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沧浪 《领导文萃》2008,(13):112-114
隋文帝皇后独孤氏十四岁就嫁给杨坚,发誓生死同一。独孤氏聪明仁爱,识达古今,为史上少有的政治天才,在帮助杨坚夺得皇位的过程中建立了功勋.与杨坚一起被称为“二圣”。然而她天性奇妒.却也为历史上少有。叛臣尉迟迥有个孙女非常漂亮,杨坚偷偷临幸.独孤氏乘皇帝上朝,派人一刀杀了这个美貌女孩。  相似文献   

2.
聪明三题     
陈美彬 《领导文萃》2011,(14):68-69
人之聪明大约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小聪明、中聪明、大聪明。凡人皆有“聪明”的潜质,不然人类就称不上“高等动物”。只是有人早熟.有人大器晚成,而有人因为始终找不准方向丧失了成功的可能。人生走向如何,最终要看你属于哪一种“聪明”。  相似文献   

3.
<正>1.有领导在干部任用座谈会上深有感触地说:"头脑迟钝,不聪明,欠伶俐,谓之愚钝。很多时候,愚钝必多失。但有些时候,愚钝未必不好。面对利益得失时,尤其如此。"作为公务人员,你怎么看?测评要素:思想觉悟、综合分析能力评分参考:1能辩证分析回答对干部评价"愚钝"的看法。哲人有言:"生活中,许多人徒然具有一副聪明的外貌,却并没有聪明的实质--‘小聪明,大糊涂’。"漫漫人生路,诸如进、退、留、转等涉及切身  相似文献   

4.
梁茂芝 《领导文萃》2009,(20):102-104
北洋军奉系首领张作霖,作为北洋政府的最后一个最高权力者,权位显赫.前后共娶有六房妻妾,个个风姿绰约,娇美如花,但在张作霖身上却从未出现过被“枕边风”吹晕的情况,张作霖治家有可圈可点之处。  相似文献   

5.
王立鹏 《领导文萃》2008,(22):53-58
在广大军事爱好者中,德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大家公认德意志高峰的时代是第二帝国,在这个时代中既有俾斯麦这样的治世能臣,也有毛奇这样的不世名将。这样一个强盛的铁血帝国却被弱智的皇帝威廉二世毁灭了。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6.
饶毅 《领导文萃》2013,(3):25-27
中国缺乏产生杰出人才的文化环境。两种文化——主要向前走的"做事"文化和存在往后看的"做人"文化——形成鲜明对照。中国文化产生的环境和体制埋葬了中国的爱因斯坦、盖茨、乔布斯……。中国盛产人际关系自如的小聪明、出产学习能手的中聪明、缺乏带来国家和人类进步的大聪明。  相似文献   

7.
中国历史上,不乏雄才大略的皇帝。但称得上是好皇帝的,恐怕只有汉文帝。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但不是个好皇帝,他以天下之力,遂一己私欲,所以二世而亡,亡了以后,还被人骂,在历史上遗臭;汉高祖刘邦,从民间起兵做了皇帝,这样的皇帝,本来应该很民本主义,可他却一身的无赖气,俩口子算计功臣不遗余力。汉家天下里,汉武帝最贵气,打仗、花钱无敌,可他花的都是爷爷的积  相似文献   

8.
周旭东 《领导文萃》2012,(22):92-94
清世宗雍正是中国历史上响当当的皇帝,在位十三年,勤于政务,锐意进取,颇有政绩。在史学家的眼中,雍正虽然污点较多一些,但基本上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人物。然而,在民间的大众形象中,雍正显得相对复杂。在有的时候,他是英明神武、睿智聪明、从谏如流的;在有的时候,他则是刚愎自用、残忍寡恩、嗜杀成性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偏差呢?  相似文献   

9.
流氓皇帝     
石夫 《决策与信息》2008,(11):56-56
香港电视台曾播出《流氓皇帝》剧集,剧情滑稽嬉笑,似不可信。实际上,类似的流氓皇帝历史上曾经有过,南北朝时宋刘昱便是一位。刘昱是宋明帝刘或的长子,据说是刘或的男宠与陈妃所生。刘昱从小乖张暴戾,却有些小聪明。他会爬竹竿,能去地丈余。裁衣作帽,过目不忘,对于乐器也是到手便会。他当太子时,即过不惯宫廷生活,经常出宫,  相似文献   

10.
顾伯冲 《领导文萃》2010,(15):79-82
商鞅、王安石和张居正这样的想做事、能做事的宰相,生前事业开展得轰轰烈烈,一旦倒下,却狼狈不堪。每每重温历史,欲究其原因,过去按照阶级观念来分析,大多数人肯定会直指那个时代、那个体制、那个皇帝老儿。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没错。但是,体制是人制定的,人的道德水准,人的思想观念,人的利益意识,人的追求目标等,都会直接决定了体制的模式。有的人在同样的体制下,却左右逢源,春风得意,如百里奚、诸葛亮等,而有的输得是那样的壮烈。透过体制这个共同的大背景,发现他们的成败都直接系于他们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1.
姜钦峰 《领导文萃》2010,(3):137-139
乾隆十七年,皇太后60寿诞的万寿恩科,殿试结束后,主考官照例将前十名考生的试卷上呈皇帝,等待钦点状元。评卷大臣们一致推秦大上为一甲一名,但最终结果还得由皇帝亲自定夺。秦大士是南京上子,自幼聪明好学,10岁便能写诗作文,23岁考中举人,而且写得一手好字,的确才华横溢,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件事情。我有两位双胞胎的弟弟。大弟弟自小聪明、机敏,从小不吃亏,因其狡猾,人送绰号“猴心眼儿”;小弟弟看上去有些木响,但处事随和,不善争论,邻居叫他“无心眼儿”。长大以后,“猴心眼儿”上了大学,毕业当了工程师;“无心眼儿”读了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毕业后在一家电器商场工作。十年前,俩人各自开始经商。“猴心眼儿’起初生意红火,但没几年便走向衰败。有人嫌他过于精明算计,做生意总是提防他。“无心眼儿”开始经营的很平淡,但慢慢的却兴旺起来。有人看他太憨厚,都愿意与他交往。如今,“无心眼儿”已是资产雄…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身边,常常有这样一些人,起初无论智力还是知识都表现平平的人到后来却取得了很大成功,比如赚了很多钱,办起了很成功的企业,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等等。而那些智力超群的所谓"聪明人",最后却由于种种因素平庸地走完了一生。是什么因素让这些智力和知识表现平常的人后来居上,又是什么原因使原本十分"聪明"的人没有获得更大的成就?美国研究人员近年来对"成功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识人处于起点阶段,是基础环节,是选拔任用工作的第一步。第一步识人错了或识人不准,接下来的选人、用人的准确性就无从谈起。为什么会出现边腐边迁,“带病提拔”现象?除了任人唯亲现象外,更多的还是识人不准。那么怎样才能准确识人呢?孔子识人观仍有启示,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我从1925年到1931年在天津日本租界生活。 在一天夜间.在我岳父荣源和张作霖的亲信——阎泽溥的介绍下,我曾到天津“曹家花园”去见张作霖。张当即走出房门来迎接我。当他走近我的时候.没成想他居然跪在地上向我大磕其头。进人屋内以后,曾和他谈了半天话。他不但对我当时的生活很表示关心的样子.并且还对于冯玉祥的令我出宫、  相似文献   

16.
李斯的顿悟     
李国文 《领导文萃》2011,(12):76-79
人生道路,对平庸的人说,走对走错,是无所谓的。对,也好不到哪儿;错,也坏不到哪儿。而对李斯这样一个敢下大赌注,敢冒大风险的强人,就很难说他入秦是对是错了。他到秦国以后,历任廷尉、丞相等重要职位,为秦王上"皇帝"封号,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身份显赫,却默默无闻;他们没有占据要职,却调控着国家的方向。一位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曾经说过:那些为总统撰写演讲稿的人,是事实上的国家管理者。  相似文献   

18.
<正>《孙子兵法》对当时优秀将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进行过提炼和总结,并被世称为将者"五德":智、信、仁、勇、严。人的性格改善需要长久的历练,需要有意识地修养。此"五字箴言"对当下领导者的性格塑造仍具有借鉴意义。"智",多谋善断。成功领导者的智,不是小聪明,而是大智慧。聪明,《新华字典》定义为:"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智慧,《新华字典》定义为:"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二者虽有相似之处,却有层  相似文献   

19.
在人们的印象中,皇帝是九五之尊、万乘之躯,在生活上也是荒淫无度、极尽奢华的.然而,中国历史上却有一位皇帝是穿着补丁裤子上朝的,这就是清代的道光皇帝.道光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节俭的皇帝了.自即位起,他便大力倡导节俭,并身体力行,每餐四菜一汤,每三年才做一次新衣,自己的一条裤子膝盖上打了两个补丁仍舍不得扔掉.  相似文献   

20.
1926年初,奉系军阀张作霖耗资300万银元,从法国人手中购入了6辆坦克。看着威风凛凛的坦克,张作霖得意不已。他觉得,统一中国的时候到了。也难怪张作霖得意,当时的中国军队使用的都是落后的步枪,跟坦克根本无法抗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