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倩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5(2):50-51
中国本土电影的类型化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转变导演观念、借鉴好莱坞经验、提高剧本创作、首选发展喜剧片、恐怖片这四个方面谈中国本土电影类型化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2.
周斌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在中国现代电影文学史上,电影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并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电影文学样式.它既为现代电影的创作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现代电影文学增添了新的题材内容和创作样式.因此,现代电影小说的创作状况及其在电影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理应受到关注与重视,并予以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潘秀通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本文论述并揭示了改革开放20年中国电影的整体综合美学走向,有如“百川归海”,乃是新形势新条件下民族电影振兴与发展并走向当代的必然;而当代整体综合电影美学,融综合化与个性化、世界性与民族性、变化性与恒定性于一体,“无流不纳”,则为当代艺术自然和电影世界存在与发展的自然之势、自然之理。 相似文献
4.
5.
孙绍谊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4):1-12
近年来,中国电影业界重金投资引领的跨国合作和产业重组不断刺激着国人超越自己的想象。与业界变局相适应,中国电影研究界也不甘寂寞,可统称为“国家主义派”的某些学界领军们宏论新说频现,磅礴的话语气场重笔渲染出一幅中国电影即将一统天下的图景。不过,透过众声喧哗的“国家主义”图绘的中国电影重彩画卷,将目光聚焦在影像的全球流通和消费面向,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电影远未崛起,讨论中国电影全球影响力问题至少在目前和可预测的未来尚不具备现实基础。中国电影的基础和构型是区域电影(regional cinema)和本土电影(local cinema),而非脱离实际、好高骛远的全球电影(global cinema)。明乎此,我们也许对中国电影的现状和未来会有一个更冷静和客观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探究电影《菊豆》与小说《伏羲伏羲》的不同艺术表现,可以看出张艺谋独特的电影创作理念及体现在电影中的对历史和人性的思考。张艺谋在改编的电影《菊豆》中,充分发挥影象造型的艺术表现力,巧妙运用各种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把文学语言转化为视觉语言。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影创作文化的历史形态与嬗变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红菊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24(5):82-85
中国电影发端于向大众文化倾斜的创作文化形态,在经历了短暂的宣传与商业本位并存的格局后转变为泛政治化一元格局,及至新时期艺术本位逐步确立、商业传统艰难复归之后,才真正形成了多元并存相互融合的创作文化格局。不同时期中国电影创作的兴衰得失告诉我们,只有与时俱进,在顺应社会历史文化趋向的基础上,从时代性角度确立正确的创作文化意识,才能繁荣创作,取得艺术与商业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8.
伊丹丹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2):46-59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全球化的认识不断加深,并逐步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助推全球化朝着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这一阶段中国学者开展的全球化研究具有以下特点:全球化概念研究成果丰硕;全球化理论创新研究不足;全球治理研究大热;中国经济全球化战略与政策研究、全球化视域下的“一带一路”研究等成为新的热点。今后我们应加强对全球化理论的创新研究,把全球化理论与中国实践结合起来,聚焦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基本经验与突出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的全球化观和中国学术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9.
黄一斓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9):160-165
韩国电影在借鉴好莱坞商业类影片经验的同时,注重在电影中进行本土身份的建构,用本民族的人物和情感重述西方题材和改写西方故事,在本民族的政治事件和历史故事中彰显现代价值观,以本民族的审美趣味消解西方影像中情色与暴力的极端显现,藉此获得了本土票房和海外票房的双赢。韩国电影这种"洋"为"韩"用的做法,对中国电影本土身份的建构具有启示意义。中国电影既要加强现实观照、丰富现代影像,又要甄选彰显共同价值的历史事件作为电影素材,借鉴好莱坞电影的叙事策略来讲述中国自己的故事,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一方面营造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审美意境,另一方面在人性的层面上达成东西方的共识,在唤起观众中国文化自信的同时,制造具有"中国身份"和民族文化标识的观影效果,以赢得世界观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10.
蔡元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5(2):221-22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文化乃至政治的全球化同样成为时代的必然。我国电影最早主动回应全球化的,正是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的第五代。进入新世纪后,第五代电影更从看与思并重的“双轮革命”,迅速演变为“好看”压倒“好思”的独轮旋转,他们的影片不复当年的主题、立意,也日渐远离了政治和道义责任。第五代电影退出“前锋”甘做“后卫”固然也无可厚非,但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不能没有脊梁和灵魂。认可电影的商品价值并不意味着文化责任的消解,走向世界也并不表示就可以丢弃自己的根。而同样进行着电影国际化探索的台湾导演李安,则为人们提供了更为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张波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2):175-178
新世纪以来,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展露了新的创作症候。一方面,建立在母语电影和少数民族生活景观化呈现基础上,少数民族电影的创作主体性得到逐步建构。与之相伴,来自主流文化体系等"他者"的审视又对少数民族电影创作产生着深度的影响,在特定方面弱化了其主体性。另一方面,近年来少数民族电影中带有细碎叙事与反戏剧化的鲜明特点的"小情节电影"涌现,在创作风格上逐渐远离主流商业电影。从电影生产以及电影传播等产业实际需要出发,少数民族电影往往采取创作折衷策略,在叙事策略和内容上都有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2.
韩鹭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4):69-71
机械时代艺术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利用机器进行创作。本文阐释了电影作为机械时代的艺术作品与传统艺术创作的区别及特点,尤其是数字技术出现后,计算机作为电影艺术创作中一个新的工具和媒介,对传统时期电影"真实美学"理论的彻底颠覆,以及带来的艺术创作主体的分化。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当代电影面对好莱坞及外片涌进的巨大冲击,还有来自实用主义与商业主义的双重压力,如何既能立足于国内电影市场,又能跻身于国际电影市场呢?而以"主流片"去打主流市场,应是一种"以攻为守"的文化战略。另外,娱乐片理应成为中国电影生产的主体,它也应担负起主流意识形态再生产的职责,以应对所谓的"后殖民时代"的到来。为此,中国当代电影应有的文化自觉,将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视野中的中国大陆电影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晓芳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1):168-171
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观影群体.就目前来看,中国大陆电影在他们心目中的位置不免还有些尴尬.面临全球化的冲击,中国大陆电影也陷入全球化、现代化以及民族化的多重悖论之中.百年中国大陆电影该何去何从?大学生群体给出了明确答案:从全球化的语境中进行一种本土化面貌的展示,或许这也正是未来中国大陆电影的真正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15.
李一君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8,(6):143-149
在中国电影谱系中,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历经沉浮、意义丰富的一个门类。改革开放以来,这一题材电影的产业与文化几经变革。它们在银幕上绘制着不同时代的样貌;同时,其在生产、传播和批评等层面所呈现的话语和显示的特征,亦成为反观时代中国的一种角度。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考察影像与时代的互动关系,探索光影世界背后的时代话语。 相似文献
16.
近10年民国电影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是民国电影研究加速发展的时期。左翼电影和抗战电影是电影创作研究的重点,许多学者对这一时期电影理论进行了探索,民国电影的外来因素影响、电影与电化教育的关系及电影检查制度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一些专题研究存在不足,史料建设和研究方法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7.
李小丽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1):57-59
电影一方面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本土电影也日渐向全球化靠拢。虽然全球化使得好莱坞电影在世界范围畅行无阻,但好莱坞电影并不能替代我们对本土文化、本土生活、本土经验的关注与书写。我们的电影首先是本土的,而后才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18.
从新中国电影到中国新电影的历史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鸿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文章以1949年—2000年的中国电影发展历史为线索,考察各个时期电影的时代面貌、文化特征和修辞系统,勾画了新中国电影从一元化的政治电影模式、多元化的艺术电影模式向大众化的产业电影模式的转换过程。文章认为,新中国电影的概念将被中国新电影所代替,成为新的社会目标和组成部分,不仅为这一目标提供文化想象,而且也提供新经济生长点。 相似文献
19.
童业富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3)
中国主旋律电影与好莱坞电影被认为分属两个完全不同的畛域,不具可比性. 在追踪历史、考量现实后,对此进行否定. 在此基础上,从意识形态表达的显隐、题材类型的多样、主创人员创作环境的自由与否等方面比较两者的异同,指出好莱坞电影对中国主旋律电影来说确实是一个可资借鉴的对象,中国主旋律电影在与好莱坞电影的持续碰撞中,在坚持固有特色的基础上,也在逐渐吸纳好莱坞的某些精华,从而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大陆电影创作状况思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峻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3-99
自1996年开始,中国大陆电影创作进入了一个较为沉寂的转型时期,同期的电影市场也较为低迷。鉴此,从选材、主题、娱乐性和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对当代中国大陆电影的创作态势进行剖析和思辨,探讨导演在创作上存在的误区及其原因,便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