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凤翔位于关中西部的渭河流域,是周秦的发详地,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摇篮。这里文物荟萃,古迹众多,令人叹为观止。苏轼于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12月14日到凤翔任签书判官,凤翔地区丰富多彩的文物古迹使他赞叹不已。作为一个有优秀文化素养和艺术气质的诗人,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之火点燃了他心中的诗情,短短几个月中,便写出了八首诗来咏歌凤翔八种文物遗迹,题名为《凤翔八观》。本文试就《凤翔八观》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清代的"湖广填川"移民运动,使巴蜀地区的人口迅速增长,农业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这促进了巴蜀地区场市的普遍恢复建立,从而形成了农村商业网点.家族力量在各地场市的建立中发挥了积极的人力和组织作用,寺庙在场市的建立中发挥了文化引力的作用.在巴渝地区,场市的形成有着自己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清代前期陕西回族农业经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清代陕西回族广泛分布在陕北、关中和陕南地区,尤以关中之同州府、西安府和凤翔府为甚。元明以来农业就是整个回族的支柱产业,延至清代,回族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特征更加明显。陕西回族不仅农业人口占大多数,而且农业经济活动的分布地区、耕作技术、农产品种类和数量等方面也都有显著发展。以农业为主而兼营畜牧业、牲畜贩运业、屠宰业、清真饮食业等一直是陕西回族社会经济结构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4.
18—19世纪清朝中叶,中国社会经济有了一定恢复,荒地被开垦,人口大量增加,城市工商业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出现了所谓乾嘉盛世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同时,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昏庸也愈益严重,广大农民受着极大限度的压榨和剥削,加之民族压迫的存在,使在一片歌舞升平的“极盛”之下仍然埋伏着激烈的阶级斗争,当时各种秘密结社非常活跃,终于在1796年(嘉庆元年)爆发了白莲教大起义,遍及湖北、河南、四川等省,时间  相似文献   

5.
人口的大量移动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社会关系和地区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笔者以居住在上海的朝鲜族为例,从社会网络的视角探讨上海外来少数民族的网络特征及移居后建构新的网络的过程,分析外来少数民族人口社会适应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由于清初对移民入川的鼓励与提倡,四川人口到乾嘉之际呈现饱和,腹地密集区人口向边远民族地区二次流动,正因如此,边远民族区域人力资源短缺的状况得以改变,社会经济得以恢复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当明末资本主义萌芽在苏州成长起来时,风云变幻、江山改色.清军于顺治二年五月(公元1645年),渡江南下,六月占领苏州,使繁华的苏州生灵涂炭.清军强行剃发易服,遭到广大汉族人民的反抗.太湖渔民赤脚张三、毛二率领义军一度攻占苏州.昆山有王佐才、顾炎武领导的守城斗争.战争使苏州的社会生产力受到极大的破坏,商业萧条,市场萎缩、门庭冷落.到了乾隆盛世,清朝统治者注意调整满汉关系,制订恢复与发展生产的措施,苏州又慢慢地恢复了生机.本文试就清代苏州的经济状况作一大致介绍.  相似文献   

8.
人口流动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流动具有区内流动率高于跨区流动、跨区流动性别比高于区内流动、经济性流动已占据主体地位等特点,形成了少数民族人口向非传统聚居区、汉族人口向少数民族地区的"双向流动"格局.对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流动原因的分析发现,区内经济和资源压力大是基本原因,生活水平和就业机会区域落差大是直接原因,国家相关政策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是诱导因素.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流动规模的扩大,不仅对地区人口分布格局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且有利于加强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促进国家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有唐一代,经济发展,商业繁荣,极大地促进了消费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唐盛世时期,社会总供给渐次大于社会总需求,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口的消费需求与日俱增,促进了商品供给结构的优化和商品性农业结构的调整.随着商品性消费比重越来越高,唐代居民生存性实物消费品的消费比重下降,精神娱乐性消费和服务性消费比重相应增大,进而促进了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0.
在第二次金川之役结束后金川地域社会重构背景下,有超过5000户主要来自四川内地的汉人,相继以兵民屯田、流寓懋迁等形式迁入金川五屯,在大小金川河谷两岸形成了颇具人口规模的汉人聚居区,其人口逐渐占到当地总人口约七成。这些汉人移民不仅支撑了金川地区的长期稳定与社会安宁,而且也促使当地经济社会得以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并推动金川地区多元文化共存交融、多族群共居社会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1.
清朝对青海、西藏的设治和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海和西藏地区的设治和经营,是清政府处理边陲民族地区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清朝前期的不断努力,采取有力措施,稳定了两地的局势,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清代诗经学的发展经历了4个时期:清初发轫期、乾嘉鼎盛期、道光转折期、晚近嬗变期。以近400年诗经学作整体考察,则应将“现代革新期”附于其后。5个时期的诗经学发展轨迹勾勒出近四百年诗经学发展之概貌,明晰了学术史中诗经学之流变。  相似文献   

13.
清初余怀的《板桥杂记》是一部追思文人浪漫风流、记述青楼文化的笔记小说。作者大力铺写明季江南青楼生活的繁盛与优美,但在全心全意追叙旧事、体贴入微的揭示中蕴含着强烈的文化失落与文化创痛,体现出明遗民文化心理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4.
明清之际,西洋画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明末西洋画的初步传入、清初传播的深入发展以及清中叶传播的兴盛与衰落过程。导致西洋画在中国传播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当时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对文化艺术交流的限制和束缚,还有强化的君主专制统治对思想文化的控制、西洋绘画的主要传播者的身份与目的的冲突以及文化艺术的传播规律使然。  相似文献   

15.
“本朝诗人,山左为盛”,清初山左诗歌创作繁盛是有清一代异同寻常的文化现象,也是齐鲁文化史上的又一辉煌景观。山左诗人虽“了无扶同依傍,各有所就”,但受齐鲁文化的影响,他们在个性、人格和精神风貌上显示出趋同性,他们的诗歌创作是对这种趋同性的形象解读。  相似文献   

16.
清代是中国赋学的集大成期,是对历代赋学的总结与发展。清代赋学繁兴的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外部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二是赋体自身的更化。本文主要从当时的科举试赋制度,尊体意识与乾嘉学术的影响等三个层面作出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诗有“诗史”之称,《梅村词》也表现出时代风会与个人遭际的影响,以其《满江红》词表现最突出,可称词史。明清易代之际的大背景促成了吴伟业词风的变化,也促成了时代词风的变化,即由软媚柔婉到慷慨悲凉。由媚而雅是明清之际词学转变大势,直接影响到清词的品格,开启清词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三江平原森林的变迁肇始于清末至民国时期。本文通过全面收集历史文献、地方文献,并结合实地踏勘,较全面地复原了黑龙江三江平原在清初及清中叶时期的森林环境,继而探讨了清末及民国时期此地森林演变的过程和原因——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所需、修筑中东铁路、作为船舶燃料以及挖参和采金。文章最后揭示了该地森林演变的空间特征,即由清初、清中叶的点式影响变为清末民初时期的沿边、沿江、沿路(铁路)、沿村、沿屯的破坏,但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平原腹地森林仍然保持着原始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清朝末年,西学东渐,全国各地纷纷“废科举、兴学堂”,因受西学影响,大小学堂开设了图画手工课,从而开始了中国学校美术教育。早期学校美术教育包括普通学堂、师范学堂及专门美术学校的美术教育,虽属草创,却使系统完整的美术教育体系的形成成为可能。并且,中国近代美术的发展与繁荣,某种意义上说是与中国早期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0.
清代重庆书院的发展基本与全国书院发展趋势一致,历经迅速发展、整体繁荣、清末改制废止的流变过程. 但由于重庆特殊的地域文化特点,其书院发展变化起伏很大,出现了乾隆、道光、光绪三个高峰和雍正、嘉庆、咸丰、宣统四个低谷,这是清代以前历朝历代未有之现象. 清中期,重庆书院的普及与繁荣是响应清政府书院扶持政策和顺应地方文化教育发展需要,在全国书院高速发展大潮流推动下的应然之景,而清末的改革、改制与废止则是在"西学东渐"、"经世致用"思潮影响下,为适应社会时局变化不得不"改"的适然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