上好做小动作,不注意个人卫生,在游戏时总是不遵守规则……稍大一些,我更是变本加厉。终于,  相似文献   

17.
哼,谁稀罕     
我和丁丁是好朋友,妈妈老是说丁丁很聪明,我听了非常生气。下午,我和妈妈在客厅里看电视。对面的邻居想向丁丁借一些小白菜。丁丁说:“我家里没有小白菜。”我听了很纳闷,刚才丁丁妈不是买了小白菜,怎么会说没有呢?妈妈说:“这才叫聪明”。我说:“哼,这不叫聪明,这叫自私自利。  相似文献   

18.
聪明学表现着思维的功能,也具有运动、联系、矛盾、量质、扬弃、求是等规律,这些规律表现在具体的聪明术之中。聪明术是聪明学规律指导下的“术”。是表现聪明学规律的具体途径和方法。研究聪明学要以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辩证的方法和解剖实例的方法,努力把聪明学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9.
题设计 阅读下面字,根据要求作。 数百年前,一位聪明的老国王召集了所有聪明的臣子,交他们一个任务,编一本《历代智慧录》流传子孙。聪明的臣子们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终于完成了一本十二卷的巨。国王看后,认为书太厚,要求臣子们把它浓缩一下。几经删减,完成了一卷书,国王还是认为长了。于是臣子们把一本浓缩为一章,再把一章浓缩为一页,又把一页浓缩为一段,最后浓缩为一句话。国王看了这句话,十分满意,说:“这真是各个时代智慧的结晶,人们一旦知道这个道理,我们担心的大部分问题就可以解决了。”这句千锤百炼的话是:“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人生识字聪明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1-2年级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