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从寻求北京政府外交承认受挫而将外交注意力转向南方,苏俄便开始对国民党实施分化,企图在国民党内造就一支亲俄的政治力量。其具体做法是在国民党内划分政治派别并加强其“左”的倾向。作为国民党领袖,孙中山认同的是英美式的制度,但出于寻求俄援的现实需要,又在多种场合发表过亲俄言论。在内部关系上,孙中山执两用中,维持了党内的力量平衡。孙中山去世之后,国民党急剧“左”转,这本是苏俄所期望的,但“右派”也因孙去世而无所顾忌,国民党终至走向不利于“左派”的分裂。  相似文献   

2.
论孙中山与宋教仁的政体分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逢银 《浙江学刊》2002,(6):193-196
辛亥前后 ,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南京临时政府的建制问题上 ,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但在政体模式的选择上却出现了很大的分歧。本文围绕孙中山与宋教仁的政体分歧 ,比较了二者的政体主张及其缘由 ,并在分析民初政体实践的基础上 ,对二者的政体分歧作了简要的评论 ,从中揭示出民国政治及中国政治现代化之“权力与自由”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王贵仁 《社科纵横》2009,24(11):92-95
在20世纪20年代,国民党人对唯物史观的态度经历一个变化过程:五四运动前后国民党人“热情传播”唯物史观;20年代中期孙中山对唯物史观进行了吸收与改造,提出民生史观思想;20年代后期一些国民党人把民生史观思想体系化,并与唯物史观截然分立,全面对抗唯物史观。促使国民党人对唯物史观态度转变的真接原因是中国革命形势的变化,根本原因是受国民党人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所持的政治立场决定。国民党人在此期间学术思想变化与其现实政治立场紧密相连,是他们的现实政治立场影响了他们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4.
1924年1月,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建立,推动了革命迅速发展,从1925年五卅运动起,全国掀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高潮。革命高潮的兴起,促使阶级斗争尖锐化,反映到统一战线内部便是国民党老右派,即冯自由派和西山会议派相继出笼;与此同时,以蒋介石为头子的国民党新右派也逐渐形成。新右派代表资产阶级右翼的反动政治要求,蛰伏在统一战线中,从事篡夺革命领导权的阴谋活动,准备有朝一日扼杀革命。戴季陶主义是作为国民党新右派的思想工具应运而生的。 国民党改组后,戴季陶就反对新三民主义,奔走南北,进行反共、反苏、反人民的煽惑活动。在孙中山病逝后…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国民政府及社会各界都以不同形式纪念孙中山,但他们有意或无意忽略孙中山的基督徒身份。而一部分教会人士则恰好相反,刻意强化了孙中山的基督徒身份,强调其基督教信仰与中国革命的紧密关系。部分教会人士把孙中山的形象建构成革命的耶稣,其目的是以此来调适基督教与中国政治、文化的紧张关系,回应当时激烈的非基督教运动。然而,神化孙中山的做法当时不仅得不到教会之外的认同,即使在教会之内也有不少人反对。  相似文献   

6.
以孙中山最终让位于袁世凯而结束的南北议和,客观上带来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后果:一方面,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统治,开创了民主共和的新时代,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由于袁世凯上台,实行了新的独裁统治,民主共和国名存实亡,导致辛亥革命的失败。南北议和,就其历史作用和影响而言,无疑功绩是巨大的。孙中山正是要通过南北议和达到以和平收革命之功的目的,从而“先成革命一圆满之段落”,在中国确立民主共和之基石,使民主思想成为历史发展不可阻挡之潮流,“纵袁欲继满州以为恶”,“覆之自易”。这是孙中山在南北议和中的指导思想。本文拟通过对孙中山在南北议和中活动的分析来说明,孙中山主动让位於袁世凯,是为了适应客观历史条件而采取的灵活斗争策略,并且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它是孙中山整个民主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不屈不挠地奋斗了一生。在他的领导下,腐败的清王朝在辛亥革命的炮火中崩溃了。然而,革命的果实却为帝国主义勾结封建顽固势力篡夺了。反动势力疯狂地扑灭革命,而有些革命党人也在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面前妥协退让,说孙中山“ 理想太高”,“不合中国之国情”。他们捧出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说教,抵制孙中山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孙中山则认为:“中国近代之积弱不振,奄奄待毙者,实为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一说误之也。”①因此,要革命,就必…  相似文献   

8.
自孙中山去世后,中国国民党围绕领导权的继承问题,引发无数次的党内分裂。导致这一现象的因素很多,其中地域观念在国民党派系冲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国民党发迹于广东,也造就了大批粤籍党国领袖。孙中山生前在有意无意间扩大了粤籍党员同他省党员间的矛盾。随着国民党从广东走向全国,特别是蒋介石在党内权力的不断提高,蒋同粤籍领袖之间的矛盾日益扩大,国民党内部的派系纠纷逐渐演变成公开的武装冲突。  相似文献   

9.
陈国庆 《学术交流》2006,2(8):187-189
作为著名的民主人士,邵力子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前后,通过主编的报纸,热心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歌颂苏俄,赞扬工农运动。在创办学校的活动中,为国民革命培养人才,积极参与黄埔军校建设,出席共产国际会议,真诚维护国共合作。这些努力有助于中国人进一步认识马克思列宁主义、重视工农运动、了解苏俄,对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以及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和巩固,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姚辉、朱馥生合著的《陈英士评传》一书正式问世了,这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方针政策以来大陆出版的第三本陈英士研究的专著。对于陈英士这个复杂人物,三十余年来,祖国大陆史学界聚讼纷纭,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一般偏于否定,而对他的历史功绩很少肯定。这种情况同旧中国时期和海峡对岸的评论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台湾,学术界对陈英士的评价,继承旧中国时期国民党的“孙中山—陈英士—蒋介石”一脉相承的看法,将陈英士奉为神明。一直到1977年台北《陈英士先生纪念集》于陈英士诞辰百年前夕出版时,还是将陈英士奉为党统,把他置于“没有陈英士就没有国民党”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孙中山联俄容共的初衷在于促使国民党的新生,并运用国民党的力量去改造国家。他的容共思想,直接渊源于他囊括一切革命者的大同盟思想,但其中贯穿着树立并巩固国民党的正统地位这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容共是为了避免共产党独树一帜而与之争衡。由于迫切希望苏联的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需要共产党从中作媒介,所以他将容纳共产党员个人发展到容纳共产党的党团。在理论上,孙中山将共产主义纳入三民主义之中,认为民生主义即是社会主义。其最终目的,在于用三民主义化共产主义,预防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历史进化论是孙中山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据,是他阐述人类历史发展的一种进步的观点。文章从四个方面,展开了作者对孙中山的历史进化观的见解。文章认为:孙中山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进化是“后来居上”的思想,是他的历史进化论的核心。孙中山用“民生”来解释社会发展的契因,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基本一致的。孙中山关于物质文明和心性文明“相待”社会才能进步的观点,反映出孙中山历史进化观的辩证思想。孙中山把“先知先觉”、“后知后觉”和“不知不觉”看成是一个统一体的三个部分,他对工农群众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在生产与革命中的作用问题的评价,是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吻合的。  相似文献   

13.
何卓恩 《浙江学刊》2007,1(1):22-29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也是国民党一直标榜的政治符号。国民党从发动反清革命到反抗北洋军阀建立国民政府,再到领导全国抗战的过程中,三民主义是联合各种社会政治力量和知识分子的重要思想基础,显示了较强的统一战线功能和思想包容性。但是,抗日战争结束后,随着国民党的日趋腐败和独裁,越来越多的社会政治力量和知识分子与国民党分道扬镳,对三民主义失望,三民主义的统一战线功能越来越弱,思想包容性的限度相应地日益呈现。本文所论的殷海光从三民主义到自由主义的演变,便是三民主义包容性及其限度的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14.
路金龙 《唐都学刊》2007,23(4):106-108
鉴于近代中国“民智未开”而导致革命屡遭挫折的历史教训,孙中山提出了以县为基础广泛实行地方自治的具体方案。实行地方自治是孙中山革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革命程序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孙中山地方自治思想击中了君主专制制度的要害,从理论上找到了中国由君主专制走向民主共和政体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5.
梅学霞 《学术交流》2001,3(4):136-138
孙中山的建党思想是他革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他组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到支持多党竞争、政党内阁,从"二次革命"失败后,他改组国民党为中华革命党,到建立中国国民党,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学习苏俄经验,从而使他的建党思想得到完善、成熟,逐步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国民革命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在以往有关孙中山经济思想的论著中,对于孙中山提出的“发达国家资本”这一重要思想,大多未予充分重视,而对于这一思想对后世中国有些什么影响的问题,则均未涉及。本文着重介绍了孙中山“发达国家资本”的思想,证明了这一思想是当时中国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客观需要的反映。正因如此。它对后世中国经济思想界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各个党派、各种人士都受这一思想的影响,要求通过发达国家资本,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孙中山去世后,国家资本迅速发展,最终垄断了全国经济命脉,客观上为新民主主义经济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大革命时期,鲍罗廷改变土地政策主要是执行斯大林指示的结果。具体而言,共产国际与国民党在土地政策上存在着矛盾性,使鲍罗廷在执行中处于两难境地,而他的使命又是帮助国民党发展,只有遵从国民党的意愿。为了维护国共合作,斯大林主张依靠国民政府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鲍罗廷也就遵照执行;为了利用国民党军官进行北伐,斯大林命令约束农民运动,鲍罗廷也向国民党军官让步;为了拉住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政府,斯大林反对没收国民党员的土地,鲍罗廷也就照顾国民党员的利益。受斯大林之命担任孙中山政治顾问的鲍罗廷,在实际工作中处处执行斯大林的指示,逐渐改变了土地革命政策。  相似文献   

18.
“乘时一跃而登中国於富强之域──孙中山关于加速经济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江锋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生“向西方国家学习”①,“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②。他为了挽救国家危亡,长期致力于民主革命,同时又为革命后的祖国进行实业建设而...  相似文献   

19.
朱蓉蓉  顾莹惠 《学术交流》2007,1(5):185-187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以建立现代民族民主国家为目标,以纯粹国民身份开展外交活动的实践者。为谋求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联结四方志士,孙中山频繁奔走于海外各国,进行着多种形式的国民外交活动,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国共合作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这一时期的新民主主义性质已成历史定论,但笔者认为,这一时期是新旧民主主义两种性质的革命同时并存、交互更替的时期.关于这种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第一次国共合作使旧民主主义革命得以延续1922年,孙中山领导的第二次“护法运动”遭到失败.不久,他毅然改组国民党,转而与共产党合作,揭开了国共两党合作的历史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