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论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美国对华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美国对华政策正处于形成过程中。美国的对华政策存在着通过谈判在外交上承认新中国的可能性。在美苏冷战的两极世界格局下,美国为了加强其在全球遏制苏联的力量,在中苏之间实施"楔子战略",决定改变对华政策,即由二战后的"介入政策"转为"脱身政策",脱身国民党政权,撒手台湾,承认新中国。利用间接的政治经济手段来削弱中国革命的影响,从而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实施这一政策的依据是,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比南斯拉夫更少受惠于苏联,鉴于苏南的分裂,中国也可能出现南斯拉夫的情况;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台湾的陷落,对美国的利益影响并不大;只要争取中国在亚洲本行一种独立于苏联的政策,美国就可以通过实行太平洋海岛防御战略来保护其亚洲利益,在欧洲全力以赴对付苏联。不幸的是,朝鲜战争的爆发,改变了美国的上述观念,认为苏联已开始在全球扩张共产主义,在目前情况下,中苏的分裂已失去现实基础,由此,台湾也就不能被中共控制,美国对华政策走进了死胡同。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往往由于偶然的事件,影响了历史在某一时期的走向。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美国对华政策正处于形成过程中。美国的对华政策存在着通过谈判在外交上承认新中国的可能性。在美苏冷战的两极世界格局下 ,美国为了加强其在全球遏制苏联的力量 ,在中苏之间实施“楔子战略” ,决定改变对华政策 ,即由二战后的“介入政策”转为“脱身政策” ,脱身国民党政权 ,撒手台湾 ,承认新中国。朝鲜战争爆发后 ,美国人认为苏联已开始在全球扩张共产主义 ,在目前情况下 ,中苏的分裂已失去现实基础 ,台湾也不能被中共控制 ,于是 ,美国对华政策走进了死胡同。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美国对华政策正处于形成过程中。美国的对华政策存在着通过谈判在外交上承认新中国的可能性.在美苏冷战的两极世界格局下,美国为了加强其在全球遏制苏联的力量,在中苏之间实施“楔子战略”,决定改变对华政策,即由二战后的“介入政策”转为“脱身政策”,脱身国民党政权,撒手台湾,承认新中国。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人认为苏联已开始在全球扩张共产主义,在目前情况下,中苏的分裂已失去现实基础,台湾也不能被中共控制,于是,美国对华政策走进了死胡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推行远东战略是40 年代美国对华政策失败的主要原因;坚持反共意识是美国对华政策失败的深层原因;轻视与低估中共力量是美国对华政策失败的重要原因;试图利用苏联的支持解决中共问题是美国对华政策失败的又一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探讨了抗战胜利前后苏联因素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形响,认为在这一时期苏联因素一直是美国对华决策的基础和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6.
美国近来对华政策的历程可以说也就是其外交政策的历程。在漫长的冷战年代,所有美国的外交政策都受到苏联威胁这面棱镜的扭曲,对华政策自然也不例外。从1972年尼克松打开美中关系大门  相似文献   

7.
二战后,美国政府提出了旨在遏制苏联的“先欧后亚”大战略。美国的国内政治状况并不利于它的实施。杜鲁门政府起初是从遏制苏联的战略角度来看待并处理对华政策的。但为了使大战略得以顺利实施,在国内政治的压力下,对华政策被纳入了反共轨道。之后,美国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开始把对华政策作为赢得国内对其大战略支持的一个筹码。而国会议员、院外援华集团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为谋取私利而极力鼓吹援蒋反共。随着1948年“援华法案”的通过,美国的对华政策完全走上了援蒋反共的不归路。对华政策已失去现实性,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个国内的政治性问题,注定了它的必然失败。  相似文献   

8.
利益集团对中美关系的影响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冷战结束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利益集团在美国对华政策方面的活动和影响不断加大,分析美国对华政策不能不考虑利益集团的因素。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对华政策中最引人关注的事情之一莫过于最惠国待遇问题以及后来的PNTR案的通过,众多利益集团都参与其中,在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解放战争时期,苏联给子中国人民革命事业以一定支援是有目共睹的.然而,纵观这一时期,其对华政策也出现了严重的错误,错误的具体表现已多见论述,在此仅就对华政策发生错误的原因作一粗浅探析.二战结束后,由于实力相差悬殊,苏联采取了保护重点、全面战略守势的对外策略,在非战略重点的中国便不可能与美国锋芒不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对于美国在华的特殊地位是不满的.在它的极力建议下,1945年12月,苏美英三国外长在莫斯科会议上通过决议,决议重申不干涉中国内部事务的政策,承认中国必须停止内战,实现中国政府各级…  相似文献   

10.
解放战争时期,伴随着国际形势和美、苏、国共三国四方关系的不断变化,苏联的对华政策也处于摇摆不定,不断变化之中。通过对这一时期苏联对华政策从亲蒋疏共到弃蒋联共演变过程的分析,阐明苏联对华政策的实质是由其大国沙文主义、民族利己主义的这一历史根源和对外政策中维护苏联国家安全的现实战略目标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与美国对华意识形态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共主义意识形态一直是影响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政策的重要因素 ,并且在冷战时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冷战结束虽然使美国认为共产主义已经不再对美国及资本主义世界的安全构成直接的威胁 ,但美国并未放弃反共政策。冷战结束使中国成了惟一的社会主义大国 ,中国自然是美国最主要的意识形态对手。这一变化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 :一是在美国寻找新的战略对手时 ,更易于将目光聚集到中国 ;二是当中国实力增长之时 ,美国更倾向于将中国看成是个“威胁”。“中国威胁论”的主要含义之一就是 :中国仍然是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强大后必然对资本主义世界构成威胁。中美在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导致冷战后中美两国在很多事情上持对立的立场。  相似文献   

12.
综观苏联政府在抗战前期积极援华实际过程 ,其积极援华的原因有五 :一是苏联面临着严峻的战争总形势 ;二是远东形势日趋严重 ;三是苏联所面临的国内环境 ;四是以援华为先决条件 ,防止蒋介石政府对日妥协和反共情绪的增长 ;五是以援华抗战为苏日谈判的重要条件 ,迫使日本彻底放弃其“北进”计划。  相似文献   

13.
从 1 95 5年起 ,印度和两极之一的苏联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的关系 ,这对奉行不结盟外交的印度来说似乎有些非同寻常。然而 ,这是符合尼赫鲁现实主义外交原则的。因为 ,这种特殊关系是印苏两国之间利益一致的产物 :前期对付巴美结盟 ,后期对付中国。印苏特殊关系最终于 2 0世纪 70年代初 ,促使在亚太地区形成以印苏为一方、美巴中为另一方的战略态势  相似文献   

14.
抗战前期国民政府对苏政策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前期,国民政府推行着联苏抗日的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抗战具有重要意义;国民政府的联苏抗日政策是其依靠英美解决中日问题的外交方针与英美远东政策矛盾的产物,它是国民政府迫不得已的权宜之计;国民政府对苏政策中具有浓厚的“防共”情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联苏抗日政策的效能。  相似文献   

15.
国民党政府鉴于苏联在新疆的特殊影响 ,又鉴于新疆孤悬塞外的地理因素 ,不能不采取一种有别于整个对苏政策的特殊政策 ,即始终对苏进行妥协、以英美力量掣肘苏联在新疆的活动、允许新疆对苏实行睦邻政策等等  相似文献   

16.
第一次国共合作前,国民党人对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并不重视。之所以愿意和中共合作,与其对社会主义理论、苏俄的认识密切相关。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思潮传入中国并受到普遍重视,许多国民党人也积极进行了研究和宣传。虽然他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认同各异、对联俄容共的政策有怀疑、对中共也有疑惧,但苏俄革命的成功与对华宣言的发表使国民党人普遍对苏俄抱有好感;希望以俄为师及苏俄对国民党的巨大援助坚定了孙中山与苏俄结盟的决心;而与苏俄结盟的意愿及对具有革命积极性的中共党员的欣赏更促进了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  相似文献   

17.
综观抗战胜利前夕苏联的对华政策 ,其基本特征具有双重性 ,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 :一方面从总体上说 ,苏联还是愿意支持中国革命的 ,但在接收东北这一问题上 ,对中共及其军队既限制又支持 ;另一方面出于与美国争夺远东霸权的战略考虑 ,同时也为了能从国民党政府手中捞取更多的利益 ,苏联对国民党政府既妥协又限制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中国民众中普遍存在疑苏反苏情绪,主要体现在1946年春的全国反苏运动和中共对苏政策“一边倒”的异议。中俄两国的历史积怨,苏联的民族利己主义特别是苏军在东北的不义之举,国民党、日本和美国的挑拨以及中国民众特殊的民族自尊心和受辱的“敏感”是其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中国共产党为了消除民众疑苏反苏情绪,执意推行“一边倒”政策,遂发起成立了中苏友好协会。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肯尼迪政府第二次柏林危机政策的形成过程,认为这一政策是对美国传统政策因袭与微调的结果,既没有偏离美国的外交传统,又打上了肯尼迪个人思想的烙印。  相似文献   

20.
1949年底,美国政府从对苏遏制的战略角度出发,基本确立了准备承认新中国和放弃台湾的对华政策。然而,在此关键时期,美国的战略指导思想发生变化,美国国内以“麦卡锡主义”为代表,掀起了反华反共的政治思潮,国内政治环境严重恶化。这使得美国不得不改变艾奇逊现实主义的对华政策。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开始了对新中国的全面封锁与遏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