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清代,清水江流域遗留丰富的林业文书,详实记载了当地人民的林业生产活动,弥足珍贵。文章通过梳理和分析清水江文书,对其中的林业管理及其生态效益进行了研究。通过深入研究,总结其成功的经验,为进一步强化民族地区的林业管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清代贵州清水江苗疆木材交易的"银色平色章程"中规定,"其平九六比兑",即白银以九六成色为"平"作"比",高申低补;但木行和木商以低潮银计价支付,其主要原因是三江木行擅定银色平比标准,从中隐秘牟取了暴利,而地方官府又仰赖木行征收地方税收,由此使"银色平色章程"竟成具文。  相似文献   

3.
随着清水江文书的收集、整理和出版,越来越多的文书受到各级政府部门、学术界的重视。如何有效保护、高效利用文书成为一大问题。同时,传统的文书征集方法遭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和问题,因此,探索建立有别于其他文书保护模式的清水江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5.
6.
清水江文书是苗侗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透露了苗侗民族传统社会的诸多历史信息。笔者在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清水江文书·天柱卷》中就有不少汉字记侗族语言的单字和词汇。本文精选20份契约文书并从中选取具有典型特点的10个侗字,结合地方史志,具体考证并分析这些侗字的本身意义,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清水江文书提供必要的侗族语言线索。  相似文献   

7.
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开题论证会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成功召开。会议围绕着"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开题的相关情况进行了热烈地讨论,认为清水江文书数量大、时间长、内容丰富、有归户性,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以清水江文书为主要内容的研究与交流,使清水江学的建立有着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清水江文书乃是极为珍贵的世界记忆文化遗产,也是可与敦煌文书、徽州文书并埒的三大文书系统。凭借"采山之铜"以铸新钱的材料挖掘、征集、整理和公布的功夫,必将开出以新材料研究新问题获取新成果的繁荣学术局面。至于不断拓宽专题探讨分析范围,同时也注意交叉综合研究,采取微观与宏观结合,契约文书与典籍文献结合,田野调查与案头作业结合,即多种材料和方法齐头并进互补共用的方法,也必然有助于我们走进清水江文书的世界与清水江文明的世界,走进乡民生活的世界和分土中国的世界,最终则将地域性的清水江学提升为国际性的专门显学。  相似文献   

9.
清水江文书是反映贵州清水江流域苗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民间史料文献,具有文本数据的独特性和文献价值的不可替代性。本文详细分析了清水江文书前五十年研究成果的类型,总结出三个阶段一个中心的研究特征,并对清水江文书的后续研究和清水江学的研究,从宏观规划到微观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清水江下游地区,苗、侗族民众世代在此繁衍生活.明清时代由于“木材之流动”,清水江下游成为全国贸易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由此而引起的社会变迁中,苗、侗妇女们积极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并且逐渐进入到契约的程式中来.通过梳理契约文书等民间历史文献发现,苗、侗族妇女的权利地位的表现形式多样,主要体现在财产的继承以及对财产不同程度的自主处理上.当然,她们也不乏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以此来实现自我价值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清水江文书中典型契约文书的梳理,对清代贵州苗族侗族地区货币流通中的银两成色、平砝标准和银钱比价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考证。清代贵州苗侗地区的货币流通经历了从规范到失序,然后又趋于规范的过程。清代中期银两成色与平砝标准的混乱,以及银价的剧烈上涨扰乱了木材市场与土地市场秩序,加剧了苗侗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2.
清代清水江流域侗、苗族杉木造林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代黔东南清水江流域侗、苗族人民在长期大规模人工杉木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借鉴汉民族杉木造林方法,并结合本民族固有的农耕传统,创造性地形成了一整套从播种、育苗、栽种到管理的颇具特色、行之有效的杉木造林方法。侗、苗族的这种传统造林方法保证了山林资源的永久可持续利用,并与以林契为代表的契约制度共同揭示了清水江流域林业生生不息、长久不衰的奥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清代妇女在婚姻关系中的商品性特征,并结合相关法律阐述了封建社会末期商品性特征产生的原因及商品性特征出现的必然.  相似文献   

14.
清水江文书有关田地买卖,多涉及"田边地角"的权属交易,这是清水江文书区别于其它区域田地买卖契约的最大特色,构成混农林经济的显著特征。"田边地角"确认林地和田地的边界,是了解"林农兼作"的切入点。田主对"田边地角"一定范围内的树木和荒地享有所有权,在田地买卖中可以保留或出售。"田边地角"所涉的田地多为岭子田和山冲田,且常分布于群山环抱的林地中,因而多用于种植禾,故林间开辟田地种植禾是林间套种的特殊方式,而"田边地角"的荒地多用于种植旱禾以及培植以杉树为主的林木。"杉禾间作"是清水江流域苗侗民族林粮间作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5.
《贵州文斗寨苗族契约法律文书汇编:姜元泽家藏契约文书》一书公布了近七百份清水江文书,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可谓嘉惠学林,功莫大焉。但该书录文也存在一些明显错误,有必要重新核对原文图版和录文,对其中的时间著录进行校补匡正,并提示几种相关考证方法,希望获取更多整理清水江文书的时间考证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6.
清代皇室婚姻制度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皇室婚姻制度一方面遗存了满族某些旧有的习俗,另一方面受到了汉族礼教的影响,形成了以民族融合为特色的皇室婚姻制度.由于清廷对皇族婚姻控制日益加强,最终发展成为指婚.这就使得清朝皇室婚姻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成为清廷政治斗争的筹码和军事斗争的武器.  相似文献   

17.
《宫中档》主要为清代皇帝的御批奏折及军机大臣奉旨代批的奏折及其附件,清朝的各式要务及决策均载于档内.观乎奏折即能看出,清初三朝为帝国盛世,皇帝们施政宽严并济,对地方利弊了若指掌;议事思虑缜密,并且处置明快;大臣们亦多能勤勉任事.透过对清代涉台官式文书的研究,可见清代对台的关注与治理方略,并认识海峡两岸间不可分割的一体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根据唐律和大量文献资料 ,对唐代的婚龄、嫁娶、离异及婚姻习俗进行了详细地考证和述略 ,揭示了唐代婚姻制度的主要内容 ,庶几对中国风俗史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如何理解作为地域概念和族群概念的苗疆与苗?进而如何理解清代治理苗疆地区的法律——“苗例”?由于系统资料的 匮乏,立法授权的过于简洁以及相关司法档案的几乎阙如,因此,学界只能通过一鳞半爪的资料,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予以研判, 故而这仍是尚有争议、未有定论的话题。通过学术辨析,强调不能以当今苗族和苗族生活的区域为标准划定苗疆与苗,而应还 原到“改土归流”的历史情境中认识苗疆和苗,进而对“苗例”的认识,不必拘泥于官方的立法授权,更应站在司法的视角,以及 与清代治理其他民族之法律的比较视角观察和认识之。  相似文献   

20.
《诗经》中有许多作品反映了周代婚姻及其成婚礼俗。概括地说,民间婚姻既有自由恋爱、自主婚嫁的风情,也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聘娶婚姻的制约,而聘娶婚姻逐渐成为当时社会的发展趋势;贵族阶层的婚姻既有文明时代的新变,也有远古社会的遗风;成婚礼俗不仅有“六礼”,也还有其他许多风俗习惯,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