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变形重叠"理论,我们发现元明曲文中的ABC式形容词是通过改变相应的ABB式形容词的读音而形成的.元明时期,有许多所谓的ABC式形容词,它们大多是附加式ABB和音缀式ABB的变音形式.附加式ABB的变音与音缀式ABB的变音在方式上很不相同.附加式ABB的BB都是有词汇意义的附加叠音语素,这类BB的变音是变声变韵,即通过改变BB的声母或韵母形成;音缀式ABB的BB都是一些没有词汇意义的音节,这类BB的变音有其特有的规律,即通过改变中间音节的读音而形成.而无论是附加式ABB的变音还是音缀式ABB的变音,其变音的动因是ABB式形容词中BB音节的轻音化.  相似文献   

2.
ABB式形容词语在宋代的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先区分了ABB式形容词语在历史上存在的六种结构类型,接着主要分析了ABB式形容词语在宋代的四种变化。它们是:ABB句法功能的变化;BB的语义淡化;主谓式ABB的词汇化;名词重叠结构进入ABB式形容词。  相似文献   

3.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研究元代戏曲语言的重要文献,其中的ABB式不仅分布广泛,而且在描写情状、描摹声音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元杂剧中的ABB式包括状态形容词和拟声词两类,文章分别从构成方式、语法功能、语法意义和语用功能等方面对二者进行了对比研究,显示其异同,以求对《元刊杂剧三十种》中的ABB式有较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ABB式重叠构词的认知隐喻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B式是现代汉语最重要的一种重叠构词方式,而且这种构词方式绝大多数是由表示抽象性状的语素A和具有具体描写性质的语素BB构成的形容词.人类认知机制中具体可感的视觉、味觉、触觉等方面的物理经验,通过事物相似点的联想作用于抽象概念,从而实现ABB构词方式与表义之间逐渐凝固化,是现代汉语ABB式构词的认知隐喻基础.  相似文献   

5.
汉语ABB式形容词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虽然ABB式形容词在文言文中并不很常用,但这种构词形式在先秦即已萌芽,汉代已发展成熟。在唐宋及以后的文献中,ABB式形容词出现得越来越多,并在构词、词义及语用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ABB式形容词是由单音节形容词A加后缀BB构成的,它与其他几种类型形容词的重叠形式被吕叔湘先生统称为"形容词的生动形式"。因为这类形容词通过了重叠、加缀等方式具有了显著的描绘性。它们的描绘性和主观性是相辅相成的,描绘性体现主观性,主观性增强描绘性。本文从主观化的角度对ABB式形容词及其主观化的量级进行考察,从"视角"和"情感"角度对ABB式形容词的主观化进行了描述,同时对ABB式形容词进行了主观量级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战国时期单音节音步和双音节音步的并存允准并列式ABB,但当单音节音步消失以后,并列式ABB便失去存在的基础,由此导致ABB与并列结构的不相容,并导致ABB结构由并列式向述补式转化,而这转变的实现是通过性质形容词取代状态形容词进入A位置来实现的。由于不同语言形式对韵律敏感度的不同以及诗歌强格式化的特点,因此在音步类型彻底转变之后ABB的结构关系彻底转变之前,并列式的ABB只见于韵文而不见于散文。  相似文献   

8.
同一个A与不同的意义已经虚化的BB组成的若干个ABB式状态形容词,在量级等级上存在着差别。虽然有时单纯从词汇意义上难以观察出来,但借助音响度理论可以发现,这种差别与BB的音响度高低有密切的关系:通常情况下,BB的音响度高,ABB的量级就高;反之,BB的音响度低,ABB的量级也就低。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语言符号与客观对象之间的联系是具有理据性的。  相似文献   

9.
"ABB"式为宜昌话一叠缀形容词格式,本文从结构方式、句法功能和表达特点等方面对其一一予以论析,并从历史语言的角度探讨、分析这一话语模式的语源关系.  相似文献   

10.
ABB式形容词中,A与BB的语义指向具有多样性,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各具特色。因此,ABB式形容词不能笼统地处理为派生式合成词。  相似文献   

11.
满汉合造“妈虎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族“麻胡”与满族“妈乎”在17世纪初叶发生接触。一、多种读音之来源:A、满汉融合读音,a、汉语改字式“妈狐”;b、汉语改音式“妈虎”。B、汉族传统读音“麻胡(狐)”。C、满族传统读音“妈呼”。在A、B、C三种基本语音形式上,又接ma>mao、u>ou发生音变,形成该词在北方方言中的十一种读音。二、词义融合之结果,A、满语排挤了汉语,唯“兽”(或怪兽)及其乏申义“恶魔”得以行世。B、汉语改变满语,使该词成为吓唬小孩儿的专用语。  相似文献   

12.
重叠是汉语中的一种普遍语法现象。《金瓶梅词话》作为明代晚期一部白话小说,内中大量运用动词的重叠形式。文章分析比较了《金瓶梅词话》中的双音动词重叠形式ABB式、AAB式、ABAB式、AABB式在语法、语义和语用方面的特点,并揭示了这四种形式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霍州方言属于中原官话,但因其与晋语区接壤,故形成一些独有的特色。文章对霍州方言ABB式叠音词进行分析,指出其语音组合有"先高后低型"和"先低后高型"两种模式;语义上感情色彩强烈、褒贬分明;语法上属于状态形容词,但在使用中要求一定的语境条件。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所谈的ABB式形容词是指单音节形容词A(少数是名词、动词)加叠音后缀BB构成的形容词,如“绿油油”、“怒冲冲”、“白茫茫"、“文绉绉”等。这类词“远在先秦时代已经萌芽”,宋元以后的戏曲和小说里用得很多,今天的口语和文艺作品里用得更普遍。《子夜》这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里,就有着丰富多采的ABB式形容词。据粗略统计,全书用ABB式形容词有183处。这类词的运用更是五色斑烂,绰约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汉语形容词中,有一种是由词根和叠音后缀构成的ABB式的。如:红艳艳、水凌凌、笑呵呵。这类形容词,虽然同一般形容词(由词根构成、不带后缀的形容词,如:红、坚强)有着共同的基本性质,但在语法特点、词汇意义、不同色彩方面,却有它特殊的地方。能够较全面地认识ABB式形容词的共性和个性,对于正确理解和使用这类形容词是有一定益处的。  相似文献   

16.
形容词重叠式的历史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讨论了形容词重叠式AA、AABB和ABB式的产生和发展。它们在先秦时都已产生 ,并得到初步发展 ,唐宋时是其大发展时期 ,元明以后 ,向着规范用法的方向发展。文章对AA式分成 4个语义类型进行讨论 ,而AABB式的结构复杂 ,则按不同的结构类型进行讨论。ABB式结构和语义类型都较复杂 ,则同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朱子语类》重叠式副词的类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子语类>重叠式副词,从形式类型来说,只有AA式,不见AABB式、ABAB式、ABB式,这是与其他词类不一致的.并且,在AA式内部,A为副词的占多数.从副词的意义类型来看,在<朱子语类>中除否定副词外其他类别的副词都有重叠现象,这反映了汉语重叠式副词的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18.
状态形容词中有一部分具有很强的形象感,我们将其称为"形象性状态形容词"。形式上此类词有BA式、ABB式、BBA式三种类型;语义上,形象性状态形容词符合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用具象构词的方法,表达可触、可感、可听的生动意义;语用上,产生了很强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 ,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的差别越来越显著。本文具体分析了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在拼写、读音及语法方面的差异 ,指出了美国英语以其独有的特点和语言艺术魅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南音"叫字"的方法和规则:南音"叫字"有文读、白读、混读、官话、外地方言、古语、外来语、变化音、交替读音等读音方法,并约定俗成一定的读音规则。在长期传承和发展中受到方言、师承等方面影响,泉厦两地南音的"叫字"形成了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方音差异、读音法不同、用韵不同等方面。"叫字"的差异进一步影响两地南音演唱的咬字吐音及旋律唱腔,使两地南音展现出不同风格的艺术之美。南音艺术和语言都是不断发展的,应当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南音的"叫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