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齐勘 《中国统计》2004,(1):18-19
统计数据现在已经成为媒体和公众经常使用的信息,而提供这些数据的统计部门同样也走出了默默无闻的境界,成为重要的信息来源渠道之一。至于统计数据的使用者,尤其是各级党政官员更是把国内生产总值等统计指标挂在嘴上,津津乐道,乐此不疲。用数据展现成就是好事也是坏事。从好的一方面来说,使以前人们所常用的快慢、好坏等概念性判断变得更加明晰,更易于比较,同时也给数据的生产者带来地位和尊敬。然而凡事有利就必有其弊,数据与当事者的利害有关,那么弄虚作假,特别是在核实数据真实性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就无从避免。对于数据的提供者而言,或是为虎作伥,或是决不低头,舍此大概找不到第三条路了。  相似文献   

2.
平凡的数字无私的奉献靖江市统计局有人形容统计部门工作“三苦一低”:条件艰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待遇偏低。这话一点不假。我们靖江统计局,现有27个工作人员,仅98平方米的办公用房,两三个送报表的同志就可以挤满区区斗室;8平方米的微机房,机挨机,人碰人...  相似文献   

3.
际平 《中国统计》2003,(8):25-26
蔡书批人到中年,一身朝气,说话嗓门大,办事闯劲足,创新点子多。他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与积极性,全面提高全队人员的业务素质,取得骄人成绩。在全省农调系统评比中年年名列前茅。在自动化系统建设方面,自力更生建成《厦门农网》国际互联网站,因此被厦门市政府列为厦门农村经济信息中心。他还向福建省农调队提出建立全省农网的想法,在省《八闽农网》他担任技术总监。1996年他又受命担任厦门市农业普查办公室常务副主任,1999年厦门市农业普查办公室被评为全国农业普查先进单位、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处理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是福建…  相似文献   

4.
初中课本 我认识了你 缤纷世界 我选择了你 数海遨游 我喜欢了你 人生理想 我奉献了你  相似文献   

5.
扬扬漫天雪迎来了2006年的春天,孜孜统计人如期捧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2005年统计公报》)。细细读来,您会发现,在表现形式上,《2005年统计公报》秉承了前两年统计公报的基本框架和指标体系,这使得广大用户能够很方便地将2005年我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把统计工作比作是在数海里遨游,而我出生在北方的小山村,从小没有见过大海,周围尽是内蒙古高原特有的丘陵和山脉,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原和春耕秋实的大地。因此,在我的内心深处,更愿意把统计工作比作在土地上精耕细作,而法治工作就是守护土地。  相似文献   

7.
我国统计数据总体上是可信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基本上是有保障的。但无庸置疑,当前统计数据无论从生产到使用都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从使用的角度,近几年来全社会对统计数据的关注程度前所未有,统计数据走进百姓生活的速度越来越快,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一九四九年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整整四十年的历程.四十年,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是,这四十年的历程对于饱经风霜、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来说,却是一部前所未有的、永远值得大书特书的光辉史篇.四十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这块  相似文献   

9.
2月5日晚,看了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深有感触,很受鼓舞和教育。邱局长在多位专家的智力冲击中、在不同学术观点的激烈碰撞中,胜似闲庭信步,展示了国家统计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03年3月,在成都,我曾有幸现场聆听过邱局长的精彩报告,他信手拈来大量各时期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10.
《浙江统计》已经走过了灿烂的昨天和今天,在过去的15年里,她始终坚持面向基层、重在普及、兼顾提高的办刊方针,求实、探索的精神在广大读者中已经树起了一座丰碑.独树一帜的风格、雅俗共享的特色使之成为我国统计界颇有影响的刊物c一流的刊物固然需要一流素质的编辑,但同时更需要有一流的科研成果,统计科研水平是统计刊物质量的基础。当前我省的统计科研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客观形势友展的需要相比仍不适应,同兄弟省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尽管有多方面的原因,但认识不足是首要的,或是认为统计地位低、搞科研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余静文等 《统计研究》2021,38(4):89-102
中国银行业在金融体系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直是金融发展的重要部分。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银行业以国有银行为主的结构出现了重大变革,银行业竞争程度不断提高。关于银行业竞争的经济效应存在“市场势力假说”和“信息假说”两个假说,本文尝试在银行准入管制放松政策的背景下和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情境下,利用匹配的微观层面数据来实证检验以上的假说,主要得到以下几个结论:首先,银行业“松绑”有助于企业“走出去”; 其次,采取倾向性得分匹配方法应对样本选择问题, 并用工具变量方法应对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最后,银行业“松绑”引起的融资成本下降是银行业“松绑”影响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渠道,企业“走出去”的分析结果也支持了中国情境下银行业“松绑”的“市场势力假说”。本文的研究为银行业改革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证据,并验证了中国情境下银行业“松绑”的“市场势力假说”和“信息假说”,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评估中国银行业改革的经济效应,对更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Serials Review》2012,38(4):219-226
Abstract

This study uses systematic random sampling to compare the content of “Beall’s List of Predatory Journals and Publishers” and “Cabell’s Blacklist” of journals. The Beall’s List data was generated from its new site that maintains a new list besides the original list. It found that 28.5% Beall’s List sample publishers are out of business, some Cabell’s Blacklist journals have become ceased. The main takeaway is that among the Beall’s List sample publishers with a working website for journal publishing, only 31.8% can be found on Cabell’s Blacklist.  相似文献   

13.
面板数据聚类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面板数据的时序特征和截面特征,综合考虑面板数据“绝对指标”,“增量指标”及其“时序波动”特征,在重构面板数据相似性测度的距离函数和Ward聚类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面板数据聚类方法。并以2003-2007年财政金融面板数据为例,对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进行了聚类分析,显示了良好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14.
李昕  谭莹 《统计研究》2019,36(7):26-38
通过比较资本外流的三种核算口径,本文将间接法与权益差额调整法相结合,对我国1982-2016年资本外流的规模进行估计。结果显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资本外流规模逐年增加且近年呈增速递增趋势。通过构建非限制性VAR模型,本文进一步对导致资本外流的结构性与周期性“推动”及“拉动”因素进行分析,经验结果显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2013年美联储货币周期转向以前,导致我国资本外流的主要因素为人民币贬值预期与我国经济周期性调整等国内“推动”因素。2014年以来,我国资本外流进一步加剧主要受美国经济复苏步伐加快以及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国内外“拉动”与“推动”因素共同作用。其中,外部“拉动”因素是主要诱因。在资本加速流出背景下,我国金融开放步伐应渐进审慎。  相似文献   

15.
林晨等 《统计研究》2020,37(6):93-105
在国家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背景下,本文将技术结构意义上的“基本”性和技术进步潜力结合起来,归纳出重点产业选择的内在逻辑,并从理论的角度论证了其对经济增长的意义。本文进一步给出了基于投入产出表数据来辨别重点产业的数值方法。基于矩阵三角化方法的数值分析发现,我国的重点产业包含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与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本文也同时计算出了我国重点产业的竞争力水平,并开展了国际比较。测算结果表明:通用与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竞争力相对较强,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的生产性投入品的竞争力则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盈利模式不断创新,许多互联网企业通过向居民提供大量的免费或者价格低廉的内容产品来吸引用户,借助广告和其他业务实现盈利。“免费”内 容产品对生产统计、收入统计与消费统计等统计理论均带来了严峻挑战,使得居民福利与目前SNA框架下GDP测算之间的偏离越来越突出。“免费”内容产品核算问题成为国民经济核算面临的重要任务,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明确将其列入SNA研究议程。本文对“免费”内容产品的核算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探析“免费”内容产品的概念和范围,系统梳理并剖析国际上“免费”内容产品核算方法的优劣之处,创造性地提出采用实物转移的思路来分析“免费”内容产品的运行机理,并基于国民经济核算视角设计“免费”内容产品的核算框架,最终从宏观层面对中国“免费”内容产品规模及其对名义GDP的影响进行了试算。本文的研究立足中国数字化转型的社会实践,为解决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经济统计国际性难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幸福不仅是影响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更是人们生活追求的最终目标。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创新性地从环境“二维化”这一研究视角,将环境因素划分为两个维度,即客观存在的环境污染因素与居民主观的环境行为,采用优化的两阶段有序Probit回归模型,沿着“客观存在的环境污染因素——居民幸福感”和“居民幸福感——居民主观的环境行为”两条研究思路展开实证分析,在实证过程中引入控制变量及工具变量,同时对经济因素及地区因素可能导致的组群差异进行考量和比较。结果显示,无论是环境污染对居民幸福感,还是居民幸福感对居民环境行为,其影响均是显著的,且具有异质性;环境污染通过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社会活动对居民幸福感产生影响,而居民环境行为则因个体收入和居民幸福感程度的不同产生差异。本文对环境与居民幸福感之间的作用机制展开深入分析,为政府出台环境政策的制定、提升居民幸福感及居民环境行为贡献度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孙文浩等 《统计研究》2021,38(6):102-115
研究政府减税何以提升高新技术“僵尸企业”的创新能力,对推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使用2008-2014年全国创新调查企业数据库,借鉴ABBGH(2005)的一般均衡模型,界定了高新技术“僵尸企业”的概念与识别方法。主要发现:第一,给高新技术“僵尸企业”减税对企业创新存在显著促进效应,尤其对创新型“僵尸企业”减税存在较强的“杠杆效应”;第二,给高新技术“僵尸企业”减税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显著高于非高新技术“僵尸企业”;第三,政府对偏向科研固定资产投资的创新型“僵尸企业”和倾向基础科学研究的效率型“僵尸企业”增加减税额度更有利于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是促使高新技术“僵尸企业”起死回生的重要途径。政府可利用创新型“僵尸企业”“重资产、轻科研”与效率型“僵尸企业” “重科研、轻资产”的创新策略优化税收优惠政策,为平稳、持续、高效推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新的治理框架。  相似文献   

19.
李月 《统计研究》2010,27(9):16-2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GDP高增长率的背后却蕴藏着许多发展问题。本文提出了有效经济增长的范畴,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国经济增长的历程。通过构建有效经济增长动态模型及相关变量的测定方法,实证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效经济增长的趋势特征,指出提高消费比例中超额人均消费的比重,是当前我国改善有效需求不足现状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Forty-one years ago, Scheffé’s pioneering article “Experiments With Mixtures”, was the impetus for much of the research on mixture experiments performed during the next three decades and into the 1990’s. That article introduced the simplex lattice designs and the associated canonical polynomials, the latter often referred to as Scheffé’s models. Over the years, alternative designs and models have been developed mainly to deal with such modifications to the standard mixture problem as the placing of additional constraints on the mixture component proportions and the inclusion of nonmixture factors called process variables or the amount of the mixture. As we move into the 21st century and think about future research on models for mixture experiments, we are tempted to ask, “Are there additional challenges facing us or are we done”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truthfully we must look back to see where we’ve been and look to the future at what it is we want to accomplish. This paper is the beginning of this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