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重构了休谟在因果问题上的有关论证。在此基础上,主张把因果问题跟归纳问题脱钩,从而澄清了一些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混乱思想。然后分析了休谟在定义因果关系上的失足之处。最后尝试性地提出一些新意见。  相似文献   

2.
休谟站在经验论的立场上,对传统的唯理论进行了反驳,对人类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范围提出了怀疑,被哲学家们称为休谟问题。休谟问题是后世哲学尚不能绕过的一个问题,从而促使众多学者试图解决它,但至今还没有一个方案被公认为是对休谟问题的合理解决。笔者从这一现象出发,认为休谟问题正确揭示了人类认识能力的特征,可以称之为休谟定律。在现在的认知背景下,休谟问题是不可解的,试图去解决它是不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大卫·体谟是18世纪英国的著名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对现代西方哲学的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派别起了非凡的作用。长期以来,哲学界就休谟的自然主义思想与怀疑主义展开激烈的争论。近年来,我国的许多研究者认为是自然主义构成休谟哲学的思想实质。本文认为休谟哲学中的自然主义和怀疑主义是互为表征、融为一体的。“怀疑主义”只是休谟的怀疑方法,怀疑不是最终的结果和目的,体谟的自然主义思想与怀疑方法的结合,最终达到认识自然的可能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解休谟问题     
韩东屏 《河北学刊》2001,21(4):55-58
从“是”能否推出“应当”的休谟问题,经一些西方哲学家的论证,变成价值判断决不能从事实判断中推导出来的休谟法则。对此也有西方和我国的研究者不予赞同。可他们的立论大都经不起仔细推敲。依我之见,休谟问题乃是一个虚假的问题,因为“应当”不是由于有“是”,而是由于有“可以”才被提出的。  相似文献   

5.
同情理论是英国18世纪著名的哲学家、伦理学家大卫·休谟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道德导源于情感,苦乐感是人类心灵的主要动力;同情是道德感的根据,可以解决道德感的个体差异与道德感的普遍性要求之间的矛盾;同情是道德区别的主要源泉.休谟的同情理论存在着局限性,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特点.  相似文献   

6.
休谟的道德学在其思辨人学中具有特殊的位置,在西方近代哲学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休谟道德学在其哲学中的位置给予恰当定位和对其道德学的两部主要著作《人性论》中“论道德”部分和《道德原则研究》进行比较研究,从理论上梳理了两书的思想理路,说明了两书在任务、问题、方法、结构和论述上的差异,揭示了《道德原则研究》在几个方面对“论道德”的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7.
休谟问题及其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铁省林 《文史哲》2004,3(5):134-141
自从休谟提出休谟问题以来,如何理解和解决休谟问题向哲学家们提出了挑战。休谟问题在休谟那里表现为因果问题,即因果联系的必然性问题。休谟的因果问题直接引发了康德的哲学思考,被改造、转换为康德问题。在康德看来,包括因果范畴在内的先天形式作用于经验现象,就形成了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于是,休谟问题成了知识的可能性问题。休谟的因果问题包含着引申出归纳问题的可能性,因此现代经验主义者和批判理性主义者把休谟对因果联系必然性的质疑转换成对归纳推理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的质疑。正确解决休谟问题的方法论原则是:正确地理解休谟问题;运用辩证思维;坚持实践观点。  相似文献   

8.
程农 《社会科学》2021,(1):126-137
休谟在哲学层次的理性主义批判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但他对社会契约论理性主义的批判却没有得到详细的研究。导致这个状态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休谟政治思想里有强调理性的利益权衡的论述。如果不能明确这个利益论述的性质与地位,就无法确切理解休谟如何应对契约论的理性主义。基于英美政治哲学对契约论的复兴,当代学者深入揭示了休谟这个利益论述的特质,但也夸大了其理性化的程度。事实上,休谟对社会契约论理性主义有一个系统批判,而这个批判的关键是对自觉的利益推演在人类政治实践中的地位予以严格限制。  相似文献   

9.
李伟斌 《理论界》2012,(4):92-95
休谟哲学中蕴含着大量宝贵的政治哲学思想。笔者认为,《人性论》中的真-伪哲学的"二分论"可以作为其政治哲学的基础,因为休谟将这一"二分论"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对17世纪英国的清教徒革命进行了有力的批判。这一"二分论"也从根本上决定了休谟的保守主义政治立场。  相似文献   

10.
在休谟的整个思想体系中,伦理学方面的思想内容是很丰富的,而且在近代欧洲伦理学发展史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着重论述和介绍休谟伦理学中的关于道德评价方面的学说。  相似文献   

11.
因果关系理论是休谟哲学中最主要最具特色的一个部分 ,休谟对西方哲学发展所做的贡献突出地由这个理论体现出来。休谟认为经验是因果关系的基础 ,而那种认为因果观念的确定是由于习惯联想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郭向东 《理论界》2003,(3):23-24
休谟把人类理性的对象分为两种,一种是几何、代数、三角等有直觉的确定性或解证的确定性的“观念的关系”,它们只凭思想而不必依据宇宙中的任何东西;另一种是所谓的“实际的事情”,休谟认为“实际的事情”的一切理论都建立在因果关系上。如果一些物象或事情恒常结合在一起,那么前一项是原因后一项是结果。但是因果关系不是由于理性而来,而是来自于经验的推论。一个婴儿如果不小心被蜡烛烧伤了手,那他下次看见相似的东西就会想到可能的伤害。如果一个人具有相当的经验,那当他在看见恒常结合在一起的物象的前一项出现时,尽管他并不知道使后项…  相似文献   

13.
休谟把经验科学的方法运用于“人性”问题的探讨 ,认为关于实际的知识都建立在因果律之上。而因果律来自经验 ,经验是习惯 ,从而否定归纳推理的可证性 ,使古典经验主义终结。他的观念关系和实际事物两类命题的划分在哲学史上首次区分了分析与综合。休谟认为 ,综合知识只能最后归于心理作用 ,任何逻辑论只能是诡辩和幻想。休谟坚持因果关系的存在 ,他只是怀疑它的可证性和归纳推理的有效性。康德受此启发 ,从人类理性的角度提出“先天综合判断”,这也构成了现代认识论不可回避而又难以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休谟从极端经验论原则出发对形而上学(指前体谟的形而上学)所作的批判闻名于西方哲学史,但是休谟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却不止于此。本文试图以休谟的因果关系理论为核心,更全面地探讨休谟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一要以休谟的因果性理论为核心来探讨体谟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首先必须弄清形而上学的两个问题:第一,形而上学的追求目标问题。形而上学以超越经验的、比现象事物更实在更有价值的实体为研究对象。在形而上学家看来,形而上学的对象(实体或最高实体)是至真至善的对象,形而上学的任务就是运用理性演绎的逻辑方法和道德信…  相似文献   

15.
休谟的政治社会理论包含人性论、政治德性和正义规则三个方面,其中人性论是政治社会产生的基础,政治德性主要是正义的德性问题,正义规则主要是正义的制度问题.体谟认为政治社会产生的外部条件是自然资源的相对匮乏,政治社会产生的人性论基础是人的自私与有限的慷慨;休谟在其情感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德性理论,在休谟看来德性分为自然之德和人为之德即人为正义,人为德性建立在苦乐感的基础之上,它不是由自然德性直接导出的,而是在社会中人为创造的.休谟认为政治社会的正义规则包括:稳定的财产权占有规则、基于同意基础之上的财产转移规则以及履行许诺的规则.  相似文献   

16.
一 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以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休谟的怀疑主义哲学的初始目标就是由它所面临的"两难"的哲学困境决定的.一方面,英国经验论片面强调感觉经验的可靠性,从强调知识是外物的反映,发展到用上帝来确保知识的普遍必然性,从而使认识陷入困境;另一方面,大陆唯理论片面强调理性思维的确定性,伴随着天赋观念论的诞生,维护理性权威的上帝也随之出现了,结果从强调主体的能动性导致了主体的"遗忘状态".  相似文献   

17.
论休谟的社会经济思想阎吉达大卫·休谟(1711—1776)作为西方近代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位巨匠,主要是以其怀疑论和不可知论的哲学思想闻名于世,但他也写下了为数不少的有关经济学方面的论著。对一些基本的经济理论问题的阐述,在当时的英国和欧洲大陆思想界都产生...  相似文献   

18.
在英国经验派哲学家中,如果说培根、洛克的认识论近于常识,贝克莱的认识论过于简单的话,那么休谟的认识论则可说是博大精深。但是,由于休谟最终建立的是一个不可知论的体系,其中所包含的合理因素及其在人类认识史上的地位,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本文拟在这方面作一些剔抉扒疏工作,以期对休谟认识论的两重性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19.
于文杰 《学术研究》2008,2(4):114-119
在英国历史上,有许多充满矛盾的思想者和史学家.休谟正是以伟大传统的历史意识、多元融合的政治思想和温和渐进的发展方式中蕴涵着许多现代的、主流的和暴力的思想因素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如何看待休谟的历史观直接影响人们对英国文明历史进程的理解方式,同时也为我们吸收西方历史思想中的有效因子,建设中国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20.
美的世界千娇百媚。牡丹雍容华贵,幽兰冰清玉洁。陶诗抱朴含真,杜诗沉雄盘郁。不同事物和不同作品具有形态各异和性质悬殊的美。人们的审美趣味千歧百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不同的人爱好不同形态和不同性质的美。阮藉的《咏怀诗》,刘勰称赞“响逸调远”,沈德潜欣赏“寄兴无端”。同一事物或同一作品,使不同的人形成相异的审美感受和作出相异的审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