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力资源会计是指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它是人力资源管理与会计学相互渗透形成的新型会计理论.在我国,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这一生产要素在企业生产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因此,将人力资源纳入会计核算与管理的范畴,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越发显示出重大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如何加强大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洪江 《理论界》2000,(4):20-20,52
加强企业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及壮大永恒的主题 ,尤其是加强大企业集团公司的企业管理工作就更是如此。由于企业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本文只就加强大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谈一谈个人的看法。一、目前大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的状况目前无论是大集团公司或中小企业一般是将财务机构与会计机构合二为一 ,有的甚至根本不清楚其二者还有区分的必要 ,大部分企业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混在一起 ,或在部分大集团的会计机构中只设一个负责财务管理工作的科 (组 ) ,大量的人员和工作重心都集中到会计核算工作中去 ,从而…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财政学会、江苏省会计学会的成立大会,同时召开。这是财政会计工作中的一件大喜事。我代表省财贸办公室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财政学会、会计学会是研究财政、会计科学的学术团体,是我们党团结和动员财政、会计理论工作者,教学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开展财政、会计理论研究的纽带。党的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对经济建设采取了许多新方针、新政策和新改革。最近,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同志对我们财政工作颇为关切,有鼓励,有批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下,会计的重心在管理。高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化的管理,将促进会计核算向多方面、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将促进会计管理向全方位知识管理的方向发展;将促进会计学向综合化、细化、边缘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21世纪新的经济形势到来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个新的重大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就是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开展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工作,这对整个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为人力资源会计的推广创造了历史性的契机.  相似文献   

6.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以前有人认为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经济,因而无所谓价值规律的作用问题;近几年又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在国民经济中应起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这两种观点都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7.
建立我国会计理论框架之构想牛秀敏一、会计理论及其框架的涵义会计理论的解释有多种。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认为;“会计学是一门研究会计的科学,它把人们对会计这一实践活动的认识,加以系统化和条理化,形成一套完善的会计知识体系。”这里的会计学可视为会计理...  相似文献   

8.
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反映的信息严重背离企业的管理实际,歪曲了企业的真实情况。近年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较为普 遍,这些企业由于种种原因.或出于各种目的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有会计凭证反映经济业务不实、会计账簿记录不实、会 计报告失真、会计处理方法不符合一贯性原则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等。其中以会计凭汪反映经济不实尤为严重。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 的基础,它的失真直接影响最终形成的会计信息,而且这种失真是有极强的隐蔽性,是目前会计处理过程最薄弱的环节。由于会计信 息失真,企业偷税漏税行为严重;也有少数人利用虚假经济业务骗取国家财物给国家资产造成重大损害,危害了企业投资者和债权 人的利益,影响了围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整治和规范会计行为,制止和 避免会计信息失真势在必行一。  相似文献   

9.
刘丽群 《理论界》2000,(4):27-28
会计监督作为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 ,在会计理论界及会计实践领域已不是新话题。本文通过对目前会计监督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为建立我国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监督格局做些分析。一、会计监督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企业会计监督是依照法律和国家财经政策、规章制度 ,对企业会计工作实行监察督促 ,并利用正确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和会计核算的全过程进行全面地、综合地协调、控制、监督、督促 ,以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建国初期我国会计理论及实务基本上是当时苏联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下的会计模式的翻版。在这一基础上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0.
赵述 《理论界》2004,(5):231-231
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会计学科发展的一个新领域,是人力资源管理学与会计学相互渗透形成的新型会计理论。通过一大批会计学者坚持不懈的研究,人力资源会计已逐渐建立起一套较完善的理论体系。但是在现行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须进一步研究论证。一、人力资源是否成为企业资产范畴支持“人力资源资产”观点的学者认为,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的定义,人力资源符合资产内涵。一是职员一旦受聘,企业即通过支付工资等形式,取得对职工受聘期间的劳动能力资源使用权,所以它能被企业拥有或控制。二是人力资源可以用货币计量…  相似文献   

11.
高校现行的会计工作运行体系,基本沿袭了多年来计划经济的模式,财会制度不健全,不能适应变化了的高校形势和市场经济的需要,财务人员缺乏相应的行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知识以及现代财务管理能力,对在新形势下迅速发展的校办产业缺乏管理经验,因而使高校的财务工作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仅就财会工作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如何正确理解下放财权、加强校办产业及会计机构和会计队伍建设等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我省会计学会已走过了十年的奋斗历程,在这十年中,会计学会无论在加强会计科学研究,开拓会计工作新领域,还是在普及会计知识,培养会计人才,以及办好《四川会计》,开展学术交流,推广会计工作经验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这是省会计学会会长黄工乐在11月12日召开的四川省会计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上讲到的。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探讨了绿色会计理论的产生及我国实行绿色会计的必要性。认为绿色会计不仅是会计问题,也是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用会计处理一些环境问题是当代和未来会计学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会计方法也可以简略通俗地理解为完成会计工作的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这取决于客观经济发展的需要。涉及会计方法的知识很多,本文旨在对目前会计方法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一、会计核算方法规范化 为了便于核算和管理,我认为,会计资料的处理一定要规范化。会计方法的规范化,是指会计核算方法按规定的标准如格式、手续、程序和要求等进行。它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会计核算基础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在企业扩大了自主权特别是向独立核算、国家征税、自负盈亏方向发展的时候,如何调节工业企业之间经济利益的不合理差别,是一个甚为突出的问题。本文仅就这一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当前,在实际工作中和不少理论文章中,都把企业之间经济利益的不合理差别称为“苦乐不均”。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十分含糊的提法。“苦乐不均”作为一个概念,其内涵是不确切的,它仅仅指出了企业经济利益在现象上的差别,而没有说明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差别,更没有揭示这种差别的质的规定性及其所包含的经济关系。内涵的不确切必然导致它的外延的不明确,甚至可能成为被随意解释而没有特定范围的笼统提法。这样,要调节所谓“苦乐不均”,就把握不住正确的方向。我们认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要使企业得到合理的经济收益,避免不合理的差别,需要加以调节的只能是级差收益。  相似文献   

16.
金融机构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风险,金融会计核算信息不真实、财务核算存在漏洞、会计内控制度建设滞后等是金融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会计面临的风险也日趋多样化。建立规范化的现代金融会计核算和监督检查体系,已成为金融机构防范与化解金融会计风险、确保金融企业稳健运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会计原则,是对会计核算工作以及由此产生的会计信息所提出的一些最基本的要求,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一般规则和行为规范。历史成本原则就是对会计确认、计量要求的原则,它是指在以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尺度的情况下,对资产物资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即按取得的实际支付(已付或应付)的货币总额计价,而且在一般情况下,既使物价发生剧烈变动,也不得调整其帐面价值。在现代成本会计管理中,企业的财产物资仍按历史成本计价,至少有以下几点理由:(1)历史成本是买卖双方在市场上通过交易记录下来的,或者是企业在财产物资的购建过程中实际支付的金额,具…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需要方法论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无论是高校的经济学教学还是党政干部的理论学习 ,都需要一本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教材。适应这种需要 ,市面上出现了许多种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或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 )的教材。但与这几年出版的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曼昆等所著的经济学教材在国内广泛流行的情况相比 ,我们的教材则处于尴尬的境地。当我们剖析其原因时 ,有人认为是研究对象的不稳定性导致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不完全性 ;有人认为全盘照搬西方教材导致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缺乏独立的体系结构 ;有人认为是教条主义地理解马克思…  相似文献   

19.
赵蓓 《理论界》2009,(9):215-216
纳税是企业的光荣义务,同时也成为企业不容忽视的经济负担.企业上缴什么税和上缴多少税,都必须经过会计核算和处理.因此,企业税负的高低及是否发生"意外纳税"而给企业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便与会计息息相关.为保证依法纳税和避免错计错纳税,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企业设立"纳税会计",配合财务会计专司涉税经济业务的核算.本文从启迪纳税人提高对设立纳税会计认识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目前理论界对碳会计核算内容的界定尚未统一,但对碳会计核算内容的正确界定是碳会计核算的必要前提。从企业层面考虑,在假定企业有强制减排任务的前提下,循着碳循环过程进行分析,企业的碳会计核算内容应该包括碳排放会计、碳固会计和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碳排放会计,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进行核算;企业排放的温室气体可以通过碳汇吸收消化掉,或者通过碳固技术将其封存起来,这就是碳固业务;有强制减排义务企业的碳排放权交易业务,主要是碳排放权的取得及确认及碳排放权的交易及核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