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游唤民 《船山学刊》2007,63(1):215-215
<正>尹砥廷先生著的《承传与超越——现代视野中的孔子思想研究》,已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以洋洋42万余言的篇幅对孔子的哲学思想、政治伦理思想、经济思想、管理思想、教育思想、文艺美学思想,乃至养生观,都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该书既充分吸收了前人和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又有超越和创新;既对孔子思想的内涵有深入的新发掘,又站在时代的高度进行把握与新的诠释,从而充满时代气息,形成了一部颇具特色的孔子研究专著。  相似文献   

2.
福建学者近十来年已发表20余篇研究孔子的论文,涉及孔子的哲学政治、教育、文学等思想领域。述评如次。(一)孔子的政治思想。评价孔子政治思想,学术界基本上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孔子的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思想先驱,是进步的,其说以郭沫若先生为代表;另一种认为孔子的思想是维护奴隶制,是落后的、反动的,此说以杨荣国、赵纪彬为代表。而福建师大历史  相似文献   

3.
白石  张淑云 《理论界》2006,(9):96-97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其内容涉及教育方法、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师素质和师生关系等各个方面。本文从上述几个角度介绍了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简要分析了孔子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契合点,进而阐发了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康有为将孔子奉为中国的教主,孔教的称谓既表明孔子是宗教家,又表明孔子是教育家。在这个前提下,他对孔子的教育方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宗旨予以探究,从不同角度共同展示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于康有为来说,正如教育家是孔子是教主的题中应有之义一样,教育思想是孔子思想的一部分。在中国近代,认定孔子是教育家并阐发孔子教育思想者并非康有为一人,在孔子是教主的前提下发掘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康有为的显著特征,也正是这一点拉开了康有为与同样认定孔子是教育家的梁启超、章炳麟等其他近代哲学家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5.
<正> 孔子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本文集中探讨前二者在一定层次上的矛盾——教育目的的积极性与教育内容的消极性之间的矛盾,以及这种矛盾给知识分子带来的影响。一、孔子教育目的的积极性使古代知识分子积极参政,为自己的理想而投身宦途。从总体而言,孔子开创私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天下归仁”。“仁”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提出了“大同”和“天下为公”的政治主张。但是,只有空泛的理想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是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最集中的表达之一,其中蕴含着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与中庸之道等丰富的思想内涵。这种孔子君子人格的实现可以概括为三个途径,通过博学修养君子人格、通过躬行练就君子人格、通过自省完善君子人格。孔子君子人格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都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它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设立与实现、充实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要积极运用孔子君子人格的思想理论,加强这一思想的时代性阐释与实践性转化。  相似文献   

7.
在孔子思想中,教育不是狭义的,而是广义的.以教育为核心,涉及教育和政治的关系、教育和宗教的关系,由此构成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体系.孔子教育思想贡献良多,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贡献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推动教育走向民间;二是建构中国式的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三是开创中国式的以教育代宗教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论语》中所包含的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丰富而全面的。它不仅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素养作了一些要求,而且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教和学的方法,同时,它的教育内容也是很独到的。学习和研究孔子教育思想在当今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语》是研究孔子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最可靠、最基本的资料 ,书中记述了孔子关于德育素质、德育内涵及德育培养的必要性。批判地继承儒家德育素质培养的观点 ,可以为现代教育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 ,提供参考依据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0.
孔子人的发展理论的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思想是重人生的 ,其中关于人的教育和发展的思想非常丰富。孔子人的发展理论注重全面性 ,知德情意全面协调发展是其理论的基本内容 ,其中“德”是核心 ,所有的才艺学习和情感培养必须以“德”贯之。而对于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孔子非常注重教育的作用。本文不能全面阐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只就孔子深刻探究教育规律 ,注重教育的阶段性、梯级性 (指由浅入深 )和日常性的宝贵思想谈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赖换初 《云梦学刊》2002,23(6):16-18
孔子的“礼育”思想是孔子礼学思想体系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和方面,它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礼仪、礼义的教育与培养,也包括了古代的政治、法制亦即古代典章制度的教育与培养。“礼育”较德育宽泛,也与“礼教”有着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12.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兼有人的内在情志和外在规范;智是人所特有的理性认知和道德选择能力。在孔子思想的概念群中,智是唯一能与仁平行对举的德目,仁与智相互依存、相得益彰,是儒家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的必要构成。在孔子的人道关怀中,智而仁是成人的基本进路,仁且智则是成圣的逻辑旨归。  相似文献   

13.
孔子十分重视音乐教育,视古乐为一完整的文化生命,主张藉音乐之教化而挺立道德人格的自我。他以一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担当起古文道统的传承与延续。然其乐教思想亦有形而上之纬度,通过文献解读,我们可以窥见其以乐体道和对精神家园的孜孜追求。  相似文献   

14.
李强 《阴山学刊》2007,20(4):39-42
孔子一生中有很长时间用在旅途上,远游经历对孔子思想体系的形成至关重要。他对来访的远游者持欢迎态度,也鼓励读书人主动走出去,提出了"游必有方"的远游思想,用"有方"来构建儒家伦理框架下的远游观。孔子的阐述常被后人有选择地误读,说明他的旅游思想具有创新性。孔子的旅游思想强调积极入世的人生价值观,包括"修学"、"游于政"等内容,也有一定的隐逸情调,为后世儒者向释道打开心灵之门预设了一种可能。孔子倡导的"游必有方"既注重实践过程,本身也是有效的教育手段,对道德修养和君子人格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已经成为审视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域,处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中的前沿.自21世纪初,新媒体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界的关注以来,人们对其的认识有冲击论、工具论到环境论三种观点,且形成了三种观点并存的局面,在研究中广泛运用了传播学、社会治理等理论资源.但受限于对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认知,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研究仍然存在着研究思维、研究视野、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观点的局限.新媒体实现了媒介、信息以及互动交流前所未有的融合,其所引发的不仅是交往方式的变化,而且是意识形态传播机制的变化.进一步拓深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研究,应结合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政治传播理论以及我国特有的政治文化传统,实现对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跨学科解读.  相似文献   

16.
论孔孟的教化思想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李建 《齐鲁学刊》2006,(4):11-15
教化是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儒家教化思想成形于孔子、孟子,他们在继承和发扬西周以来礼制原则和道德思想的基础上,首先比较系统地提出并论证了以“德”“礼”为核心内容、以“明人伦”为基本出发点的道德教化思想,从而奠定了儒家两千多年来道德教化思想的基本内容。而且,随着西汉以来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儒家的道德教化逐渐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深刻影响着两千多年来的整个中国社会。孔孟所开创的儒家教化思想的许多方面,对于当今的社会教育和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的构建,对和谐社会方略的实施及其有效运作,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儒学在历史上曾经享有独尊的地位。“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孔”的实质是反对孔子的偶像地位以及定儒教为一尊的形式,而不是反对孔子及其全部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一些新文化知识分子从不同角度将儒学纳入现代化学科体系如伦理学、哲学、历史学等进行研究。它实现了孔子的真正平民化,恢复了孔子在历史上的诸子学地位,而且还在学术研究方面确立了一种新范式,为以后客观、公允地评价和认识孔子及其思想创造了条件并直接导致了儒学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终身教育的内涵,并对"学而知之"、"有教无类"、"博学而笃志"等孔子的终身教育理念做出简要的论述。最后,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鼓励学会怎样去学习等几个方面提出孔子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终身教育的几点启示,从而期待我国当代教育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可以更加健康、稳定、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孔子一生在教育实践中有诸多创新:第一,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第二,确立了"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标准;第三,奠基了"知行合一"的教学过程;第四,形成了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