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5本在性别与传播领域具有较高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期刊近十年发表的相关论文进行文本分析,发现主要议题为三种类型:一是立足性别与新闻业的关系,将性别作为报道主体或报道对象来展开研究;二是考察媒介实践、话语文本中的性别如何被建构;三是关注技术、平台等带来的性别传播新议题。该研究领域的重心从早期研究较多集中于媒介中的性别呈现、女性的媒介经验探讨转向更为关注性别角色的媒介实践及文本话语生成,发现性别权力与媒介、社会、技术的互动关系,呈现出从“媒介研究”到“媒介化研究”的变化。社会发展及性别观念进步带给性别传播研究更丰富的研究议题,但也存在一定的研究局限。  相似文献   

2.
人们关于词语的性别差异概念是以“语义性别原型”的形式储存在头脑 (原型心理词典 )里的。人们依据对不同性别的语义原型的掌握 ,来指称或描述不同性别 ,构成了词语语义的性别原型的差异和对立。“男性模式”又称为“强势模式” ,在传统意义上 ,男性常意味着权力、责任、气概、事业、名誉、道德和地位等 ;“女性模式”又称为弱势模式” ,以是否具有纯洁、忠贞、贤淑、庄重、奉献等品德为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3.
弱势男生:性别平等教育中被忽视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女生在传统观念中作为教育弱势群体,长期以来得到了更多地关注和重视.但男生在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一些不利方面,却没有得到我们足够的重视.性别平等教育在关注女生弱势现象的同时也要关注男生的不利方面.笔者旨在通过介绍了男生在学业成就、社会行为、行为障碍以及性别角色发展方面的弱势表现,分析男生弱势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而结合我国性别教育现状,对解决男生弱势现象问题的有效途径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传统男性道德规定强化国家、社会、政治等领域,女性规定则强化家庭,贤妻良母等领域,并且传统的男女道德体系完全是单一、对立、互不相干的两极,每个性别各守其职,不能逾越自己性别规范的界限,不仅如此,两性伦理规范中还有等级排序,男性为统治者,为主导者,而女性则相反.因而男性规范的优势地位和女性规范的劣势地位已被社会所认同,故两性伦理规范是以男性为核心的“一极”,两性伦理体系实质为男本位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性别研究中,人类发展中的技术并不是性别中立的,而是具有典型的男性特质,女性被安排为技术边缘群体。这种固有的技术与性别的关系认知具有深厚的传统并成为刻板共识。但在新媒体等新技术发展的环境下,一种乐观的看法是弱势人群特别是女性由于技术接近和使用的可能性增加,从而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或社会参与权。但现实中女性在技术使用与技术占有方面存在障碍。从人类历史上的技术性别归属、技术的性别分层与性别气质、新媒体与女性赋权以及赛博格的性别重构等方面对技术与性别的关系进行探讨,有利于审慎看待新环境中的“赋权”想象。  相似文献   

6.
国际性别规范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以《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的通过为标志。随着国际性别规范逐渐发展成熟并演化为一个“交叉性”问题,发展、安全、和平、政治权利、公共卫生、劳动等都成为国际性别规范涉及的领域。2000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标志着人权问题正式进入安全领域,形成了国际性别规范中的“性别与安全”分支。欧盟作为国际规范“试验场”,一度影响着国际规范的制定走向。欧盟在内化性别与安全规范的过程中受到了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影响,尤其受到了2003年欧洲安全战略中欧盟对“人的安全”这一定义的充分理解的影响,明确了落实“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的重要性。欧盟通过区域行动计划、设立欧盟对外行动署性别顾问专员等方式,深化了内化性别与安全规范的战略目标。这些行动使得欧盟在政策上和实践上都形成了欧盟特点,不仅使欧盟保持着规范制定上的领先位置,更为“妇女、和平与安全”这一议程代表的国际“性别与安全”规范提供了革新动力。  相似文献   

7.
本土女性主义对政治学的反思虽然在表述上与英语世界略有差异,但在学科建设、研究议题上努力开辟自己的学术空间,建构属于本土的妇女、性别、政治学的言说方式。通过对三个主要议题研究现状的分析,指出女性主义政治学学科建设一方面需要学术共同体的发展壮大;另一方面,需要将性别视角与本土的政治制度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学科发展与研究议题的深化。  相似文献   

8.
性别矛盾在韩国愈演愈烈,体现在社交媒体中的话语对抗与现实场域中的行动冲突加剧。经济衰退,性别政治的工具化,传统文化观念与现代消费主义的双重影响,易激动、不认输等民族性格的羁绊,媒体的男性中心主义的视角以及“情绪先行”为核心特征的对抗叙事逻辑,女权主义极端化的斗争策略等,成为孕育和激化两性矛盾的重要原因。两性矛盾的尖锐将反噬女权主义自身的良性发展,并可能引发韩国社会更大规模的性别撕裂及社会动荡。鉴于此,我国主流媒体应加强微观层面的性别议题设置,加强对互联网性别舆论的把关和监管,加强对青少年群体性别平等意识及新媒介素养的培育,开启真诚协商的理性对话模式,避免互联网上“仇男”“厌女”言论的发酵而引发性别矛盾的激化。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影视文化中,存在着大量的“性别偏见”现象,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议程设置”功能的实施与女性的边缘化、文化陈规的散布与女性主体价值的缺失、男权规范的强调与女性审美取向的偏差、男性气质的宣扬与女性生命感觉的弱化。“性别批评”是对两性和谐的影视文化氛围的建构,并非只主张单一性别的存在,而采取双性别的完整立场;不是要造就一个女权的文化,相反是期望实现两性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0.
性别人力资本理论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以舒尔茨和贝克尔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难以解释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性别差异 ,比如 :人力资本投资为什么向男性倾斜 ?人力资本投资额相同 (比如学历相同 )的劳动者 ,为什么男性的工薪收入一般高于女性 ?为什么在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中男女两性的投资回报有所不同 ?从传统工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 ,男女两性的就业率和工薪收入为什么在不断接近 ?究其原因 ,是因为传统人力资本理论缺乏对人力资本“投资对象”和“投资环境”的研究。性别人力资本理论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 :人力资本投资之所以向男性倾斜 ,是因为在目前“人力环境”中男性比女性更有投资价值 ;男性工薪收入高于教育投资相同 (学历相同 )的女性是因为存在“性别租金” ;男女两性相对投资价值的变化是因为“人力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传统中国社会建构了以男权为中心的性别制度。明清时期,男权性别制度发展到顶峰,女性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人身束缚和性别压迫,女性参与诉讼受到重重限制和阻碍。男尊女卑的社会性别秩序决定了女性在人格上从属于男性,女性的诉讼权利是有限的、不完整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和空间区隔不鼓励女性走出家之“内”而参与诉讼这种家“外”之事。在“严男女之大防”的性别观念下,女性外出参讼,置身于陌生男性之间,面临着严重的贞节风险。男权社会对女性忠贞、敬顺的角色期待,也不允许女性抛头露面参与诉讼。明清社会性别制度对女性诉讼的限制和阻碍是男权社会压迫女性的一个缩影,强化并固化了女性的弱势地位。  相似文献   

12.
针对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问题,对她的著作及其他研究进行文献分析。研究认为,朱迪斯·巴特勒将性别身份构建视为反复操演的的流动状态,是一种对文化所发出的性别指令做出的响应,该理论颠覆了传统性别身份的建构概念,使得框架下性别特征的参数都能得到自由组合;进而重塑规范,以此探讨生理性别的文化建构性,分析性别操演内涵的三个维度表征,话语权的操控是性别操演理论的语言维度,其规范话语生成的性别主体,产生关于性别特征的现实,性别操演的仪式维度指性别身份在时间区间内重复性别规范体系过程中确立的,性别操演的戏剧维度指任何一种社会性别都是不稳定的,表演性质的和去自然化的;审视性别操演理论中的“戏仿”在打破二元传统性别体系中的作用,男性或女性的男性化或女性化行为和意识形态这一性别表达并没有依托性别身份传递出来,将性别范畴扩大化及多样化来实现消解性别,探索解决性别身份问题的有效方式,性别操演理论从解构本体论入手认为性别身份是通过反复操演处于飘忽不定的非静止状态,性别是流动性和过程性的操演行为,是在建构和结构循环中被赋予文化内核,这为身份认知构建提供了新的路径以及多元视角。  相似文献   

13.
把“性别操演”理论中的“操演”误作“表演”,在于预置了一个自为的、自然的身体观。相反,“操演”体现的是建构的身体观,“操演”不是作为行为者的身体的自主择装,而是性别霸权话语在话语“再意指”中的重复性规训,其效应体现为与规范话语相符合的一系列身体风格。与建构的身体观相应,并不存在一个前话语的自然式身体,但巴特勒赋予“性别操演”中所具有的建构的能动性问题使其又不得不重新面对身体的物质性议题,即建构的能动性不在于德里达式“再意指”中的必然“变异”,而在于被否定同时又被保留在身体中的欲望的回返冲动;这一对欲望身体的援引,构成了巴特勒对自然身体观的悬置态度的再否定。由此,有关“性别操演”的诸多争议又以另一种形式延递到巴特勒对身体的解释中,这促使我们应重新思考身体的物质性及与此相关的“活现的身体”观的含义。  相似文献   

14.
“双性同体”理念的提出与发展是性别批评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儿童文学的批评实践中亦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文本中有着多种类型的“双性同体”书写,它们或着重刻画了具有兼性气质的主人公,直接触及了性别议题;或巧妙置换了读者阅读文本时所倚赖的旧有的性别话语背景知识,以重新定义性别气质;又或者塑造了一种从与性别有关的“创伤”体验中走过而获得中性特质的人物,最重要的是,这种特质使他们成为有能力回馈社群、治愈“后来人”创伤的优秀的“社区公民”。这些“双性同体”书写中既有人类关于“健全和完整”的想象,又有性别流动多元的开放信念。而这些创作实践又反过来为传统的“双性同体”理念赋予了新的内涵和生命。  相似文献   

15.
关于强制交付集体协商的议题在我国劳动法上迄今尚未完全厘清。对这一问题的真正解决,有赖于对集体协商议题的性质和种类的完整理解。基于这种方法论上的考虑,本文从外部范围和内容结构两个角度入手,透过美国“集体协商的强制性议题”法制的比较观察,勾勒出“强制性议题”的体系轮廓。在外部范围上,美国采取对劳资关系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准。在内容结构上,美国根据“诚信原则”对涉及“强制性议题”协商的当事人的义务进行审查。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英语语言中有关性别文化的分析,可以看出英美文化中的性别文化特征。英语语言表达、体现和象征着英美性别文化现实。英美文化的这种性别文化现实表现为:男性总是与正面意义的形象相联系,而女性往往与反面意义的形象相联系;男性总是与重要的事物相联系,而女性则与不重要的事物相联系;男性往往与强势的成功者形象相联系,而女性则与弱势的失败者形象相联系。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基于性别差异,尤其是男女两性性别差异的两性性别心理及其形成一直是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热门议题。以社会学为视角分析个体性别心理的形成与发展,主张个体性别社会化和性别角色表演是社会性别与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两大重要概念,探讨了个体性别心理形成与发展中的性别社会化和性别角色表演,认为社会和个体合力建构了性别心理—行为机制,而这一机制又对个体的性别社会化和性别角色表演进行导向和规范。在这一机制中,社会影响力无疑是强大的,但个体的建构力也不可小觑。因此,即使是个体,在改善现有的性别文化,创建新的性别制度中,也是大有作为的。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主义对性别问题的深入研究,为翻译中的性别探讨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方法。性别身份的不同影响到译者的理解视角与表达方式,男性和女性译者会有意或无意地在译文中构建他们的性别身份。由于个人生活经历以及情感体验的不同,女性译者能与女性主义作家共谋合作,传达出更加强烈的女性意识,而男性译者把女性当作“他者”排除在男性系统之外,在译文中彰显出一种优越感。这样,性别差异在语言中得以形成和再现。  相似文献   

19.
从“动态多元男性气质理论”的视角看,不可一概而论地将“娘炮”身上呈现出的“娘”的性别气质视为一种“问题化”的存 在,需慎防陷入“性别刻板印象”的泥沼。研究发现,在学校教育场域中,“娘炮”在课程内容、运动空间及重要他人的“规训”下 面临着“性别表象认知”的冲突,反思过后便会能动地在“接受性别文化的指定”和“抵制性别文化的强加”中做出选择,而选择 后者的“娘炮”创造出了独特的“主体性别文化”。正确认识和对待“娘炮”,学校教育应在厘清“何为娘炮”的基础上,坚持“因材 施教”原则,给“娘炮”以更多理解与包容的同时,给予其正确的性别社会化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20.
从性别学视角切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和戏剧,不能不注意到“性别假面”这一奇特的话语模式和文化现象。性别假面文本,既包括“男说女话”又包括“女说男话”。本文3探讨的是后者,主要从文化社会学角度借鉴女权批评理论,对“女说男话”在古典文本尤其是戏剧中的表现方式及其二重性内涵进行剖析,指出其实质是“菲勒斯中心”文化史上女性向男性准则认同的性别错位现象,其中既托寄着女权抗争的呐喊又体现出女权失语的无奈,从而于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