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塞 《统计研究》1989,6(4):1-6
一、强化统计监督职能的客观必要性 统计监督是统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现在我们提出强化统计监督职能的问题,概括而言,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强化统计监督是充分发挥和完善统计整体功能的需要 近几年来的全国统计工作,主要是围绕着统计改革和统计现代化建设,着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了统计的信息职能和咨询职能问题。统计监督职能的问题虽然早已提出来了,在实践中也做了很多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思想认识上仍然众说纷法、很不统一。我们也一直未能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根据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  相似文献   

2.
论科技统计中的活动统计和机构统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科技统计工作是指用建立指标体系的方法对科技活动的过程进行的统计工作。和其他统计工作相比,科技统计工作开展的历史较短,因而人们对其规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为了能更好地开展科技统计工作,使科技统计活动进一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必须进一步认识科技统计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论统计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义国 《统计研究》2002,19(3):58-61
一、统计创新的概念、标志和主要内容(一 )统计创新的概念创新 ,就是通过不断的变革和扬弃 ,在原来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手段和方法 ,从而使解决问题的手段、方法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达到一种新的目标。创新是推动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是历史与未来之间的桥梁与纽带 ,是促使事物由低级到高级螺旋式发展的一个动态过程。所谓统计创新 ,就是根据统计发展的新实践、新需求、新情况、新问题 ,对传统的统计理论、统计管理体制、统计制度方法、统计技术手段、统计服务方式方法等进行变革、扬弃 ,使其积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 ,从而使统…  相似文献   

4.
杨友伦 《统计研究》1989,6(1):56-57
一、企业管理统计的性质和内容 企业管理统计学是横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性、边缘性和综合性的学科。它具有二重性。既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在生产力方面,企业管理统计要计算、分析、反映和监督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组合,并通过综合平衡使之达到合理和优化。在生产关系方面。  相似文献   

5.
王晨 《统计研究》1989,6(2):38-40
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质量统计投标体系,不仅是改进质量统计方法的问题,也是如何全面、正确地评价我国工业产品质量现状的问题。一、质量指标体系的内容在理论上,我国传统的质量统计指标有两类:一是反映产品本身质量的指标,其中有性能指标,产品等级指标和质量分;二是反映生产产品的工作质量指标,即合格率、废品率、返修率等。就这两类指标而言,在工业产品的设计、生产、流通和使用的整个过程中,它们所能反映的质量状况是很有限的,根本形不成体系。  相似文献   

6.
张绍慎 《统计研究》1989,6(5):67-69
一、努力实现全面统计监督 1.所谓全面统计监督,就是运用统计武器,对国民经济的运行、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迁,实行有效的、全面的观察、检查、监测和预警,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统计监督的对象,应包括客体和主体两个方面。在客体方面,主要以社会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和自然发展规律为标准,对社会、经济和环境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定量观察、检查、监测和预警;在主体方面,主要是依据法律、法令和行政规定,对统计工  相似文献   

7.
苏为华 《统计研究》1993,10(6):57-59
一、统计指标测验的意义与内容 统计指标是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也是统计实证分析的起点。统计实证分析结论的科学性如何,固然与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分析者水平及数据本身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如果赖以分析的统计指标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则不论分析方法如何先进、分析者专业水  相似文献   

8.
关于统计标准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恢宏 《统计研究》1991,8(2):38-41
一、统计标准与统计标准体系(一)统计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下简称《统计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制定统一的统计标准,以保障统计调查中采用的指标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和统计编码等方面的标准化。”这一规定表明,统计标准是在统计调查中,对重复出现的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统计标准具有统一性、唯一性、科学性、协商一致性和法律约束性。它是提高统计质量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季敏华 《统计研究》1988,5(4):67-69
建国30多年来,我国城乡集市贸易建立了一整套统计制度和统计方法,搜集了大量的统计资料,满足了各级管理部门的基本需要。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原有的统计制度和统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城乡集市贸易的发展和管理的需要,无法反映集市贸易的全貌,必须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0.
周雄鹏 《统计研究》1985,2(4):41-42
随着统计实践的发展和需要,统计工作正在逐渐地从只是事后提供统计数据,扩展为也要能事前作出预报。 但是,统计预测及统计预测方法的定义,目前学术界还没提出一个较明确较一致的概念。有些论著,如《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讲义》(电大教材),把统计预测方法囊括成包括所有的预测方法;也有些论著,如《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教科书》(高等学校文科试用教材),  相似文献   

11.
王强 《统计研究》1988,5(1):68-71
近一个时期,一些同志对我国统计体制如何改革进行了探讨。现将讨论中涉及的几个问题和有关意见综述如下。一、关于世界上统计体制的模式一些同志认为,探讨我国统计体制的改革,必须先明确世界上统计体制的模式。对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种意见。  相似文献   

12.
章钟基 《统计研究》1989,6(3):44-46
一、提高数据质量是当务之急 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是科学决策的依据,也是搞好统计服务和监督的基础。统计数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如果说有些物质产品质量不合格,还可能当“处理品”降格使用,统计数据质量低劣,则不但没有使用价值,而且可能导致决策的失误,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历史上,我们曾经有过沉痛的教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定,为恢复和发展统计工作提供了良好条件,统计数据质量也有所提高。目前,就全国总体说来,统计数据基本上是符合实际的,能够比较灵敏准确地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动态。但是,某些地区、部门、单  相似文献   

13.
张国才 《统计研究》2007,24(12):77-7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统计调查体制的改革,抽样调查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人口抽样调查,劳动力调查,服务业、贸易业、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先后实施,每一次抽样调查在我县25个乡镇中抽取7-8个乡镇,有的乡镇在一年内被抽中几次,每一次从调查方案的设计,小区图的绘制,调查员的培训,实地调查,人工审核、机器录入,耗费了大量时间和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14.
15.
关于单变量统计过程控制图某些研究结果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仅对一元连续变量的静态与动态控制图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和介绍,并给出了较详细的参考文献,希望为国内开展此方向的研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对政府统计数据质量成本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傅德印  陶然 《统计研究》2007,24(8):9-12
本文在界定统计数据质量成本含义基础上,对统计数据质量成本构成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统计数据质量成本要素表及核算方法,以及统计数据质量成本分析、预测、计划和控制的内容,并对统计数据质量成本和统计数据质量之间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传统企业的产品成本是以“产品”为成本的核算对象,以数量因素作为分配间接费用的唯一基础,而这会使高新技术企业中的产品成本出现很大的偏差。现在,一种新的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恰好能弥补传统成本法所存在的缺陷。作业成本法在20世纪80年代的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制造企业首先实施起来。它是以作业为核算对象,根据成本动因来确认和计量作业量,进而以作业量为基础来分配间接费用的一种新的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的过程是:实施作业成本法,是将企业看成…  相似文献   

18.
略论统计指数真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慧钧 《统计研究》1994,11(3):62-65
略论统计指数真值孙慧钧指数是经济统计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历代统计学家经过大量艰苦的工作,给出了许多不同的指数公式。但是这些指数中哪一个更好,更能反映经济现实,始终是研究的焦点。笔者认为这里关键的问题是要找到指数的真值。笔者以为只有将现实的指数真值(而...  相似文献   

19.
文章指出:中国政府统计体系的根本问题在于机构层层设置所导致的效率低下,而克服当前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机构层次。从长远看,由国家统计局和县级统计局构成的二级统计体系是中国政府统计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20.
罗卫华 《统计研究》1993,10(2):62-64
所谓结余购买力,即一定时期内形成购买力与实现购买力的差额,也就是形成购买力因多种原因而未能在零售市场上转化为商品支出的结余。结余购买力不应等用于一般意义上的货币结余,这是由购买力的性质所决定的。但在目前统计工作实践中,是将一般意义上的结余货币全部视同结余购买力,因此结余购买力既可表示为形成购买力与实现购买力之差,又表示为货币收入与货币支出之差。我们知道,统计结个购买力的意义主要在于研究市场供求状况及其运行规律。事实上,在将结余货币全部视同结余购买力的情况下,用结余购买力计算的一些相关指标,已很难反映市场供求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