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孙菊生  张启良 《统计研究》2001,18(11):40-42
一、产业结构演变呈现七大可喜趋势   1 江西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实现了由“二、一、三”型向“三、二、一”型的历史性转型。“九五”时期 ,江西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 7% ,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10 5 % ,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12 2 %。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关系 ,由 1995年的 32 0∶34 5∶33 5变为 2 0 0 0年的 2 4 2∶34 8∶4 1 0。三次产业结构次序从 1996年开始 ,由“二、三、一”型进入“三、二、一”型 ,这是江西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性突破。改革开放以来的“六五”—“九五”四个五年计…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使江西经济进入了起飞阶段,1979年一1993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9.8%,高于全国同期发展速度,并可与亚洲“四小龙”经济高速增  相似文献   

3.
三次产业划分理论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三次产业划分理论的背景和理论意义1.理论谢连。“第三产业”这个概念源于西方经济学。早在1690年,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就阐述了有关第三产业的一些思想。此后,萨伊、西斯蒙第、李斯特、西尼尔以及马克思等经济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第三产业进行过分析,在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第三产业经济范畴所涉及的经济规律。从1935年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最先提出“第三产业”的概念到1957年克拉克把第三产业称作“服务性产业”,并发现“克拉克定理”,西方第三产业的理论初具体系。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的成功发展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并且推…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出口企业面临反倾销的原因 我国企业遭反倾销案件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国际方面的原因,也有国内方面的原因;有经济因素方面的原因,也有非经济因素方面的原因. (一).从国际方面看 1.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经济不景气,失业居高不下,经济增长缓慢,尤其是现在各国关税大幅度下调,已无法使用关税壁垒来抵制国外产品进入,为了有效抵制外国产品进口,保护国内产业发展,作为合法而又有效的救助措施之一的反倾销措施频繁地被一些国家采用.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 上海在进入1990年代后,根据中央对上海要建成“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的要求,进行了以“三二一”顺序发展为特征的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由此,第三次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其在上海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渐上升。与此同时,制造业的比重则随着“退二进三”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把解决“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当前农村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它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制约着缩小城乡差别的进程。一、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现状及制约农民增收的两大主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出现农民增收困难的局面已持续了6年,在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进入了总量平衡、串年有余的新阶段后,主要依靠增产和提价的办法已不足以使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7.
《四川统计》2014,(8):F0002-F0002
2013年,武胜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实施“三发大展战略”,推动“两个跨越”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全域武胜、全面路越”理念,推进实施“三抓三重三强化“(狠抓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基础设施三大重点:注重生态、文化、社会三大建设;强化开放合作、创新创业、党的建设)发展战略,更加突出地做强产业、做美城乡、做优民生,全县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政治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全国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内蒙古经济增长正面临着许多新的变化,同其它西部省区一样,内蒙古自治区也处于工业化初期的产业结构加速变动阶段,因此,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势在必行。 一、90年代后期。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和特点 (一)三项产业结构变动的总体特点。 90年代后期,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同全国各地一样,进入了新一轮高速增长的阶段。1998年-2002年五年间,内蒙古自治区GDP年均增长  相似文献   

9.
对新世纪以来江西发展状况的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道宾 《统计研究》2005,22(12):71-4
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西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进入到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但在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各地都在抢抓机遇、争创优势、加快发展,形成了你追我赶、高招迭出、亮点纷呈的竞争格局。面对新形势,我们应当保持冷静的头脑,站在全局的高度,理性地看待江西的发展变化。一、江西崛起态势已见端倪世纪之交,江西经济纵向比较,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横向比较,却是令人忧虑的下滑态势。2000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4851元,相当于全国199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4854元),只及全国的68·5%,与1990年相比,其比值下降2·5个百分点;与邻省安徽相比…  相似文献   

10.
现实生活的许多经济总量可表示为若干影响因素之和,如国内生产总值=一产业增加值+二产业增加值+三产业增加值,这种总量称为“和”变量。“和”变量的一般数学形式为:在“和”变量的情况下,可以推导出总量增长速度和分量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下面以国内生产总值为例,来说明这种关系。设t年经济增长速度为Vt,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V1t、V2t和V3t,(t-1)年三次产业构成为K1t-1,K2t-1和K3t-1*Zt、Z1t、Z2t和Z3t分别表示用t-1期价格计算的t期国内生产总值和一、二、三产业增加值,那么,t期的国内生产总值发展速度Vt可以表示为:如果推…  相似文献   

11.
成都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经济发展方式基本问题讨论的基础上,采用要素投入量与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大小、科技进步贡献率高低、系列相关指标的变化等三种方法,判断成都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情况。经过分析得到如下结论:成都市经济发展方式基本上由粗放型转向了集约型,但是集约型的层次还比较低,离经济发展质量全面提高的目标还有差距。  相似文献   

12.
江西边界县域的地理区位、要素禀赋、产业结构等差异决定了其发展模式和路径的不同,进而直接影响到边界经济的均衡发展。近10年来,江西边界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日趋明显,不仅赣北、赣中和赣南等三大区域边界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在持续扩大,而且农业、采掘、加工、旅游和其他服务等五大经济类型边界县域的经济发展也都存在程度不一的非均衡性,尤以赣北区域和加工型边界县域最为突出,其对江西边界经济总体发展非均衡性的影响也最大。江西边界经济发展的适度差异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但非均衡性过于显著则不利于区域社会和谐和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是反映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水平的定量测度工具。在对几个典型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设计的组织宗旨、理论依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各指标体系的主要框架和内容,厘清了各指标体系设计的发展与演变过程。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各个典型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设计契合了设计机构的宗旨,指标体系测度内容趋于全面、一致的特征明显,各指标体系具有鲜明的组织特点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分析了我国非正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同时还讨论了正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得知:地下经济金融部门净金融投资的发展与经济增长有长期的正向关系,地下货币资金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的负向关系,而地下信贷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不显著。因此,对于非正规金融收益和危害的判断不能一概而论,应区别对待,引导其健康发展,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5.
经济发展中总量增长与结构变动的关系密切,生产要素从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推动经济不断增长。改革开放后,陕西经济迅速发展,但各地发展并不平衡,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分析陕西各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效应。  相似文献   

16.
近期 ,笔者对四川和重庆的经济发展状况作了一次调研 ,并试图通过定量分析和比较研究 ,找出川渝经济在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发展结构方面的差异 ,感受重庆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亮点 ,感悟重庆经济发展对四川工作的启示 ,思考川渝携手共进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川渝经济比较四川、重庆位于祖国的西南部 ,重庆直辖仅从四川当时的 2 3个市地州划了 4个地区出去 ,因此其面积、人口、所辖县区都远不及四川。 2 0 0 1年 ,四川幅员面积 48 5平方公里 ,重庆仅 8 2平方公里 ,四川相当于 6个重庆市 ;四川常住人口 863 9 6万人 ,重庆 3 0 97…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质量的中外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济发展包括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两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9%,经济规模随之扩大,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不是数量增长的快慢,而在于经济增长质量的高低。经济增长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本文试图从生产效率、经济结构、科技水平、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中外比较,以加深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基础设施投资促进经济发展”这一主流观点已得到广泛共识,但人们对经济增长与基础设施的探讨仅局限于总量的分析框架,并未对基础设施的类型加以区分,更没发现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基础设施的需求结构也是不同的。而以“基础设施投资促进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将基础设施投资细分为生产性、生活性、社会性基础设施投资,并分别讨论其对经济的影响。通过邹检验发现:自1994年以来,基础设施投资冲击改变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特征。其结论是生产性、生活性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明确的、同步的,但社会性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不确定的。因此,加强社会性基础设施投资是一个渐进地逐步推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郑卫星 《统计研究》2007,24(4):82-85
本文探讨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定量分析方法,提出了"协调度"的量化概念,并结合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模拟,确定了"协调度"的临界限.根据协调度,对青岛市"十五"期间经济社会的协调性作出了总体判断,并分7个领域进行了因素利弊分析,提出了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努力方向,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各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理论演变的基础上,梳理与此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理论发展过程;通过研究经济发展理论内涵的演变过程,重点分析了几个典型的测量与评价体系特征,厘清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内涵相一致的测量与评价理论发展脉络。通过文献研究,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与测量的理论研究提供思路,并依据测量与评价理论研究成果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