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悦悦事件”促使国人重新审视“搀扶跌倒老人被‘讹诈’”的社会后果。路人的见死不救行为普遍存在,但惩罚见死不救将造成自发的救助行为的过度供给。偏离最佳供需均衡点。仅凭借奖金激励,无法增加见义勇为的数量,重奖见义勇为还将引发道德风险,但适度高于救助者损失的奖金,可以实现财富再分配。动用刑罚惩罚讹诈者会造成激励不相容,而讹诈者的年龄和身体健康状况,决定了对其行政处罚并不可取,遏制讹诈的可行措施是,让讹诈者赔偿救助者因讹诈受到的损失。将‘逃逸’作为对肇事者惩罚的加重情节,可以抑制肇事逃逸。在事实不明的情况下,“好人”免责立法不具备适用条件。狂热的立法期待,使得“愤怒”与“狂欢”思维代替了论证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见死不救"事件,虽然残酷,但并不能反映国人道德日渐滑坡的倾向,而只能反映国人道德麻木心理的常态。当事人"见死不救"的行为,也并不完全是道德问题,还有居于陌生人场域中的社会心理问题。而国人的道德冷漠源于制度的不健全和文化的缺失。"见死不救"的社会事件,虽然与社会上存在的救人反被讹诈的现象有一定的联系,但与南京"彭宇案"的司法审判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至于"见死不救"应当入刑的观点,本人认为存在理论上的障碍和操作上的困难,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3.
英国“价格革命”原因探析夏继果16世纪到17世纪早期,欧洲许多国家物价飞涨,出现了所谓的"价格革命"①。对于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我国史学界迄今鲜有研究,只是简单地人云亦云为新大陆金银的流入所致。我们认为,"价格革命"的出现具有复杂的原因,需要进行...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及“西方哲学”走向刘杰"西方哲学"一词本应指某种共同的东西,或至少能刻画或描述出西方诸国领先哲学家研究工作的某些共同的特征或"气质"。但在目前,我们难以找到这种共同的东西。今日西方一些著名哲学家对"哲学"的理解彼此根本就不同。应该说对当前西...  相似文献   

5.
“作钱”与“作草”叶爱国日本荒川正晴《唐代于阗的"乌骆"》(载《西域研究》1995年第1期)一文,其第四节《唐代于阗的役畜提供·驴的提供与"作钱"》部分,考释了三件出土文书,认定"作""在吐鲁番是指向州县民派征徭役劳动","作钱""应理解为:把分配给...  相似文献   

6.
孔子对“矩”与“欲”间张力的弥合傅小凡孔子处在大动荡大变革的历史转型时期,深切地感受着"矩"与"欲"之间的对抗与冲撞,他毕生为弥合二者之间的张力而不懈地努力着,向外维护社会秩序恢复"矩"与"欲"之间的平衡,向内将外在规范内化为内在本质而成就理想德性。...  相似文献   

7.
图腾观念的起源──论“食物致生”“食物致孕”朱炳祥"图腾"(Totem)一词,为北美印第安阿尔衮琴部落一支的鄂吉布瓦(Ojibways)的方言。印第安语Totem源于Ototeman一词,意为"我的亲属"(有译为"他的亲属")。从语源学上看,"亲属"...  相似文献   

8.
对“资本”范畴的再认识──兼评“社会主义资本”说马德 进入90年代后.尤其是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体规划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界非常活跃,大家努力探索改革和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其中对"资本"、"剩余价值"等范畴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再认识又被...  相似文献   

9.
汉代“兴喻”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代“兴喻”说萧华荣"兴者喻"、"比兴等为譬喻"①,是汉人的共识与通说,而不同于孔子"诗可以兴"之"兴"为起发、感悟。孔子诗"兴"论的背景是春秋用《诗》(《诗三百》),汉人诗"兴"沦的背景是解《诗》(《诗经》)。汉人解《诗》虽也归趣于用,但那是另一种...  相似文献   

10.
六朝“兴感”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六朝“兴感”说萧华荣以"兴"为"感",是魏晋南北朝对"兴"义的新理解与新规定。它对于汉人以诗比附政教风化的"兴喻"说,无疑标志着情的解放,也标志着文的自觉。但它以诗的创作发生之"兴"释汉人的"六义"之"兴",造成"兴"义的极大缠夹,并一直影响于后世。...  相似文献   

11.
孟子“不动心”思想探析萧仕平对于孟子的"不动心",不少论者都有所注意,但其结论多仍有商榷余地。笔者认为,从《孟子·公孙丑上》看,孟子的"不动心"与同出于该篇的"勇"、"志"和"气"、"浩然之气"是一气呵成的,它们是孟子循序同一思路而进发出来的互有联系...  相似文献   

12.
“百人围观,见死不救”的新闻时有报导。说实话,当今有些人太爱看热闹了,就是区区小事,也会吸引许多不相干的人驻足围观。看来看去只不过是既不愿干预也不敢介入,却又不愿离去,非要看出个究竟,人们为什么遇事会保持沉默?而此类看客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相似文献   

13.
孟子关于“德慧”、“术知”之区分及二者相统一思想马振铎孟子把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视作理性指导下的自觉活动。这一认识使能够令人达到道德自觉的"智"在其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在人的先天道德能力──善性,还是在后天道德践履之中,"智"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  相似文献   

14.
“鱼与熊掌”的逻辑分析──课室实录──(香港)黄展骥设甲、乙、丙......为单句(简单的陈述语句)"不是"、"而且"、"或"、"要么......要么"、"如果......则......"、"如果,而且只是如果"是"联结词",由它们把单旬组成下列复句...  相似文献   

15.
释“方圜”     
释“方圜”田有成《离骚》:"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就异道而相安。"游国恩先生云:"异道不能相安,犹钠凿之不能相容,文义甚明,旧注不误。"(《离骚纂义·按语》)其说源于王逸:"言何有圜凿受方枘而能合者?谁有异道而相安耶?言忠佞不相为谋也。"训方为"方钠",...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以理囿情”观念寇养厚1《尚书·舜典》的"诗言志,歌永言",最早提出了诗歌的“言志"问题。在先秦时期,"志"与"情”当然有微别:前者主要指人的志向、怀抱、理想,偏于理性范畴,重在表现人的社会性,如孔子说"各言其志"(《论语·先进》);...  相似文献   

17.
要紧紧把握住“热点”问题叶水舟"热点"问题常常影响到社会各阶层,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因此,紧紧地把握住"热,点"问题,对于调动亿万人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要重视"热点"预测。"热点"...  相似文献   

18.
“八五”期间宁夏市场物价回顾李清和,张祖辰价格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跨越的第一道"难关"。"八五"期间宁夏与全国同步,在巩固"七五"期间价格改革成果的同时,加大力度调整和理顺价格结构,建立和完善价格体系、价格运行...  相似文献   

19.
关于“少年诗人”的胡适胡明中国公学时代的胡适已是蜚声全校的"少年诗人",而正是这个"少年诗人"的名号,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今后几十年间学问的方向和事业的性质。─-读诗,做诗,与师友们唱酬,送刊物上发表,这一点"文学"的正宗活动为少年胡适开辟了一个崭新的...  相似文献   

20.
“儿郎伟”与“军傩”及其他吴尔泰,吴炼“军傩”是当代中国某些傩文化研究者,对某些傩文化现象的命名。它几乎囊括了所有涉及军功武事的傩文化现象,甚至只要涉及武事的面具文化,也统统一例论之,概莫能外。以至时下在当代傩戏、傩舞的溯源研究中,“军傩”几乎独据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