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交通工具和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威胁各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外来物种入侵严重,而目前相关立法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因此,借鉴国际上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经验.完善我国与物种入侵相关的法律制度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国内外外来物种入侵的严重现状及立法现状进行了分析,旨在探索我国应如何针对外来物种入侵本身的特点,结合我国目前有关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立法和管理体制的基本情况,着重针对其中的不足和盲点,从法律层面发掘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3.
外来物种入侵法律调整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来物种入侵被认为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一个全球性环境问题,并且已经给我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国应当吸收、借鉴国际和世界先进国家关于此方面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立法实际,构建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调整机制,保护国家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4.
湿地生态系统公益性服务功能主要包括避难所、干扰调节、水调节、废物处理、气候调节等.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外来入侵物种主要是外来杂草、引种失败的外来海洋生物、随船舶压舱水带来的外来有害赤潮生物.以统计数据、典型案例报道为主要信息源,在确定湿地生态系统公益性服务功能经济价值、外来入侵物种发生面积及危害程度等重要参数的基础上,计算了2000年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湿地生态系统公益性服务功能所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计算结果表明,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湿地生态系统所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为693.389 5亿元/a.其中,外来湖泊杂草造成的湿地生态系统间接经济损失占总损失的95.60%,外来滩涂杂草的占2.05%,外来赤潮物种的占2.35%.  相似文献   

5.
关于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防范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和交通高度发达的影响 ,外来物种入侵活动日益加剧 ,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我国的一些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损失。有关外来入侵物种管理的立法应贯彻风险预防原则。  相似文献   

6.
外来入侵物种竞争、占据本地物种生态位,影响本地物种生存,降低物种多样性,影响遗传多样性,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在乐业县也有外来入侵物种的分布,其中以紫茎泽兰最为严重。外来物种对乐业的旅游业和自然遗产的申报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对社会、文化产生影响,引起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并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必须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入侵生态学、控制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建立入侵物种数据库,明确入侵物种种类、分布、机制,评价入侵物种带来的生态危害,研究控制对策和具体技术,选用其中一种方法或者综合利用几种方法进行防除,这些方法包括人工、机械、化学、生物学等方法。  相似文献   

7.
该文阐述了中国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现状;分析了外来物种入侵的主要方式和环境影响及其原因;指出了我国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损失概况,并提出了预防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举措。  相似文献   

8.
据统计,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已有400多种,其中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的多达100余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入侵我国的有50余种。  相似文献   

9.
外来物种入侵的生态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来物种是指某种生物从原来的分布区域扩展到了一个新的地区,在新的区域里进行繁殖扩散并维持下去。这些外来物种会对入侵地的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造成极其严重的威胁和破坏。  相似文献   

10.
减少外来生物入侵造成危害的重要手段是阻止可能造成入侵的物种进入适合其生存的地区.以南京紫金山为研究对象,以3个W EB数据库为主要信息源,通过农业气候相似矩从国内外9种林业入侵物种中筛选出研究区域松材线虫、日本松干蚧、美国白蛾3种潜在的外来入侵生物,并在此基础上收集研究地区数字高程模型、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Q u ickB ird,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 rcG is 9.0为空间分析平台,确定影响潜在入侵物种空间分布的主导生物地理因子并数字化为不同的图层,通过图层叠加生成外来入侵物种潜在适生性评价图,从而为具有很高历史文化保护价值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在中国境内横行霸道,胡作非为,给中国国家主权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西方在华炮舰罪行进行了深刻地揭露和批判,并提出了反对西方在华炮舰政策的方针和策略,推动了爱国反帝斗争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国对能源尤其是石油的需求快速增长。但由于中国自身石油资源难以满足增长需求,因而导致了中国高度依赖进口石油。这种状况引起了西方学界的高度关注。西方学者们围绕着中国维护能源安全尤其是石油安全可能对国际能源市场、国际安全和环境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展开争论,形成了“中国能源威胁论”和“中国能源整合论”。这一争论是“中国威胁论”在能源领域的反映,实质是应该以新现实主义理论还是以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为指导来认识和对待中国的崛起。  相似文献   

13.
当前,随着中国实力的发展,新一轮“中国威胁论”兴起。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军事威胁论;其二,经济威胁论;其三,资源及环境威胁论。探询“中国威胁论”的根源,首先是制度文明等方面的差异;其次则是现实主义利益的考虑。文章在批判的基础上论证了中国的发展有利于全世界。  相似文献   

14.
"中国威胁论"是理解冷战后美国对华外交战略调整的文化线索.冷战后,"中国威胁论"持续充斥美国朝野以及各类传媒,涉及文化、经济、军事等方面."中国威胁论"引发美国在战略上对中国的重新定位,并导致美国对华外交战略的调整.  相似文献   

15.
当下中国诗坛整体生态环境呈现芜杂混乱之势,其在诗歌界内部主要表现为诗歌写作的"随意"与"复制",诗歌批评的"错位"和"失责",以及"身份写作"现象对诗歌正常发表、出版和评奖机制的扭曲和威胁。同时,"内乱"也容易导致来自诗歌界外部的各种干扰趁虚而入,从而给当代中国诗歌的良性发展蒙上一层阴云。  相似文献   

16.
新疆罗布人传统生态知识的人类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布人是我国维吾尔族的特殊分支之一,长期生息于塔里木盆地南部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地带的罗布泊及其周围地区。在长期适应该地区干旱少雨的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生态环境知识。目前,这一地区日趋严重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和草原退化等现象成为威胁当地各族人民的生存和未来发展的核心因素。在解决这些生态环境问题时,仅靠国家政策的指导和经济的发展是不足以根除问题的。要合理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当代人进一步扩大观察和思考的视野,更应该重视地方性知识在此过程中将可能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西方学者渐渐放弃"中国崩溃"、"中国威胁"等论调,而代之以"北京共识"、"中国模式"等话题,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日益蔓延深化和中国国内重大庆典相对集中的大背景下,"中国模式"一度成为西方舆论热议的焦点。但是,他们在是否存在中国模式、中国模式到底是什么,以及中国模式的国际影响和未来发展等问题上,仍然争议不断。全面分析西方舆论的几种表现形式,正确把握他们的主要观点、分歧及其争论背后的原因和实质,有利于我们从思想认识和国际话语上作出适当反应。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盟能源安全合作已从现实和制度层面展开,但面临能源产品出口限制、能源运输通道安全威胁、南海问题国际化等问题的挑战。国际法对保障中国-东盟能源安全合作具有重要作用,联合国条约体系、WTO协议和CAFTA协议发挥着直接影响,ECT和NAFTA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木马作为网络入侵的一种常用工具,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构成的威胁越来越大.本文研究了木马实现技术,并对木马的防范与查杀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基于VC++6.0平台设计了采用反向链接技术的端口反弹型木马,该木马种植起来较容易,并对其提出了相应的木马查杀工具,能有效地检测和清除该木马,有助于木马程序的研究和防范.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公务人员日益膨胀、行政成本居高不下,有的地方负债累累,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导致行政高成本高负债公地悲剧的主要原因在于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以及行政经费预算和支出的不规范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应当改革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完善公务人员产生、晋升、交流、退出等方面的机制;调整机关人员与社会其他阶层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限制和取消制度之外的各种特殊权利,使行政经费预算和使用全过程透明化并进行控制、审计和监督;减少行政层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