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视角考察,马克思认为,由“个体构成的群众”是革命的依靠力量,于是便立足于“现实的个人”,通过对旧唯物主义群众观的批判,为建构马克思群众哲学提供了科学的逻辑前提,开启了马克思群众哲学的逻辑起点,并运用阶级和阶层分析法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中的群众展开划分,发现“人民”是革命的根本依靠力量,赋予“人民”是马克思群众哲学逻辑主旨的鲜明意蕴,进而又围绕着每一个人都彻底解放,在对“自由人联合体”的探索中,走向了马克思群众哲学的逻辑归宿。马克思群众哲学的这条认识理路,内在地包含着从“现实的个人”到“人民”,再到“自由人联合体”的分析路径。准确把握这一理论进路,不仅对于进一步开辟唯物史观研究新视角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而且对于彰显新时代人民主体理念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对“人类自由”的总体把握,主要体现在“自我意识”的自由、“个人的自主活动”、“现实的个人”的自由和“自由人的联合体”等多个维度。这些不同的维度可以总结为两个层面:哲学人类学视域的人类自由和作为历史范畴的人类自由。马克思在评价历史进程时所采用的自由概念,不同于他在哲学人类学中所阐述的自由概念,哲学人类学的维度侧重于自我实现,历史范畴的维度侧重力量,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3.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K·马克思 “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即在人民的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形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 ——K·马克思 “(神话中的)神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一种幻想的东西,而是一种用某种劳动工具武装着的十分现实的人物。” ——M·高尔基  相似文献   

4.
“劳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础性概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黑格尔以及费尔巴哈的劳动概念进行历史改造,对劳动问题作了哲学和经济学意义上的初次探索,使人的本质在劳动中得以澄明,探寻到正确解答“历史之谜”的锁钥。在后来的《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在科学把握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将劳动置于资本主义生产中,对劳动概念赋予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新内涵,以劳动二重性揭示了资本逻辑宰制下的劳动表现为雇佣劳动,从而发现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根源。对比两本著作来看,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马克思对劳动概念的研究在认识层面上出现了“断裂”,将马克思早期人本主义的异化逻辑与成熟时期以现实的资本主义批判为出发点的科学思路相对立。但究其根本,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资本论》,马克思的根本目的一直是基于劳动解放进而扬弃劳动对人的异化状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存在论的视域看,马克思正是理解到“解决人的存在问题”的基础在于经济现实,因而马克思对劳动概念的研究实现了从思辨哲学向科学论证的“升华”,体现了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连续性,对唯物史观的创立以及人的解...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新哲学体系的起点,不是“物质”,而是“现实的人”。这是马克思新哲学面临的根本任务和研究的主要对象所规定的,也是马克思新哲学的研究方法所要求的。马克思所理解的现实的人,是自然和社会的历史发展的共同产物,必须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去把握其本质。作为马克思新哲学体系起点的“现实的人”,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的范畴按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结构而组成的范畴群。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是在批判吸收黑格尔、费尔巴哈“人的本质”学说的基础上,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开始建立自己的“人的本质”概念及其理论框架的。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概念有三个递进关系的命题:“生产劳动是人的类本质”;“社会关系是人的现实本质”;“人的需要是人的内在本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构建;“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构建;“人、自然、社会”和谐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关于人的问题的考察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现实的个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必然的个人”、“偶然的个人”、“有个性的个人”等发展状态。通过对“现实的个人”这几种不同发展状态之间的关系的梳理,比较完整准确地把握了马克思的个人观。马克思的个人观对于探讨和思考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实"是马克思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马克思改造世界的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实现了"现实"概念的变革.这一变革主要体现于马克思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进行了双重批判,指出前者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现实,后者是从客体方面去理解现实,都没有从历史辩证法的角度把现实理解为一种革命的、实践的活动.马克思对传统西方现实观的变革在今天仍有巨大的影响力.按照马克思的现实观,评判社会历史就是要深入社会的实体性内容,立足于实践改变社会.把握与诠释中国的社会现实,就是立足于中国的社会实际状况,不断改变"现存"状态的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9.
青年马克思的时代观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主要包括“幸福时代”、“时代精神”、“历史时代”和“时代问题”等思想内容。青年马克思认为风尚纯朴、积极进取、人民具有自由和人民优秀品质得以发展的时代是“幸福时代”,论证了所有人成为“自为的存在”实体的“时代精神”是可能的,明确指出“人的解放”已经是“历史时代”发展提出的现实要求,提出“问题”是支配一切个人的“时代之声”,还要求每个人都做当代历史的“同时代人”。青年马克思的时代观在不断探索演进的过程中,具有了自身的思想特征:综合社会不同层面来阐释时代,划分时代的标准具有综合性,没有把某一层面的尺度绝对化,从总体上看具有科学性;从社会不同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来把握时代问题,把时代精神看成是历史总体性的存在,运用“主谓颠倒”的方法分析时代,分析时代的方法具有总体性、相互性和唯物决定论性质;其形成和发展与唯物史观的萌芽是一体的,具有探索性、具体性和实践性。青年马克思的时代观对于构建马克思时代观的内容体系具有理论意义:可以构建评价幸福时代和时代批评的理论,构建阐释时代精神的理论,从时空、社会、历史和主体四个维度构建把握时代问题的理论。青年马克思的时代观对于解决...  相似文献   

10.
阐释马克思思想本身及其所揭示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生成发展的历史图景,虽然难以避免相关研究者的“视差之见”,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某种“外部反思”或“思想熔断”现象,但正像人既是“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又是“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一样,“具体总体”地把握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理应持有的思想态度和逻辑定位。因而,应立足于马克思恩格斯所实现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变革的基础上,遵循“从抽象到具体”、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思想与现实相关照的“历史的内涵逻辑”,以及文明反思、社会批判和人性革命相结合的“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及其方法论原则,对马克思“人的观点”“实践观点”“社会观点”“发展观点”予以具体总体的把握,揭示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的思想整体性与具体性及其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现实的“有限性”基础上颠覆了传统形而上学“无限性”根基,因而把传统形而上学置入现实生活世界中,在此意义上,马克思哲学在现实的“有限性”根基上实现了其在哲学史上的变革,这种变革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世界观的变革意义,在现实的“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旧世界”的消亡与“新世界”的产生是同一个历史过程,因此,马克思哲学在现实生活世界中实现其“有限性”与“无限性”之间的辩证关系,由此而知,“有限性”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现实基础;辩证法是马克思哲学世界观变革的方法,由于现实的“有限性”本身孕育着其“无限性”,马克思的辩证法是使现实的“有限性”蒸发出“无限性”成为可能,同时也是使蒸发的“无限性”变成现实的“有限性”成为可能,所以,马克思的辩证法是现实的“有限性”本身固有的本性.  相似文献   

12.
“资本-技术”共生体是借用生物学的“共生体”概念描述马克思关于资本与技术在现代社会彼此互利、互为依存、互为彼此根据和条件的本质关系而形成的概念。马克思的“资本-技术”共生体思想,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话语体系中,意指资本的增殖意志与技术的效率追求的同一,它们相互联结构成现代社会的基础结构;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及其实现的总体性哲学反思中,意指资本与技术相互联结,构成人类社会特定发展阶段人的历史性规定和异化的客观力量。“资本-技术”共生体思想是把握马克思的异化思想进而理解马克思思想不同发展阶段的理论联系的枢要所在,也是诠释《资本论》的理论地位和话语逻辑,进而把握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经济的实证研究具有的哲学高度的关键理论节点。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实证科学”之“实证”概念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要正确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实证科学"概念的内涵,必须把握马克思对"实证"的理解和态度。在《博士论文》阶段,马克思把"实证"理解为"实证哲学"流派所指的"神的启示"而予以否定;在《法的历史学派的哲学宣言》中,他把"实证"理解为是基于理性的体现之事实研究而予以肯定;1845年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明确地把"实证"理解为从现实本身出发,通过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得出对现实的认识,现实是思维真理性的唯一根据。马克思肯定"实证科学",却不否定对世界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活动,马克思的"实证科学"不是孔德所说的"实证哲学"。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幸福观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给予现实的人民幸福以深切的关照.现实的人的幸福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人的实践本质的实现,而现实的从事生产实践的人民并没有得到自身的幸福.马克思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民生活世界中的宗教异化、政治异化和劳动异化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找到造成工人不幸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带领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唯有如此,人民幸福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5.
如何进行"意识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定性研究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仅凭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和“历史性”还不能准确把握意识形态的性质。在把握意识形态的性质时,应该同时联系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旧意识形态的批判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劳动是马克思毕生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劳动的问题上,马克思受到了黑格尔的很大影响.过去人们总是将黑格尔哲学与抽象思辨联系在一起,由此黑格尔的(精神)劳动概念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黑格尔认为,以往的哲学只是对“概念”做知性的理解,但是,黑格尔自己的“概念”是运动的、发展的,它体现的是一切生命的原则,是完全具体的东西.正是这种“概念”的辩证运动揭示出了黑格尔“劳动”的本质.马克思也正是看到了黑格尔辩证法的这种具体性,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劳动”概念,并深入分析造成“抽象劳动”的深层根源,进而揭示了人们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生存状态.因此,只有把马克思和黑格尔放在一起阅读,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通过劳动所揭示的“现实的历史”和“人的存在”的秘密  相似文献   

17.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世界现的惟一理论形态,而“现实的人”是唯物史观的现实前提、奠基性概念和核心范畴.“现实的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等诸多内在规定性.马克思哲学即唯物史观以现实世界为视野,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人类史和自然史的统一,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8.
基于思想生成视野把握马克思哲学核心范畴的内涵演变,是呈现马克思哲学本真精神的必要环节。实践概念是马克思哲学以“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超越传统西方哲学“逻辑在先”思维范式,进而真正实现其哲学革命的标志,也是人们把握历史、人的本质、分工、市民社会、资本以及自由等其他马克思哲学重要范畴的前提,而随着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这些基本概念的内涵也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避谈 “市民社会” 的事实, 在学界引发了市民社会概 念是 “消失了的范畴” 这一代表性观点, 但从文本表述和文本内容相结合的整体性视角来看, 市民社会概 念实质上是 “隐匿” 而非 “消失” 的。 市民社会概念的 “隐匿” 主要源于马克思研究视域和批判方法的双 重变革: 从国家到市民社会的研究视域的转变促使马克思认识到现实的市民社会内蕴多重历史面相和理论意 涵, 马克思为革新和重构市民社会概念而刻意将其加以 “隐匿”; 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的运用则推动马克思 自觉意识到应当深入市民社会内部展开具体的、 历史的分析, 这种批判方法的变革为市民社会概念的 “隐 匿” 留存可能性与合理性空间。 市民社会概念的 “隐匿” 不仅表征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一种进步性指向, 也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在不断展开的市民社会批判中自我革新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依据主客体统一的思想内涵, 从生存论、 方法论和论证方式三重视角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总体性进行了批判。 在生存论上, 马克思揭示黑格尔辩证法以形式批判性遮蔽现实活动非批判性的实质, 驳斥其主客体未经现实批判就达至 绝对统一 的虚假形式。 在方法论上, 马克思在分析黑格尔实现主客体统一所依托的 中介 时, 批判其肆意移用 自我意识 代替劳动发挥 中介 作用而导致的逻辑断裂。 在论证方式上, 马克思通过审视黑格尔将 自我意识 的辩证运动直接沿用到剖析现实社会总体性的运思逻辑, 批驳其基于概念展开 先验思索 的叙述结构。 马克思在三重意义上对黑格尔的批判深刻揭示了黑格尔辩证法的总体性超脱于现实根基、 沉浸于思辨逻辑的局限, 彰显了马克思辩证法的总体性的理论旨趣和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