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起吴小莉这个名字,香港和内地的人都非常熟悉。12年前在北京全国“两会”的记者见面会上,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一句“请大会主持人照顾一下凤凰卫视的吴小莉”,使她一下闻名天下。从此人们记住了这位容貌美丽、气质优雅、思想睿智的职业女性,称她为“美女记者”。很多熟悉吴小莉的人说:“她是一位工作敬业,热爱生活,充满爱心,在事业、家庭等各个方面都有精彩表现的女性!”  相似文献   

2.
奇石恒久远     
《红楼梦》本名“石头记”,人们耳边有一句很熟悉的广告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如今,各类观赏石已成为收藏界的“奇货”。你愿意听听石头的故事吗?  相似文献   

3.
秦孟婷 《职业》2011,(25):76-78
法国诗人兰波说“生活在别处”,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便有人想去寻找,靳晓辉就是其中一个。  相似文献   

4.
一个叫“考碗族”的词正在流行。考上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被称为“金饭碗”,直辖市省级公务员是“银饭碗”,地市级是“铜饭碗”,镇街道一级最起码也是“铁饭碗”。据统计,参加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名人数创纪录地超过了105万人,显然,我们熟悉的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比喻,奉送给公务员考试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5.
余玮 《老人天地》2013,(2):24-25
请饲养员吃团圆饭 每年春节前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院士院长”——李春岩就张罗着要请客。熟悉李春岩的人知道,老人平日很头痛吃吃喝喝的事,总是说:“把时间浪费在吃喝上,不值得。”他带的研究生有到饭店用餐被他知道的,轻则遭“白眼”,重则挨“敲打”。  相似文献   

6.
欲望的起飞与节俭主义——社会双轨化中的欲望与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轨制”曾经是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用语,例如“价格双轨制”,20世纪90年代末国企改革的“抓大放小”(所有制的双轨制),1998年房改中的“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等。可以说,“双轨制”是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一种伴生现象。不过,在这里,我的用意不在于讨论“双轨制”本身,而在于从中引申开去,探讨一种更为一般的“双轨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如果要问谁是中华民国的“国父”,相信很多人都能准确无误地给出答案——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但是对于曾被人称为中华民国“国叔”的陈少白先生,恐怕许多人就不是那么熟悉了。  相似文献   

8.
“千年一遇”的九级强震突袭日本,熟悉的惨烈之外,日本普通民众面对大灾时的冷静从容对我们而言略显陌生。处“震”不惊,秩序井然甚至比地震本身更令人震撼。其实,日本人表现出来的“国民秩序”,都可以从日本民族的性格、从公共教育、从内心深处找到原因。  相似文献   

9.
《职业》2008,(7):26-26
“开会”恐怕是职场人士最为熟悉的一种“工作方式”,有人说,不开会的职场人士要么工作不饱满,要么级别不够高。还有人说,开会是工作方法,是一种工作态度,还是领导评定你忙与不忙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杰立 《职业》2010,(11):56-57
欧殊很普通,可是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和她聊天,她的“宅基地”里几乎不问断地有人来往。有一位宅人这样说,以前熟悉的路线是从客厅到卧室,但现在则多了一条路线,那就是从家里到“宅基地”。  相似文献   

11.
节约招聘成本、比新人更熟悉企业文化和公司业务,不用额外支付培训经费、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新经验,比新员工更客易提前进入工作状态。相比新员工,离职员工无疑具备这些优势。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暗含“回头草”难吃之意,那么,哪些公司不会拒绝“回头草”呢?  相似文献   

12.
王建柱 《当代老年》2007,(10):14-15
她是我们最熟悉的人,也是我们最陌生的人。她荣获了2006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的角色曾使他名噪影坛,曾使他获得第七届“金鸡奖”最佳男演员奖,首届“电影表演学会奖”,他,就是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刘文治。在沈阳市首届职称评聘中刘文治晋升为一级演员。但刘文治对记者说,他不再演孙中山了。在接《孙中山》的戏后,刘文治被导演“软禁”在山区一个宾馆里,用汽车把成堆的有关孙中山的材料运来,摆在他的房间里,并告诉他:“你什么时候说准备好了,我什么时候拍戏。”刘文治除了吃饭、睡觉之外的所有生活内容就是熟悉孙中山。整整四个月,10多万字的材料,刘文治熟悉了几遍之后,他找到了饰演孙中山的感…  相似文献   

14.
做社工已一年半之久,早就得知我们有“退修日”的安排,一直很期待。这天,我终于盼来了“退修日”。“退修日”,是让社工暂时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与工作岗位,与督导和同工一起进行团契、灵修、娱乐等活动,使社工团队更和谐,增强社工团队能力,促进社工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15.
金水 《华夏少年》2007,(10):22-26
简快导写 1.开头点题定位 这次习作是通过“几件事”来表现熟悉的人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个性或品质特点,题目和内容一旦确定,就可以马上确定文章的开头。开头的定位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个性定位”,就是在开头的时候,首先将“小伙伴”的与众不同之点告诉读者。如“我的小伙伴叫马金铃,她可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呀。”  相似文献   

16.
《中外书摘》2007,(8):4-7
吴敬琏,2000年、2001年连续当选“CCTV中国年度经济人物”,是国人最熟悉的经济学家之一。然而,吴敬琏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吴敬琏长女吴晓莲从“家人”的角度,讲述了父亲质朴的生活态度、严谨的学术追求和求真务实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17.
小非 《金色年华》2009,(12):53-55
在马艳霞的QQ里,都是熟悉的好友,平时聊天时大家很随便,对于“浙江春望”这位新网友,马艳霞也毫无心机地实话实说了。有一次视频聊天,她还亮出自己的学生证、图书证和身份证,向“浙江春望”证实自己的学生身份。  相似文献   

18.
以车取人     
某大酒店正在举行招商宴会。佳宾如云。外地的主人不熟悉当地人事,特地关照迎宾小姐:“凡乘自备汽车来的,均延请上座。”  相似文献   

19.
在社交场合,对人的称呼是很有讲究的。对比较亲近和熟悉的亲戚朋友,人们习惯称呼他的名字。但按中国习惯,对年纪比自己大得多的长者,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另外,即使是比较熟悉的朋友,当你向第三者介绍他时,最好还是称呼他的姓加上小姐、先生,或职称。如果你不了解一位妇女的婚姻状况,最好称呼她“女士一。凡人都有大号(姓名)供称呼,但除非名人之“名”早“如雷贯耳”,令人“久仰’”,普通人的姓名则如水底沉石不为众知,于是在社会生活中,便产生了富有包容和涵盖力的其姓的称呼。“同志”曾经是使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一…  相似文献   

20.
静画 《老年世界》2006,(21):12-13
“七一”这个光辉的日子,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但是,熟悉党史的人可能知道,就在20多年前,由于种种原因,党的“一大”召开的确切日期,众说纷纭,成为困扰党史研究的难解之谜。而拨开历史的迷雾,最先破解了这道难题的就是我军少将、现任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教授邵维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