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艳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4)
庄子生活在风云变幻、战乱不断的战国中期,那时封建制在各诸候国普遍确立,奴隶制已开始瓦解。奴隶主贵族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他们痛苦至极,却又无力扭转现状,于是就采取消极反抗的态度,到幻境中去求得精神上的解脱。庄子哲学正是这种意识的反映。可以说庄子对当时那种“极端”情况有着更为深切而敏锐的感受,如何避免“中于机辟、死于网罟”就成为他所忧虑的一个核心问题。危机四伏的环境,使他不得不发出:“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与不能规乎其始也”的感慨。这 相似文献
2.
张戈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针对我们干部思想僵化半僵化的状态,重申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机器,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叶剑英同志在国庆三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又提出:“我们要在全国范围内,在各条战线,各个行业,从领导机关到基层,普遍深入地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学习和讨论,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教育。”本文仅就思想僵化问题,从认识论根源上谈谈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刘周堂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6,(3)
庄子原是一位颇有抱负和理想的志士,他既提出了治国平天下的政治主张和王天下的理想境界,又以治国良医自居,主张无为而治,同时提倡忠孝和信义,赞同儒家宣扬的纲常伦理,但昏上乱相的黑暗现实和杀机四伏的人世陷阱使庄子用世不能,入世不敢,而全身远害的人生哲学终使他只有愤慨之语而无行动上的抗争。为了排烦解闷,求得精神解脱,庄子以相对主义来摧毁人世间的不齐,建立起逍遥的殿堂。因而其相对主义不是哲学家认识世界的思维成果,而是摆脱人生困境的工具运用。 相似文献
4.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30—470年),最先提出对立面统一和斗争的学说。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遵从事物运动的普遍规律而必然产生的,世界上的一切都处在不断产生和灭亡的过程中。他还较先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考察人的认识活动,作出了那个时代的深刻论述,以其特有的“生动性、新颖性、素朴性和历史的完整性”,把古希腊的哲学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列宁在其《哲学笔记》里,高度评价“赫拉克利特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5.
洪波 《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2,(11)
作者根据列宁的这样一个论断:宗教的认识论根源应从人类认识的特殊性中去寻找。作者提出一个问题:是否可以认为,人类认识的两种能力——抽象能力和想象能力——对一个人产生唯心主义的和宗教的观念具有同样的意义。作者指 相似文献
6.
郭永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3)
对于利己主义,我们不仅要揭示其经济根源、阶级实质,而且还要研究其认识论根源,搞清其认识上的失足之处。人性自私论的认识论根源在于:抽象主义,即把抽象的必然性当作现实的必然性,把人的某一抽象属性说成人的本质;自然主义,即把人的自然属性当作人的道德属性;感性主义,即把感性欲望视为人的思想、意志的唯一基础。“高尚行为自私论”的认识论根源在于:在对德行动机判断上把“因德而乐”和“为乐而德”相混同;把个人意志和利己动机相混同。伦理利己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在于:把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相混同;把整体与部分的逻辑关系简单地套用于社会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在概念上没能区分“我个人”和“每个人”。 相似文献
7.
李坚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5)
庄子认识论是不可知论的说法相沿日久,几乎成为学术界的定论。所谓不可知论,是指“主张除感觉或现象而外,什么也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或本体无法知道的哲学学说”(《辞海》哲学分册57页)。以此界说去衡量庄子认识论,我们看到,庄子并未主张事物的本质或本体不可知,因此,庄子认识论不是不可知论。但问题又不这样简单,庄子认识论包含相对主义、神秘主义因素,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可知论,而是比较特殊的可知论。从表面上看,庄子认识论的最大特点是否定知识,鼓吹无知无欲,绝圣弃智,其实不然,庄子是承认并肯定人的认识的。他认为,人的认识是一种主观接触客观的实际活动,认识的对象是主体之外的客观自然界,认识的完整过程包括主体对客观对象的身体接触和心智思考。他说:“知者接也,知者谟也。”(《庚桑楚》)“接”指接触、作用,“谟”指谋划、思考,认识就是主体对客观对象的实际接触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小说的突出特征就是对小说及其创作过程的自觉,自我意识无处不在,这必然导致对传统文学的解构与反讽,元话语与元叙述随之产生,元小说风行一时.人们把这种现象归咎于"文学的枯竭"与小说家"才思枯竭".其实,元话语与元叙述的产生既是小说家自我意义的体现,也有认识论的必然,揭示"文学的枯竭"的观念误区,有利于文学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9.
苟志效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3)
哲学唯心主义作为构成哲学认识基本矛盾的一方,自从人类能够进行哲学理论思维以来就一直和哲学唯物主义互相映照、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成为哲学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和方面。几千年来,这一客观事实一直以它特有的精神魅力吸引着有志者去揭开它那神秘的帷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创立自己哲学的过程中也曾对 相似文献
10.
认识论是西方哲学的重要部分,而中国哲学习惯性地将认识论问题融合于人生价值、天道命数以及人格修养中,体现出以功夫论取代认识论的特点。庄子的认识论在中国传统认识论历史上建树颇丰,影响甚巨,对庄子的研究或许可以开显出中国哲学特有的认识论特点。 相似文献
11.
吴兆虎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87,(1)
唯心主义的产生和存在,不仅有其社会根源,而且有着深刻的认识论根源。认真分析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有助于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水平,克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进一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本文试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客观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作一些分析。哲学史上唯心主义的最基本的观点,即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唯心主义哲学家为什么会得出如此荒唐的结论呢?列宁对这一问题曾做过分析,他说:“从粗陋的简单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观 相似文献
12.
唯心主义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并与唯物主义竟长争高?又为什么能普遍流行,常常使人们陷入它的网罗之中?除了社会根源之外,更深刻的原因还在于人类的认识活动的本身。革命导师在批判唯心主义时,历来十分注意从认识论上加以分析,反对将唯心主义说成是令人发笑的胡说八道。本文就研究唯心主义认识论根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问题,发表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刘志勇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61-67
现代哲学史家多将庄子归为相对主义者,但这种解释既与庄子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不相称,也与《庄子》的文本不合。本文通过对庄子哲学的中心概念"天"、"天籁"的考察,认为判庄子哲学为相对主义乃出于误读,这与庄子吊诡的言说方式易遭人误解有关,而更重要的是郭象的"独化说"所造成的影响,而郭注对于《齐物论》中"天籁"概念以及"自己"一词的解释是其关键。 相似文献
14.
陈斌春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7,(3)
人类认识发展史充分说明,通向真理的道路极不平坦,充满着荆棘和泥泞。稍不注意就有滑到错误泥坑的危险。这除了社会历史的、阶级的根源外,还有深刻的认识论根源。列宁把认识论根源概括为“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毛泽东则把它概括为: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概括集中一下,共有“五性”:即直线性、片面性、表面性、凝固性和主观性。由于这“五性”的困扰,便促使人们在认识上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15.
李秀华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0,29(1):87-91
传统观点认为,庄子思想以索尚虚无为标的,庄子其人以逍遥游世为准则。这种看法带有片面性。事实上,庄子对于宇宙、社会、人生有着比常人更为深切的关怀和哀怨之情。他不单是思想的巨人,而且还以自己的行为挑战世俗所谓的规范和权威,勇敢地保持和发展自我个性。庄子这种“不经”行为呈现了一种蕴含独特魅力的风度。庄子风度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本质上是对世俗社会的抗议。 相似文献
16.
李秀华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传统观点认为,庄子思想以崇尚虚无为标的,庄子其人以逍遥游世为准则。这种看法带有片面性。事实上,庄子对于宇宙、社会、人生有着比常人更为深切的关怀和哀怨之情。他不单是思想的巨人,而且还以自己的行为挑战世俗所谓的规范和权威,勇敢地保持和发展自我个性。庄子这种不经行为呈现了一种蕴含独特魅力的风度。庄子风度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本质上是对世俗社会的抗议。 相似文献
17.
胡化凯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无论是就学科性质而论还是就社会文化及时空背景而论,庄子哲学和爱因斯坦相对论都是有极大差别的两种理论,但二者的基本认识论思想却有某种程度的致性:它们都强调用相对的观点认识事物。本文分析比较了《庄子》相对主义与相对论物理学基本思想的相似之处和差异所在,同时也探讨了相对主义认识方法对现代物理学发展的促进作用,意在揭示《庄子》相对主义思想的相对合理性及其现代科学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姬长军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5):33-36
作为与辩证法对立的诡辩论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观点?它和辩证法的根本区别在哪里?为什么有些人居然从辩证法走向了诡辩论?通过两个哲学例证的透析,我们发现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上述所有问题的聚焦点,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出来的绝对主义、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正是辩证法滑向诡辩论的深层认识论根源。目前,坚持辩证法反对诡辩论仍然是理论和实践上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刘井山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2)
不可知论限制人的认识能力,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其荒谬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常常有一些学识渊博、富于创造力的思想家信奉这种哲学.是思想家的阶级地位决定的吗?确实,不可知论的产生有其社会阶级根源.但把哲学史上源远流长的不可知论归结为纯粹出于反动阶级的杜撰,那只能是一种极端浅薄的童稚之见.应该说,不可知论的产生也有自己的认识论根源,同唯心主义一样,不可知论也是—朵生长在活生生的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不结果实的花.探讨导致不可知论的途径,研究不可知论在认识过程中是如何“失足”和“迷途”的,这对于我们总结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暴露不可知论哲学本质上的虚弱,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田薇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
康德哲学陷入不可知论的方法论根源及其启示田薇德国古典哲学的第一位代表人物─—康德的哲学的主题是“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他试图通过批判性地考察人的认识能力、界限和范围,来为科学知识(亦即“先天综合判断”)的成立提供普遍必然性的根据或条件。由此康德确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