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年来,新自由主义思潮成为影响当代中国最为主要的西方社会思潮。基于问卷调查的方式,本文考察了新自由主义思潮在厦门大学学生中传播的现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找出新自由主义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和引发的主要问题。接着,分析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本质,以引导青年大学生更清楚地认识新自由主义;最后,为有效消除新自由主义对青年大学生的不良影响,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中社会心理和社会舆论与社会意识形态联系的中介,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具有重要影响,因而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严峻挑战。高校应采取积极对策,减少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社会思潮本身对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创业教育供给与需求的失衡则为不良社会思潮渗透提供了空间,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社会思潮在大学生中传播迅速,潜移默化地对创业观念产生着交叉影响。加强大学生创业价值观教育迫不及待,通过做好顶层设计,促进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结合;开展公益价值取向的创业教育与实践,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注重增强文化自觉,重视我国创业文化,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养分。  相似文献   

4.
民族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主义思潮是对大学生影响较大的几种主要社会思潮之一,正在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着中国的未来走向。本文力图较为客观地认识大学生这个道德教育对象的思想变化动向,解读民族主义思潮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机制,探寻其产生作用的内在规律性,以期为营造良好高校道德教育环境提供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并有影响程度上的差异性、学生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的程度高于教师。大学生受历史虚无主义影响是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迷惑性、中国近现代历史教学存在不足、社会思想氛围和社会现实问题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因此,要从改进中国近现代历史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宣传和信息管理、深化理论研究等多方面努力,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蔓延。  相似文献   

6.
研究社会思潮对青年的影响对于新形势下使青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分析近10年的相关文献后发现,当代中国社会对青年有较大影响的思潮主要有新儒家思潮或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实用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历史主义思潮、新左派思潮、民族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和民粹主义思潮。此外还存在诸如后现代主义思潮、女权主义思潮、反全球化思潮、消费主义思潮等对青年影响力稍小但绝不容忽视的思潮。当代社会思潮深刻地影响了青年的信仰和价值观,导致青年政治意识表达方式变迁,影响青年文化体系的形成和变迁,而在这些过程中青年接受社会思潮影响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社会思潮影响下的青年思想引领主要有思想绝缘法、对象研究法、武器强化法和能力培养法。现有关于社会思潮对青年影响的研究存在着过分侧重定性研究和消极影响、到底如何影响是"黑箱"、研究成果呈现结构失衡等缺陷,需要针对这些缺陷寻找相应的研究进路。  相似文献   

7.
结合当前实际可以发现,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一举一动很容易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进而影响其价值观的形成。考虑到部分负面社会思潮会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造成消极影响,如何指导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实现对负面社会思潮的有效抵制更需要加以重视。本文就侧重对社会思潮对高效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进行分析,并对有关应对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社会中的一股左翼思潮,也是一种新的社会主义思潮。生态社会主义提出把保护生态环境、解决生态危机等生态运动与争取社会主义运动结合起来以实现生态社会主义,这种非马克思主义的、不成熟的社会主义思潮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教育,全力克服这一西方社会思潮中的负面因素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青年社会思潮新动向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思想最开放与最活跃的群体,青年总是各种社会思潮的积极参与者、追随者、传播者和实践者。通过对来自三城市青年定量调查数据分析发现,青年社会思潮呈现多元化趋势,邓小平理论仍占主导地位;青年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最熟悉,对新左派思潮最陌生;青年最易认同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新左派思潮;非主导社会思潮对青年的隐性渗透力普遍较强,以新左派最为突出;社会思潮对大学生、青年白领和青年农民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群体差异。为此,以青年社会思潮的最新动向为基础,关注隐性渗透力和群体差异,将提升青年社会思潮的引导效果。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要使命。然而,随着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入高校校园,若高校教育者不加以正确引导,则会导致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冲击下逐渐丧失自我,甚至误入歧途。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教育者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出发点,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本文从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入手,进一步提出应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不利影响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何林 《职业时空》2013,(2):124-12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社会经济生活多样化、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复杂多元化、网络新技术、西方思潮等方面带来的挑战,因此必须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具体讲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人为本,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重视网络建设,抵御渗透,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态道德索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作为网民队伍中的中坚力量,是网络平台最活跃的群体。大学生的网络非理性行为对大学生群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整个社会稳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要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大学文化建设的范畴,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树立大学生选择和使用网络媒介的自我教育意识,发挥意见领袖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温俊轶 《职业时空》2012,(3):183-184
总体看大学生思想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由于国际、国内环境以及成长环境网络化的影响,大学生在思想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努力从社会大环境和高等院校实际出发,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屌丝"现象的兴起是网络亚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体现了大学生对"屌丝"文化的认同,也折射了大学生面对社会压力的消极情绪和网络亚文化的盲目选择。因此,科学应对大学生"屌丝"现象显得尤为重要,需要不断加强"屌丝"族大学生的网络德育及自我教育能力,切实提高"屌丝"族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大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着力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5.
陈妮 《职业时空》2012,(3):99-101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大学生的公共基础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通过整合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队伍建设可以强化课堂教学,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人们对数据和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2010年微博以其实时性、便捷性、简易性等特点迅速占领互联网高地。"90后"大学生普遍利用微博获取信息、交友聊天、求职应聘以及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是微博用户中的重要群体。对重庆6所高校4830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对"90后"大学生微博使用影响最大的是微博的兼容性,其次是微博的导向性和便捷性,微博的简易性对"90后"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影响相对较小。从学生、管理者和学校层面做好微博时代下"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当前,有不少大学生有迷信心理和行为。"无神论"在高校的失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弱化、转型期社会的迷惘、科学技术的消极影响、媒体不负责任的宣传和发达国家的文化殖民以及大学生自身价值观有关,对此必须加以有效防范,从中也可以看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8.
高校青年教师的政治信仰会对青年学生产生很强的育人影响力,因此,坚定青年教师的政治信仰,成为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对高校青年教师政治信仰的内涵释义,阐明高校青年教师政治信仰对育人影响力的作用,并对坚定高校青年教师的政治信仰的路径进行探索,为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政治素质作有意义的探究。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娟 《职业时空》2013,(5):138-139
:网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思路和方法,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也因为网络资源的多元化、虚拟化对学生思想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增加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因此,针对网络发展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影响进行辩证分析,以寻求合理的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