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葛美琴  于海燕 《社区》2014,(28):17-17
江苏无锡市北塘区双河社区是20世纪80年代建成的老社区,共有居民8050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2098人,占总人口数的260/00独居空巢老人485人,纯老家庭459户963人,是个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社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独居空巢老人的生活服务已逐步成为当前社区服务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2.
贾云  蔡鞠 《社区》2013,(1):25-25
江苏省苏州市竹辉社区共有独居空巢老人百余人,前段时间,竹辉社区内连发两起独居老人在家中不慎摔伤的意外事件,引起了竹辉社区工作者及楼嫂们的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3.
"村转居"转型社区以其自身的特点给独居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便利,但同时也有诸多不足。结合对合肥市文忠苑社区的调查点分析,探讨转型社区独居老人生活的利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上海市普陀区甘泉街道,有这样一些社区“义工”。可奇怪的是,他们从不向居民提供家政服务,也不负责修车、家教这些生活事务。原来,他们是专门为独居老人无偿提供精神慰藉服务,帮助独居老人在充满亲情的氛围中安度晚年的“精神慰藉服务员”。“在我们甘泉社区,不仅要为独居或空巢老人解决日常生活上的困难,还要实实在在地给老人以心理上的关怀和安慰,不让他们感到孤独、无助,而是感受到来自社区和居民的关爱。”43岁的陈秀珍,便是这些精神慰藉服务员中的佼佼者。在甘泉社区里,经常能听到有人叫陈秀珍的名字。社区里的居民都知道,那是独居的…  相似文献   

5.
张翠芳 《社区》2014,(7):34-35
春节前,湖北省宜昌市高新区南苑社区的网格站站长为社区13个网格员布置了一个“作业”:每个网格员本月除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对网格内的“三无”老人、孤寡老人以及独居老人进行摸底,对有困难的老人给予帮助,对独居老人上门走访和电话谈心。  相似文献   

6.
居家养老     
《社区》2014,(6):28-29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独居老人作为一个特殊人群,他们的“近邻”——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知道辖区独居老人的情况吗?作为邻居,你知道旁边有独居老人居住吗?作为子女,你把家中老人的情况告诉过邻居、社区或物业公司吗?据笔者调查发现,以上种种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7.
筱筝 《社区》2013,(19):36-36
随着老龄化形势的日趋严峻,独居老人成了城市里不可忽视的群体,如何让独居老人吃上一顿营养丰富的热饭,是考量一个城市民生建设的标准。一些城市社区陆续开办起爱心餐厅,以解决老人吃饭问题,但是,不少社区在开办过程中都遇到了经营困难,如资金、人员等问题。江苏省扬州市不少社区的爱心餐厅也相继开张,探索破解经营困难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济南、郑州、兰州三地关于独居老人经济状况的1 457份问卷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大多数独居老人的住房方面困难不大;独居老人经济收入偏低,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下层次的占绝大多数;东中西部独居老人经济收入有差异,西部老人的收入远远落后;性别、教育程度和年龄综合决定着独居老人月收入所处的层级。  相似文献   

9.
张婴婷  冯舒明 《社区》2012,(18):24-24
今年初,上海浦东新区妇联家庭志愿者协会发起了“关爱独居老人陪聊服务”,通过社区内“小老人”关爱“老老人”,定时上门陪老人聊聊天,和老人一起回忆美好的往事,给独居老人以精神上的慰藉。  相似文献   

10.
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为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卫生服务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U-74)、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滨州市2~3个社区和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内科住院的300名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与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子女关系、经济收入有关.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依次有性别、年龄、经济状况、婚姻状况、与子女关系、社会支持.空巢老人的SCL-90测评结果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CQOLI-74)结果呈一致性,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结论 既要重视空巢老人的躯体健康,更要重视空巢老人的心理卫生水平和健康教育,帮助老人形成积极的心理防御能力,关心老人的生活起居和情感需求,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1-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构建Logistic混合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我国城乡居家失能老人未满足照料需求的影响因素差异。结果显示,城镇居家失能老人部分未满足和完全未满足照料需求比例低于农村,且影响因素体现出异质性。经济状况、照护者照料意愿、独居、孤独感、失能程度、婚姻状况是城乡居家失能老人未满足照料需求的共同影响因素;不孤独、社区提供生活服务是城镇居家失能老人部分未满足照料需求的特有影响因素;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居家失能老人部分未满足和完全未满足照料需求均显著高于东部地区。居家失能老人未满足照料需求的影响因素存在城乡差异,应对城乡居家失能老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浙江嘉善的志愿者按照一周一看望,半月一聊天,一月一清洁,一季度一评比的方式,给结对的独居老人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今年初,上海浦东新区妇联家庭志愿者协会发起了"关爱独居老人陪聊服务",通过社区内"小老人"关爱"老老人",定时上门陪老人聊聊天,和老人一起回忆美好的往事,给独居老人以精神上的慰藉。  相似文献   

13.
有一首歌唱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明天。爱,不论在家庭中,还是社会上都是不可或缺,人应该爱自己、爱妻儿老小、爱亲戚朋友,但是还要注意独居老人一族,勿忘多给他们一点爱,“雪中送炭”,排忧解难。独居老人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有的老人老伴去世,没有子女,成了独居老人;有的老人子女分到新房,搬走单过,自己独守空房,成了独居老人;有的儿、媳很少上门看望,老人只好独自生活,等等。在独居老人中,高龄的多,女性多,精神生活匮乏的多。因此,独居老人很需要得到子女、家庭和社会的关爱。“独居老人渴望  相似文献   

14.
肖守渊  吴刚 《老友》2012,(12):25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空巢老人和失能老人不断增多。如何让老年人得到更多照料,让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不再孤独?近年来,南昌市西湖区始终关爱老年人的冷暖,以社区为主阵地,大胆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从琐碎繁杂的衣食住行,到更高层次的健康娱乐生活,  相似文献   

15.
“六化一结合”:包揽为老服务家住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岳王路社区的王彩香老人独居多年,但生活过得还是很滋润,老人逢人就说:“社区对我真是好!”天气好的时候,社区工作者上门把她带到日托所,和老姐妹们闲聊,中午就在社区食堂用餐。遇到下雨天,社区工作者也会打个电话来问候一下  相似文献   

16.
张毅烈 《社区》2011,(1):30-31
随着家庭的“小型化”和“高龄化”趋势,给社区工作带来了不少新的问题。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小河街道常住人口约3.7万,60岁以上老年人就有8328人(其中80岁以上独居老人113人、困难老人155人、病残老人570人),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法等社会学研究方法,以乾县马连镇、薛录镇108位老年人为样本,从经济状况、生活照料状况、生产劳动状况、社会保障状况和精神慰藉状况等方面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现状进行了初步了解。研究结果表明,留守老人缺少了家庭的依托与照料,生活压力倍增,而社区援助却表现出很多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立留守老人社区家庭、建立长期的留守老人社区服务组织和完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贵州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贵州农村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所得资料、对农村老人生活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农村老人生活质量刚进入中等水平,且生活质量随年龄增加而下降;男性老人的生活质量略高于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老人生活质量越高;不同婚姻状态和不同居住方式下的老人生活质量存在一定差距,老人拥有儿子的数量对其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针对当前农村老人生活质量存在的诸多问题认为,改善农村老人生活质量应以高龄老人、独居老人和无子老人为重点,在农村居住方式正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应当优先关注和改善农村独居老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刘丽聪 《社区》2013,(12):53-53
潘大爷虽然独居,却从不孤单。这次突然发病,他马上想到了社区小周。小周接到老人的求救电话后,立即拨打120求助,并与自己的爱人迅速赶到潘大爷家中,同时打电话通知老人的孙子。  相似文献   

20.
程新友 《社区》2010,(10):18-20
楼组是城市居民基础的生活场所,是家庭间互动的纽带,是关心互助的港湾,是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延伸,更是发挥群众自治管理的平台。它作为直接面向居民的基层组织,作为居民与政府沟通的桥梁,在城市社区管理创新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开展楼组建设,营造融洽的、互助的、富有人情味的邻里关系,不仅能使高龄老人、孤老、独居老人得到关心照顾,孩子、病人、弱势群体得到帮助,就是年轻的上班一族,也消除了不少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