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代背景的不同决定了邓小平、江泽民两代领导人德育思想理论具有不同的时代特色,但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德育思想的地位、作用、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等问题却有比较一致的看法,譬如江泽民和邓小平同志都强调德育首位的思想,并把其放在治国安邦的战略高度加以重视;都强调德育要以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为首要目标,并具体化为培养"四有"新人等.江泽民同志关于德育理论的论述在许多方面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德育理论.  相似文献   

2.
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科技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上,有三个重要里程牌.从毛泽东关于科技革命的思想,到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再到江泽民"科教兴国"战略,他们的共同点都是突出强调科技和经济的有机结合,从经济发展的全局上把握现代科技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毛泽东科技思想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科技思想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地考察这一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而且有助于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毛泽东经济思想.毛泽东科技思想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至深至久的战略影响,它不仅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先声,而且还是目前我国确立的"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渊源.  相似文献   

4.
传统民本思想经历了萌芽、形成、成熟和展拓深化的发展过程,其固有的内在矛盾影响中国政治统治几千年,并继续发生影响.毛泽东以人民民主专政的方法基本上解决了其内在矛盾,但不够彻底;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的基础上,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法,实现了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又一次超越;江泽民在总结毛泽东、邓小平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主张,并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对传统民本思想的较为彻底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学风建设与理论武装的基本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毛泽东最早最明确地把理论联系实际定为党的学风,在理论武装的重要性、对象和重要内容诸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邓小平在理论武装的要求、注意把握的问题、内容和加强学风建设诸方面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重要思想.江泽民在理论武装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实现的主要途径、强调加强学风建设、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关键、克服不良风气和进一步端正学风诸方面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重要思想,形成了一系列最新科学理论成果,开辟了学风建设与理论武装的新境界、新视野.  相似文献   

6.
论江泽民的科技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根据江泽民同志有关科学技术的论述概括江泽民同志的科技思想,主要探讨江泽民同志科技观的主要内容,他提出的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优先发展科技、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思想,是对邓小平科技观的重要发展,进一步明确了科学技术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明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反腐倡廉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反腐倡廉领域的具体体现,其时代背景、理论体系、思想精髓都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是指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8.
冯洁 《理论界》2005,46(3):27-28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都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系统而又独具特色的科学技术思想。毛泽东认为“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邓小平首创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江泽民则与时俱进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为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9.
曾敏 《天府新论》2005,(6):29-32
创新是江泽民同志极具特色是哲学思想。在江泽民同志创新思想体系中,科技创新思想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指导性强,是江泽民同志创新思想的体系化和理论化。本文对江泽民同志关于科技创新的本质、技术创新机制、知识创新工程、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等重要思想进行了阐述,展示了江泽民同志科技创新思想的丰富内涵和严密体系。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十分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生产力的作用,并对发展科学技术作了的重要论述,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科技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了邓小平的科技思想,作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决策,胡锦涛及以他为核心的党中央也进一  相似文献   

11.
论江泽民科技思想的理论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科技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基础理论部分,包括江泽民关于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论断以及科学技术社会功能和价值的论述:核心理论部分,包括江泽民关于“科技创新”的系统论述;外围理论部分,包括江泽民对“科教兴国”战略以及科技发展政策的论述。这三部分内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江泽民科技思想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胡彩芬 《学术论坛》2001,4(2):25-28
毛泽东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邓小平创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江泽民为首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则在理论和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本文分别论述了三代领导核心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学习和领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江泽民重要论述的鲜明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江泽民科技思想始终贯穿于创新这条主线,并集中体现在关于造就创新人才、加强自主知识创新、依靠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推进体制与机制创新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哲学思想,使之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等方面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哲学思想特色进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 ,既是其创新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其科技思想中最具特色的重要内容。认真学习、研究和贯彻之意义重大。本文从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战略方向、战略目标、战略措施等方面 ,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关于政治文明建设思想,比较系统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和坚持了毛泽东、邓小平的政治建设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建设理论,对于我们继续推进我国的政治建设,坚定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和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论阐述.江泽民继承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两个文明"理论、阶级斗争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道德教育理论,以及列宁斯大林宣传思想工作理论、毛泽东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党三代主要领导人的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尽管执政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但反腐倡廉始终是他们治党治国的基本国策。我党反腐倡廉的理论开始于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丰富和发展了这种理论。他们反腐倡廉思想既有一致的方面,又有各具特色的地方。认真学习他们反腐倡廉的理论和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更好地认识腐败、遏制腐败,取得反腐败斗争的全面胜利,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作为较早注意对外开放问题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就向外国学习的必要性、主要内容等问题进行过精辟而深刻的阐述。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所创新。江泽民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继承并发展了前二代领导人的对外开放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他关于科技伦理问题的论述 ,为新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 ,构成了科学技术发展新的价值导向和伦理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