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8 毫秒
1.
一、序言1995—1997年是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受市场环境与宏观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影响较大的三年。如何评价这三年中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经营状况,对于把握中国重点工业企业的发展走向,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文以大量的企业数据为研究基础,对企业的生产条件、经营行为、业绩表现及发展前景作出评判。特别是通过计算“全要素生产率”,将传统的劳动生产率与资本营运能力统一在一个指标中,对企业表现进行量化分类。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在改革过程中,中国工业企业生存和发展因素的转变进程,进一步理清宏观经济政…  相似文献   

2.
据统计 ,晋城市 1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 ,把技术开发经费的一半以上用于新产品开发 ,取得了不俗的效益 ,1999年 ,大中型工业企业用于研究与开发的经费支出达到 1550 7.2万元 ,比上年增加 52 95.4万元。增长 51.86%。技术开发经费支出总额的 1/2被用于开发新产品。全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 5198.8万元 ,比上年增长 164 .77% ;新产品销售收入达到 50 92 .2万元 ,增长 2 4 6.88% ,占全部销售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 0 .67%上升到 2 0 2 0 %。新产品实现利税10 4 2 .5万元 ,增长 4 51.3 0 % ,占全部产品实现利税的 7.90 % ,较去年同期提高 6.7…  相似文献   

3.
据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显示:1995年我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共计374家,占到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3.3%;拥有固定资产777.45亿元,占73.4%;职工人数126.14万人.占46.5%;创造工业增加值218亿元,占63.2%;实现利税总额34.6亿元,占69.4%。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中型企业虽然数量不多.但其所拥有的资产存量、吸纳的就业人数、以及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量和对国家所做的贡献都是举足轻重的、在国民经济中起基础骨干作用。抓住的有大中型企业就是抓住了国民经济的关键,只有把国有大中型企业搞好.才能带动和示范整个国有经济的全面…  相似文献   

4.
一、1997年上海工业发展的回顾1997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基本平稳,工业生产保持适度增长,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逐月提高,但市场制约影响仍然较大,企业面临各种减利因素较多,工业企业利税仍然负增长.1各种经济成份工业企业总产值全面增长.1997年,上海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606.27亿元,比上年增长14.6%,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其中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68.39亿元,比上年增长3.8%;集体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78.67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859.21亿元,比上年增长20.2%.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来,天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08年,天津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354.38亿元,三大产业的比例为:1.9:60.1:37.9,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而第二产业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又占到55%,可见,大中型工业企业是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企业竞争力的测评方法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我国大企业的发展状况改革开放 ,特别是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我国大企业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大企业的地位不断提高 ,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骨干与中坚。以国务院批准成立的 119家国家试点企业集团为例 ,2 0 0 1年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占到全部大中型工商企业的 41 4%、2 8 6%和 3 2 1%。大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国家试点企业集团平均资产总额和平均营业收入分别从 1997年的 194 0亿元和94 2亿元上升到 2 0 0 1年的 40 5 2亿元和 2 13 7亿元 ,平均每年分别提高 2 0 2 %和 2 2 7% ;营业收入前 7名的国家电力公司、…  相似文献   

7.
信息短波     
1997年全国十大统计新闻。由国家统计局部分领导、各司司长和各省、区、市统计局长组成的中国信息报编委会成员于1月7日投票评出了1997年度的全国十大统计新闻,依次是:1.宏观经济环境显著改善,国民经济初步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运行态势。2.一批大型工业企业经营业绩显赫,销售收入逾100亿元的企业达24家。3.我国老年人口增长迅速,l/3省市A0已成老年型,2000年我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4.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C正式成立。气34个城市国内生产总值超2O0亿元,109个城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万元。6.我国历史上首次农业普查完成现场…  相似文献   

8.
2012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科技强省战略,坚持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导,不断加大研发(即研究与试验发展,也称R&D)的力度,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自主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一、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基本情况和特点 2012年,全省共有大中型工业企业635家,其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共145家,比上年增长7.4%。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研发经费稳步增长。2012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全部研发经费内部支出8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9%。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企业研发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1.0%,比上年增加0.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一、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实力与地位长期以来,我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南京市为例,来自南京市统计局的调查分析资料表明,历经多年来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成份多元化改革,以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为支撑的国有经济仍据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1、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突出的支柱地位。1998年,南京市拥有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148家,其单位数虽只占全市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及年销售收人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以下简称全市工业)企业单位数的8.1%,但其拥有的资产为956.08亿元,占全市总资产的62.5…  相似文献   

10.
1995年全省有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582家,年来资产总计7119.99亿元,当年实现产值645.30亿元(当年价格新规定,下同),增加值181.83亿元,产品销售收入654.97亿元.利税总额63.59亿元。国有大中型企业各项指标占全部国有工业的比重约在70%~80%,占全部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的比重约在20%~30%。本文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从国有大小型企业的总体结构特征、集中行业中的优势和地位、关键行业中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影响力等三方面,考察这582家企业的分布结构及其合理性。总体结构特征:与全部工业相似从产业类型看,]995年582…  相似文献   

11.
基尼系数与满意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建强 《统计研究》2000,17(11):49-53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introduced the satisfaction curve and indicators of deviation degree, thereby overcome the drawback that Gini Coefficient can not reflect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pattern. After that, he used the grouped household income distribution data between 1982 and 1998 from statistics yearbooks and made an estimation and analysis to these indicators.  相似文献   

12.
 基于1998-2005年中国部分研究所的均衡面板数据,本文对始于1999年的中国政府对研究所改制的政策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文中创新性地采用了IVE、PSA、分位数等多种计量方法估计改制对研究所绩效的影响,以达到控制潜在的内生性和选择性偏误的目的。研究发现,改制达到了预期的基本目标,与没有改制的研究所进行比较,改制为科技型企业和非盈利的研究型研究所(NPR)的产出效率明显提高。具体来说,改制增强了科技型企业的商业化导向,增加了总收入;NPR的科技收入得到大幅提升,政府资助也得到了加强,有利于其开展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各地区信息化水平测算与比较研究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进入 2 1世纪信息产业将成为全球的主导产业。目前 ,信息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信息化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近十年来 ,中国政府适应世界发展的趋势 ,提出了加快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 ,中国信息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然而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还仅仅处在起步阶段 ,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其中一个很基础性的工作就是摸清中国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在国际上的地位 ,摸清中国各地区信息化的发展水平。本课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受原国家信息化办公室的委托而设立的 ,研究的目标就是为了寻找和建立一个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并根据这套体系和方法对中国各地区间的信息化水平进行测算和评价 ,以便为中国政府制定信息产业的宏观发展战略提供科学的量化依据。由于工作的探索性 ,以及资料、时间和认识水平等限制 ,我们的研究仅是初步的 ,报告中的测算结果也只是初步的。今后 ,随着中国信息化的发展 ,我们将继续深入进行该问题的研究 ,希望有关专家提出改进意见 ,使该项研究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4.
工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娟 《统计研究》1999,16(2):48-49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统计局会同财政部、国家经贸委等有关部门对原有我国工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进行了修改,制订了一套新的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包括7项指标: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际金融风险预警的理论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宏  李远远  官冰 《统计研究》2012,29(1):49-54
 经济全球化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美国作为中国最大的单国贸易伙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多。美国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必然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危害。本文基于全球化这一背景,从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途径入手,构建包含宏观经济、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微观企业层面的中国国际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以美国为例,利用1998年二季度至2008年四季度数据,选取部分宏观经济层面的指标,对这一体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中国国际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预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我国当前增值税发票流通中纳税人、地方政府和不法分子三个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提出了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的具体对策 :加大税务司法机关管理力度 ;建立增值税发票计算机网络监督系统 ;加强增值税进项税控制 ;加强对企业财务人员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刘晓越 《统计研究》1998,15(1):11-16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97回顾和’98展望刘晓越ABSTRACTTheauthormadeanalysisandresearchonChina'seconomicsituationin1997andforecastforthemainmacro-econ...  相似文献   

18.
Tests for mean equality proposed by Weerahandi (1995) and Chen and Chen (1998), tests that do not require equality of population variances, were examined when data were not only heterogeneous but, as well, nonnormal in unbalanced completely randomized designs. Furthermore, these tests were compared to a test examined by Lix and Keselman (1998), a test that uses a heteroscedastic statistic (i.e., Welch, 1951) with robust estimators (20% trimmed means and Winsorized variances). Our findings confirmed previously published data that the tests are indeed robust to variance heterogeneity when the data are obtained from normal populations. However, the Weerahandi (1995) and Chen and Chen (1998) tests were not found to be robust when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nonnormal populations. Indeed, rates of Type I error were typically in excess of 10% and, at times, exceeded 50%. On the other hand, the statistic presented by Lix and Keselman (1998) was generally robust to variance heterogeneity and nonnormality.  相似文献   

19.
赵萌 《统计研究》2011,28(8):55-62
 本文通过Malmquist-Luenberger 指数将污染物及矿难作为“坏”产出纳入到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框架,测算了中国1998~2009 年30家大型煤炭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并对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坏”产出约束下大多数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负增长,但平均来讲企业的生产技术是显著进步的;在考虑环境污染及安全生产规制的两种不同情形下,分别有14家和16家企业发生过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移动;技改和安全投入、管理效率以及滞后一期的技术无效率等因素与生产率指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单位GDP煤炭消耗总量以及资本-劳动比与生产率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生产率指数与人均GDP呈“U”型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从效率和社会福利的视角,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古诺竞争模型,发现影响企业效率和社会福利的因素非常复杂,并无确定结论孰优孰劣,但当它们技术效率相同时,混合所有制企业不仅能获得较高利润,还能给社会带来较高福利,这是其发展的理论机制。再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30多万家的企业数据,采用3年滚动窗口检验发现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各项指标一直处于上升通道,因而它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企业类型,这是其发展的现实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