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有两种美学范式对中国当代城市景观设计影响深远:一种是如画美学范式。这种美学范式视域内的景观设计强调突出视觉性美学特点,突出景观优美一面,强调其视觉、静态、单调、固定的形式因素,重视景观的图画性和引人注目的特征,注重景观的表面价值,重视"视觉质量";另一种是生态美学范式。这种美学范式语境中的景观设计不仅重视视觉性特点,也强调注重环境的"生态价值",注重景观设计审美体验性、参与性、可持续性,开启了一个全知觉审美的多维度景观设计时代。两种景观设计美学范式都有着及其深层的无意识: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2.
作为当代西方美学三大主流之一的自然美学(包括后继的环境美学、生态美学)对如画的极力批判,揭示了后者对前者所构成的理论挑战。当代西方自然美学对如画的认知是纯然的误判,如画既是一种自然审美经验、西方美学中介于优美和崇高之间的第三范畴,也是美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其美学内涵是从"自然美必然显得像艺术"的角度揭示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同一性。如画作为当代西方自然美学的一个理论挑战,揭示了自然美学的理论误区和思想盲点,对国内外自然美学在自然审美和艺术审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关系问题上的思考,以及自然美学的体系性建构乃至当代美学的重建都有重要的理论启发。  相似文献   

3.
国内生态美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反思当下国内生态美学研究,应该审慎思考生态美学的学科界定,生态美学性质及其成因,生态美学哲学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问题。生态美学在学理的深层逻辑上并不能圆融地解释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缺位之后留下的美学问题,故生态美学难以担纲重建美学的重任。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河流廊道作为城市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和景观资源,其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利用河流廊道将城市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结合,同时满足市民对景观环境的需求是当今城市河道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海绵城市理论、景观生态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战略共同构成了城市河流廊道景观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城市河流廊道景观的设计原则在于使城市河流廊道景观具有多元的功能性、美学的连续性、多样的生物性。基于此,文章从生态保护、人文修复、美学塑造三个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实践案例探讨城市河流廊道景观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5.
生态美学是美学的一种新维度,为美学与艺术带来新的视域,产生了生态批评、生态文学、生态音乐、生态舞蹈、生态美术。而环境是一种审美对象,环境美学的本体为自然景观、农业景观和城市景观。这是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本质区别。而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另一个区别是其人文性。环境美学以生态性为基础,而生态美学要通过景观来表现其生态观,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6.
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纲领在新时期的理论创新,而美丽中国的生态梦则是中国梦的重要维度和实现前提。生态梦的最终目的是以物质生产实践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精神生产实践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景观,生态美学天然地充当了精神生产实践的载体和路径。所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给当前的生态美学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话语和知识资源。一方面,生态美学作为实现生态梦的精神生产实践,在自然确证、感性体验和主体自由的维度弥补了当下学科建设的不足。另一方面,生态美学的实践性也契合了主体的"复情"和自然的"复魅",通过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整生化,使二者相互通约、相得益彰,最终呈现出面向未来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美学风貌,增强了生态美学普世性的话语力度。  相似文献   

7.
关于生态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审美观的建构是以对“生态”的理解为前提的,我们认为“生态”不仅指自然的存在方式,也不是单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状态。生态和环境不同,环境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一个术语,是主客分离的二元对立的产物;生态则更多地体现为相互依存的整体化的系统联系,所以“生态”是指如海德格尔所说的“在”的诗意的存在方式。生态美学是对人类生态审美观念反思的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不能停留在环境污染、土地沙化等具体层面上,生态美学研究首先是关于自然美的存在状态或者人与自然关系的状态;其次生态关学研究还应谊包括人类社会存在的生态化问题,让人们告别“祛魅“的世界,重新回到人类栖居的“诗意”的大地上。生态学虽然是从生物学发展而来的,但是我们在生态美学的研究中不能用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等的科学方法。同样,在生态芙学研究中我们也不能把认识论作为生态美学研究的哲学基础,因为生态不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相分离的概念,而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所以,在对生态美学的研究中,其研究方法应该建立在本体论的基础之上,换句话说,生态美学应该以本体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8.
生态美学日益成为当代美学研究的热点。依据生态美学理论,对杭州这个宜居城市进行生态美学的个案解读,发现:杭州以引进自然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平等对话与和谐共存;杭州把自然作为基本审美范畴,重整自然生态和重建人文生态;杭州运用"绿色原则"来进行日常生活的生态建设,实现了多重生态审美关系;当地居民关注休闲的"精神生态",以高度的生态智慧实现了"生态自我"。  相似文献   

9.
生态美学作为一门学科难以成立,但美学本身却对当下人与自然和谐被严重破坏的生态危机有着极其独特的意义。这种独特的意义不在生态美学理论借鉴生态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来研究美学问题,而在美学本身就是生态学甚至是深层生态学的。关学自然观是一种使自然“复魅”的自然观,美的事物和艺术本身是一种“让存在”,关学在存在论意义上抵御了人的技术化存在方式,开显了人“诗意地栖居”,从而在根本上牵制甚至克服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  相似文献   

10.
从景观生态学的视角来分析,完整意义上的景观成本应包括直接成本、生命周期成本和环境影响成本三个组成部分。在学科交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低投入、低维护、低排放的生态友好理念是景观设计学科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低成本景观设计所应贯彻和传达的核心性内容。真实朴素的审美价值取向和本土化优先的技术方法是低成本景观设计的两条基本原则。以双鸭山南市居住区景观设计为典型案例,探讨了在场地改造、材料选择和植物配置等方面降低景观成本的具体生态学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1.
生态美在近现代中国被严重忽视了,现在对其重新审视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古代具有非常丰富的生态美学文化资源,其在雅文化圈内的特点是由政治学的副产品,转而为人生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生态美成为文人士大夫人生中非常看重的一个方面.但中国古人重视生态美,有明显的省简欲望、回归原始的倾向,对这样的文化遗产,在当今这个以欲望推动财富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在全球化时代,生态学和生态美学都遇到新的问题和挑战,所以生态哲学和生态美学都有巨大的学术空间,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建筑美学在设计中过分强调建筑形式的视觉效果的局限性问题.采用关系分析方法.从生态美学的审美标准、生命力特征、和谐性特征和健康性特征四个方面,阐述了生态美学与可持续性建筑的密切关系,得出可持续建筑设计应以生态美学为基本设计原则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3.
风景审美在西方风景园林发展史中有着重要的影响。17—18世纪的欧洲风景画传统和如画美学建立起风景美学的可识别性特征。18—19世纪出现了基于风景审美及空间组织需要而建造的风景建筑。风景建筑追求精神愉悦,强调象征性、叙事性和表现力。20世纪现代公园的出现以及公共利益下的政治导向促成了风景建筑的功能性转向,使其成为游憩设施和便利建筑。从风景、风景园到现代公园的发展,不断丰富着风景建筑内涵,拓展其外延,并推动着风景建筑的角色转换。当代的风景建筑不再仅仅是映射历史的文化容器,在意识层面建筑已经成为风景,兼容自然与人文、乡村与城市,引导着社区建设、社会活动及社会文化建设。基于风景美学视角的再思考能够让自然风景延续其自然美的吸引力,让建筑在与风景互益的前提下探索当代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多视角下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初探——以龙岩大道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道路联系着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城市中担负交通的主要设施,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载体.文章以龙岩大道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理论,绿道规划思想,结合其自身性质,从视觉美学,生态建设、文化传承、植物造景等方面进行城市道路景观整合,基于多视角下探求新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理念,以期为完善现代城市道路景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将生态美学引入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从生态美学的基本概念入手,阐述生态美学在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方面的应用方法,确定生态美学于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应用原则,并探讨其动态和静态应用方法,是这一研究领域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重新认识中国当代美学中的自然美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生态美学是近年来国内美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这一讨论为重新认识自然美提供了理论助力,甚至长期困扰中西美学史的“自然美的难题”也会因此得到解决。但是,生态能否成为美学问题却是极易引人质疑的,因为生态美不能代替自然美,它缺乏自然美这一范畴在现象与本质之间进退自如的特点。目前国内讨论生态美学的意义不在于创建了一门新的学科,而在于可借此深化对自然美的认识,在于为重构一种新自然美学提供了哲学基础。这种新自然美学的“新”表现在三个方面:(1)自然美的范围得到拓展:生态、景观、环境共同构成了自然美研究的整体轮廓;(2)自然美的本质被重新界定:现代生态学的有机自然观为自然美提供了自我完成的审美本质;(3)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被重新确立:单向度的“人审自然”让位给人与自然对象的互动和互赏。  相似文献   

17.
生态美学研究在国内已有十多年历史,取得了显著成绩,在理论上达成了四方面共识:生态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逐步明晰,确立了一些生态美学研究领域的专业术语和概念;基本确立了以生态存在论为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中国传统美学资源中的生态美学思想是当代生态美学研究的重要学理基础,它为中国美学参与东西方美学平等对话创造了重要条件;生态美学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在于,生态美学的理论研究要与实践紧密结合;当然,生态美学研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还有待探究.  相似文献   

18.
实践派美学并非如代迅先生引述的"深受苏联学者斯托洛维奇等人的影响","生态美学恰恰与实践派美学逆向而行"的误解是如何形成的?除了忽视实践美学建立和发展的整体性,仅以李泽厚早期传统的实践美学理论为批评对象以外,和实践美学自身研究的阶段性、侧重的方向性有一定的关系。就实践美学已经形成的整体科学体系而言,生态维度内涵于实践美学奠基性的原理、原则、方法和对象中,缺失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19.
生态美学何以成为一种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美学的兴起是生态危机引发的“绿色革命”在美学领域的回应。国际上时人类家园的关注和政府的重视.催生了生态美学的发展。但是生态美学何以成为一种美学,还需有其学理依据。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实残观和他们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理论,旨在提出和论述生态美学的出发点问题、理论基础问题和学科研究的对象、方法与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文学解读的一种新的视角,生态美学批评试图以"绿色"语言观分析文本内的自然世界。基于这一理论视野,对《红楼梦》中的大观园进行新的读解:其景观布设多是取法自然,力求与人文景观的建造相匹配;同时,大观园人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生活,也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生态美学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