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制作陶器,夏天耕种,他把自己比做虞舜。一位智者听说了就去见他。他对智者说:“义就是义罢了,哪里用得着去说它呢?”智者说:“您所说的义,是有力气就帮人劳作,有了钱就分给别人使用吗?”他说:“有那个意思。”智者说:“可是,我们有什么办法,让更多其他的人...  相似文献   

2.
有句话说得很经典,人最欣赏的,一定是自己。一个有效的例子是,上帝在造人时,模仿自己抟土做人。为什么这样,说起来很复杂,但简单的是,我们在与他人的现实交往中,完全可以把这当成有效的交际指南。 与人交往不能在真空中进行,因此一种平等融洽的氛围就相当必要。在交往的氛围系统中,以下两个元素最为重要:我和他。 先说“我”。 因为交往的陌生性和交往对象的差异性, “我”在与人的交  相似文献   

3.
刘永行说:“一个人总是有自己的偏好的。比如陈景润,他一生就用来解那个1 1=2,你能说研究出来对他自己有什么实际意义吗?研究完了,他自己也病得差不多了。大家追求的,无非就是一个成功感,别人做到的我也可以做到。我的动机就是想看看自己到底能把企业办得多大。”  相似文献   

4.
石卫东 《当代老年》2007,(11):48-48
梁启超在他的《少年中国说》中有这样一句“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这句话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心态问题。其实,人无论年龄大小,只要有“心”,只要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就会永远年轻。  相似文献   

5.
1.长效药方一位退休老海员在几家报纸上刊登广告,宣传他有一种永远有效防治晕船的药,谁给他寄上三克郎,便可以得到这种药方。数以千计的人给他寄来了三克郎,但收到的却是一个极简单的药方:“请留在陆地上!”医术高超三个医生向人们争夸自己的医术高超。第一个说:“我给一个男人接上了胳膊,他现在是全国闻名的棒球手。”第二个说:“我给一个人接好了腿,他现在是世界著名的长跑运动员。”第三个说:“你们的都不算奇迹。我为一个白痴接上了笑容,他现在已经是国会议员了。”3.新病源“我发现了一个新的疾病传染源。”“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漫画与幽默     
五个面包有这么 个人,每天都要到集市上去买五个面包。一次,他的朋友问他:“能告诉我吗,你为什么总是买五个面包?”这个人回答说:“一个是我自己吃,两个借贷,两个还债。”“不懂你的意思。”朋友说,“请你给我解释一下吧。”“你瞧,可不是吗,一个我自己吃,两个给孩子吃,两个给爸爸妈妈吃。”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位名叫克雷斯的司机被搁浅在郊外,他的汽车坏了。正当他焦急万分的时候,一个骑马的中年男人路过此地,他用自己的马把克雷斯的汽车拉到一个小镇上。当克雷斯拿出钱对他表示感谢,这位男子说:“我不要求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尽力去帮助他。”  相似文献   

8.
如果把戏当成了真实,受伤的肯定是自己。第一次见到楚青是在朋友的婚宴上,我是伴郎,她是伴娘。我是个相信缘分的人,当人们四散分别举杯时,我挤开人群走向楚青。楚青的笑,天真无邪,有一种童性的诱惑,尤其是那双深如潭水般的眼睛,令我心动。楚青和我碰杯,正欲举杯饮下,忽然像想起什么似地说:“请等一下,介绍一个人给你认识!”她从人群中拉出一人,对我说:“他叫童飞,是我男朋友。你?对了,你叫什么名字?”我飘忽的心瞬间跌入谷底,一种沉重的失落让我失去了自信。我喉头发涩,语焉不详,最后只得交换名片了事。我不会怀疑自…  相似文献   

9.
自我形象是一个人展现在别人面前的有关自己的整体风彩。它显示出一个人的容貌、气质、修养与个性,对一个人的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段有关林肯总统的轶事就说明了这一点。林肯总统委托耶友给他推荐一名顾问,朋友满有把握地给他推荐了一位才识过人的阁员,林肯却没有接纳,问及原因,林肯说:“我不喜欢那个人的面孔。”朋友发怒了:“为什么以貌取人,他不能为自己天生的脸孔负责呀?”林肯说:”‘一个人过了四十,就该对自己的面孔负责。”这件事一方面说明了人的自我形象对自己前途的影响,同时也说明自我形象是…  相似文献   

10.
读了四年大学,没有爱情。在我工作的第一个秋天,我遇到了他。在朋友的聚会上,别人介绍道:“程大有,计算机系高才生,现在是网络公司的技术总监。”他对我微微一笑,我觉得他的笑容很好看。主人在聚会散场时把他分配给了我,让他做“护花使者”送我回家。我们一路谈得很高兴。我想,他三十好几,一定有家有口,这种人对我来说应该是很安全的。接下来一连几天我与他都巧遇在我经常吃午饭的那个小餐馆。  相似文献   

11.
少年豁然开朗,不再在乎那“一朵玫瑰”的去向和结果,开始勤奋地写作,播种更多的“花朵”.他相信:他一定会被不同的人所接受、喜爱. 一少年写了篇文章,自己十分满意,就将文章寄到晚报社,并告诉家里人,要给他们一个惊喜. 很长时间过去了,没有任何消息.少年很沮丧,母亲见状,乐呵呵地抚摸着少年说:“孩子,那篇文章写得很美,是我见过的最好作品.”  相似文献   

12.
某公司经理找我咨询,恰好我有一个亲戚在该公司供职。言谈中我问及该青年表现如何,谁知经理肯定他有能力、工作认真负责、积极肯干等等后,又冒出一句“就是好奉承”。“好奉承”,即喜欢得到别人的肯定和称赞,人们通常把它看成是一大缺点,其实,这种认识是人际交往中的一大心理误区。因为,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扬是人类所共有的一大心理需要,如果在人际交往中使用得当,满足对方这一心理需要,对人对己都大有好处。一、用于批评,它是额“糖衣炮弹”。我们在规劝或批评别人时,常常碰到一些人不是愉快地接受意见,而是极力为自己辩护,…  相似文献   

13.
交际的目的是达到相互理解。可是,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人们要实现相互理解,实非易事。做同一样的事情,不同地区的人,就有不同的习惯,而各自又往往把自己的习惯当成天经地义,把与己不同的习惯视作异端。由此引起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误会。一、打电话国内的习惯,电话打过去,先向:“您是XX家吗?请叫XX接电话。”在国人看来,用了“请”字似乎已是“礼貌语言”.这种做法,到了法国,远远不够“礼貌”,甚至可能遭到拒绝。一次,在巴黎,我给一个中国人打电话,他寄宿在法国人家里.电话接通以后,我说:“访问XX先生在家吗?请他…  相似文献   

14.
幸福三要素     
幸福生活有三个不可或缺的要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有希望。亚历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礼物,表示他的慷慨。他给了甲一大笔钱,给了乙一个省份,给了丙一个高官。他的朋友听到这件事后,对他说:“你要是一直这样做下去,你自己会一贫如洗。”亚历山大回答说:“我哪会一贫如洗,我为我自己留下的是一份最伟大的礼物。我所留下的是我的希望。”  相似文献   

15.
千禧年的第一个春节,我收到了男友从英国寄来的一张贺年卡,落款是两个人。 他结婚了,和别的女人,就在我从机场把他送走才不过一年之后。6年的感情灰飞烟灭。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当进我觉得天都黑了,大白天躲在被子里痛哭。 整个春节,我都把自己挂在网上,常去一个叫《聊斋》的BBS。去的次数多了,注意到一个叫树枝的人,人人都在网上胡侃的时候,他总是很认真地回我的帖子,用一种特别解人意的语言。每次被他一问“你今天心情好吗”,自己就说得心情真的好了起来。一天,我在一个聊天室果到很晚,“树枝”也去了。他说,你怎么…  相似文献   

16.
正躲不开疾病就接受它其实我平常不大愿意谈我自己的病情,一来勾起自己不大愉快的回忆——没有人越生病越高兴的;二来不愿意让别人跟着痛苦——听别人讲痛苦也会不愉快的,幸灾乐祸者总是少数。今天我说说自己的体会,是希望对大家有点借鉴作用。1994年我第一次发现自己患有肾脏肿瘤,是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情况下得知的。那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我参加了一个中央领导接待各方人士共度佳节的晚会。会议结束后,我突然感觉眼前有重影,  相似文献   

17.
人间喜剧     
有个富人去诊所看病,医生对他说:“请您坐在那把椅子上。”富人希望医生待自己比别人敬重些,于是大声说道:“先生,大概你不认识我,我是这个城市里最富有的人。”  相似文献   

18.
我们都希望自己被别人喜欢.我们希望别人尊重自己。觉得自己受重视和被珍爱。我们都希望有谈得来的朋友,可以彼此分享快乐和失望。那么怎样取悦别人,以得到别人的喜欢呢?~位自作过来人的好友告诫我:让别人喜欢的方法、就是使自己变得讨人喜欢。所以.你必须顺从别人.不要攻击别人.并已多说别人想听的话。和同事相处的时候,要表现得比较世故.和老乡相处的话,则力求平实。于是,这样的现象便有发生:我们为了和别人相处得更愉快,往往给自己戴上一层假面具,把真正的自我掩藏起来。我们把自己伪装成另一种人——看起来根直爽,乐于…  相似文献   

19.
第一节课:实话实说主讲人:张杰的妈妈我儿子今年14岁,上初二。从小到大,他都是一个懂事的孩子,热情善良,从不惹事。我和他爸爸从小就教育他要做一个善良、诚实的人,对别人要宽容,也经常给他讲"孔融让梨"之类的故事。我常常对他说,如果和别人发生了冲突,一定要先想想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好。  相似文献   

20.
认识我的人都夸我有个好儿子,聪明、好学、自立、懂事。他们都说我有福气。儿子今年12岁,可他早已“长大成人”了,因为我从来就没把他看成是不懂事的孩子。从他7岁上学开始,我就没说过“你应该怎么做、你必须怎么做……”而是说“你认为应该怎么做?告诉爸爸为什么要那样做?……”我从来不让儿子觉得他在替我做什么,他做的一切都是给自己做的。那是你自己的事记得那是5年前,儿子一年级第一个学期考试考了双百,回家跟我说:“爸爸,我考双百,你给我什么奖励?我们同学的爸爸、妈妈都给考双百的同学买许多好东西。”我告诉儿子:“大彬,爸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