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明代隆庆元年,梁辰鱼客居金陵,与莫是龙等结诗社于南京鹫峰禅寺.文章比较详细地考证了此次结社的一些具体问题,从而提供了晚明诗人结社的一个重要事例.文章还通过梁辰鱼在诗社中的活动,进而探讨了这位剧作家的生平与创作,这对于重新研究昆剧开山之作<浣纱记>当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中国戏曲曲艺辞典》“昆腔”条说:“—般认为昆山腔在明代嘉靖年间经魏良辅吸收海盐腔、弋阳腔的音乐,予以加工提高后,影响逐渐扩大。魏良辅配合传奇作家梁辰鱼创作了《浣纱记》,使之成为符合昆腔音律的脚本,对昆腔的传播起了推动作用。”笔者认为:魏良辅没有配合梁辰鱼创作《浣纱记》。故不揣浅陋,敢论所得,以求正于大方之家。首先,考察一下魏良辅等人吸收海盐腔、弋阳腔,对昆腔进行革新的大致年代。过去,由于学术界一般都认为魏是“嘉、隆间(1522——1577)人”,而认定其革新工作也在这一时期。这个“结论”,值得商榷。《娄江尚泉魏良辅南词引正》原文末的“叙”文  相似文献   

3.
<正> 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曹刿论战》一文中,有“公与之乘”一句,我对课文后边关于此句的注释有异议。请看课文后边的注释:[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之,代词,他,指曹刿。(见初中课本第五册)很显然,此句的注释是把“乘”当做动词“乘坐”讲了。我以为有不妥之处,因为“乘”(shèng)在古代是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相似文献   

4.
<正> “之”字是一个使用频率高而且用法十分复杂的文言虚词。用作代词、动词(实词)等的“之”,诸家的认识基本一致,但在谈到:其冀若垂天之云。(《庄子·养生主》)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赵策》)中的“之”(下面“·”)时,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以下简称“王本”)说是介词,郭锡  相似文献   

5.
苏州自宋元以来就是东南大长江三角洲的商业都会,入明之后商业更加发达。由于社会物质生产的日趋丰富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引起了风尚的不断变化,从而导致了艺术格局的更新。明嘉隆之际,昆山腔的故乡昆山、太仓一带经济空前繁荣,社会风气发生很大的变化,纷纷突破“古礼”、“旧规”、戏曲艺术也紧跟着时代的潮流进行着革新,丢掉一些不适应的旧东西。在这里前后造就了两个戏曲音乐家群,其数量之多,成就之大,为中国戏曲史所罕见。第一批戏曲音乐家群以魏良辅为代表,第二批戏曲音乐家群以梁辰鱼为代表,他们的出现,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时代风尚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六经“贵生”、“深情”、“爱人”之“道心”几绝而大义不尽明的根本原因,是汉儒、宋儒牵合拟附之罪造成的。汤显祖的“道心”、“深情”说与朱熹的“道心”、“人心”说是大相悖谬的。根源在汤氏讲道气,而朱子讲理气;汤氏言情至、至情(即朱子所说的“形下之私”),朱子却言性命之正;朱子道心人心截然两分,汤氏则道心至情(人心)两相涵咏;朱子是人心听命于道心,汤氏却是道心具含至情(人心)。  相似文献   

7.
<正> 《诗·大雅·思齐》首章载:“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汉·毛氏旧注:“大姒,文王之妃也。大姒十子,则众妾宜百子也。”郑笺:“徽,美也。嗣大任之美音,谓续行其善教会。”唐·孔氏疏:“大任以有德之故,为大姒所慕而嗣续行其美教之音,思贤不妬,进叙众妾,则能生百数之此男。”(见《毛诗注疏》) 近代注释家恫城吴闓生关于以上两句,只释“‘徽’,美也”,而总论中称:“先言大任之德,而大姒能嗣之。”(见《诗经会通》)  相似文献   

8.
《唐诗品汇》是明初高棵编选的以盛唐为宗的一部重要唐诗选本,诗体正变观是其诗学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分三部分:体因代变,正本清源,对唐以前成熟的诗歌体裁五、七古、五绝源流正变;以盛唐诗体为正、晚唐诗体为变的“一代诗体观”;古体为“正”,律、绝为古诗之“变”;五排律为六朝古诗之“变”,是后世五排律之“正”,七排律是后世该体之“正”;五律为“正”,七律为“变”;五言为“正”。七言为“变”,重视“正”,接受“变”。《品汇》以盛唐为宗,“四唐”、“九格”品诗,“终明之世,馆阁宗之”,其诗体正变观对诗体渊源流变研究和明、清诗人诗体辨析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古代汉语的双宾语结构,一般在理解上不产生分歧。但是有一种句子,如“紾(Zhěn,扭)兄之臂而夺之食”(《孟子·告子下》),“夺之食”到底是“夺其食”呢?还是双宾语呢?又如“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论语·公冶长》),其中的“为之宰”也同样会有不同看法。杨树达先生的《词诠》解释这类现象  相似文献   

10.
徐震堮先生《〈世说新语〉词语简释》训“政(正)复”有“即使”义。郭在贻先生《训诂丛稿》补正该词还可作“只不过,只是”解,谓相当于文言的“特”字。并进一步借杨树达先生“表态副词,推拓连词”为之归纳,甚韪。今进一步推考,窃谓“政(正)复”一词,即为前朝之“正”,“复”仅为六朝及唐宋口头习用主语助。试证之如下。  相似文献   

11.
《元朝秘史》第二十四节云:“孛端察儿既不得与亲族数,谓:在此何为之。逐乘脊疮秃尾黑背青白马。(愤)曰:死则死之,生则生之。纵马缘斡难河而下矣。”其中的“脊疮秃尾”马,村上正二译为“脊背上有疮伤的,尾巴短小的(马)”,策·达木丁苏荣则译做“背上有鞍伤的尾巴短小的(马)”。两位学者的译文大同小异,他们都相当准确地表达了原义。但都没有进一步解释。骑这匹“脊疮秃尾”马的是成吉思汗的  相似文献   

12.
<正> 荀子《劝学》中有“(车柔)以为轮”之句.句中“轮”为何物,历来无注.诸多语文老师则解作“车轮子”,即车行进时在地面上的滚动部分.问其根据,则说是《辞源》“揉轮”下之“屈木制车轮”.诚然,《辞源》乃语文教师之泰斗,老师之老师,尊崇无以复加.然将“(车柔)轮”等同“车轮”则是无事实根据,不仅有违于事理,亦违背“劝学”原意.本文打算就“(车柔)”“车轮”等有关问题写点意见,望能对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重章互足”是《诗经》的语言表达和艺术结构的重要特点之一。它指的是把一个完整的意思,拆开分置于各章(兼指同章内各句)之中;读诗时,又须将数章相互参照而为补足,才能完整地通晓其意。它的表现形式就语言表达来说,约有以下几方面:一,将事物的全过程分置在各章之中。如《周南·芣苡》,首章道:“采采芣苡(车前子)薄言采之”、“薄言有(采得)之”;次章道:“薄育掇(拾取)之”:“薄言捋(抹取)之”;末章道:“薄言袺(用手持衣盛)之”。“薄言襭(衣扎在带里盛)之”。其中“采”、“有”、“掇”、“捋”、“袺”、“襭”都是描写采摘的  相似文献   

14.
<正> 充足理由律是不是普通逻辑(亦称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长期以来,始终是我国逻辑学界争论的问题。攻之者曰非,辩之者说是,至今仍无定论。这反映在一些有影响的教科书上,颇多各执己见,说法不一。如:中国人大哲学系逻辑教研室主编的“形式逻辑(修订本)”与苏天辅著的中央广播电大教材“形式逻辑”等,都将充足理由律列为一节加以阐述;而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诸葛殷同等六人合编的“形式逻辑原理”,则明  相似文献   

15.
一、“何……之有”的变式和略式(一)“何……之有”,是表示反问的习惯说法。它是“有何……”的倒装。其中“何……”是动词“有”的宾语,“之”是复指前置宾语“何……”的,是复指代词;“何……”是名词性的偏正词组,“何”是定语,“……”是中心语。如: ①君日不悛,以乐慆忧,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左传·昭公三年》) ②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论语·子罕》) ③以乱平乱,何治之有?(《左传·宣公四年》) ④晋侯其无后乎!王赐之命,而惰于受  相似文献   

16.
有一种看法,认为刘勰把《五经》看作是文学活动的指南,如说“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宗经》),而把《诗经》作为创作典范是不行的。葛洪《抱扑子·钧世》就指出:“《毛诗》者,华彩之辞也,然不及《上林》《羽猎》《二京》《三都》之汪(?)博富也。”“若夫俱论宫室,而奚斯路寝之颂(《鲁颂·閟宫》),何如王生之赋灵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乎?同说游猎,而《叔畋》(《郑凤·叔于田》)、《卢铃》(《齐风·卢令》之诗,何如相如之言上林(《上林赋》)乎?”刘勰认为不宗经,“是以楚艳汉侈,流弊不还;正末归本,不其懿欤!”(《宗经)再看刘勰在《辨骚》里指出《离骚》“同于风雅”和“异乎经典”的两个“四事”,就能看到儒家思想束缚着刘勰了。以上这种看法,有不少作者不同程度地提出来讨论过,这里只想对这种看法,提出点商榷意思。  相似文献   

17.
<正> 语言是人类交际和思维的工具;语言交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语言有书面语与口头语之分,教师注重的是口头表达,特别是在目前基层教学由于经济力量所限,在短期内不可能配备录音、录像、电视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情况下,教师就是“阿庆嫂”,全凭嘴一张。同是口头表达,又因其“使用者”的不同而表现出语言的差异。有地域之差,也有性格之差,有职务之差,也有目的之差。教师应有教师的语言。  相似文献   

18.
释“踏白”     
唐宋的军队有“踏白”之名。何谓“踏白”?《中文大辞典》解释为“军队之先锋部队也。”但未得该词之确义,不足为训。今作如下训释。 “踏”,勘察、搜查也。《元史·刑法志》:“诸郡县灾伤,按治官不以时检踏,皆罪之。”《福惠全书·禀帖赘说》:“细为踏勘筹度。”其中之“检踏”、“踏勘”,均属“查察”之意。 “白”,实通“薄”。“白”,《韵会》与《正韵》俱作薄陌切”,与“薄”属同一声母,一声之转,可以通假,故今吴方言某些地区仍读“白”为“薄”。又,吴语之“白相”(游玩之意),宋人亦作“薄相”,苏轼《次韵黄鲁直赤目诗》中有“天公戏人亦薄相,略遣幻翳  相似文献   

19.
<正> 古代学者把通假叫做假借,与六书之假借同名,朱骏声说:“夫假借之原有三:有后有正字先无正字之假借……;有本有正字,偶书他字之假借……;有成用已久,习讹不改,废其正字,专用别字之假借…….”①第一种情况指六书的假借,后两种情况指行文中的通假,具有假借之名.近人亦不乏沿袭着,或为区别二者,不得不用“无本字假借”与“有本字假借”、“造字之假借”与“用字之假借”等累赘的区别语.这样的表述,异实同名,除了带来行文的不便和理解的困难以外,更主要的是掩盖了通假与假借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在古代作品中,常见这样的句子结构.例如:“秉国之均,四方是维.”(《诗经·小雅·节南山》)“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左传·僖公五年》)“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