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牧撰于晚唐世变之际的《阿房宫赋》,并非一篇单纯的咏史赋,而是作者深受史学与赋学谏诤文化传统濡染下,以赋、论合流为体,以借古讽今为用的当代讽谏书写,其中或许不乏新型谏书及其变创可能的实验意图。因此,藉由“辞赋与谏书”文化跨界的书写侧面,或许可为杜牧《阿房宫赋》在唐、宋赋学流变史的重要地位,提供另一则参考脚注。  相似文献   

2.
读了一九八一年第一期《教学与进修》上发表的《古诗文中修辞误释三例》一文,很受启发。对“通感”这种修辞手法,一般的修辞书上,甚至根本不提它。王继如同志在这方面进行探讨,是很有意义的;他关于通感的一些论述,也是正确的。但我对他所举《阿房宫赋》当中的例证,还有一点疑问,现在提出来向王继如同志请教。 关于杜牧《阿房宫赋》中的“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两句,《古文观止》释为:“临台而歌,则响为之暖,如  相似文献   

3.
杜牧的诗歌,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在唐贤中另是一种笔意”。他的七绝诗尤为后人称道,杨慎沦唐人绝句时说:“擅场则王江宁,骖乘则李彰明,偏美则刘中山,遗响则杜樊川。”这种评论是比较公允的。杜牧的七绝诗好在哪里,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以“远韵远神”概括,未免笼统、含糊。杜牧七绝的艺术性,值得进一步探讨。杜牧的七绝诗,就其内容可分为咏史和写景抒情两大类。他的咏史诗,善用翻案法,令人耳目为之一新。“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见解独特。杜牧少有大志,注说兵书,向往贞观之治,这首诗意  相似文献   

4.
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绘:“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在杜牧笔下,阿房宫雄伟壮丽、美轮美奂。而后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意此宫被项羽焚毁。  相似文献   

5.
珠圆玉润绚烂瑰奇──《阿房宫赋》的语言艺术美刘永良《阿房宫赋》是一篇思想艺术俱佳的作品,获得了“古来之赋,此为第一”和“诗人之赋”的美称。文章为晚唐诗人杜牧早年所作,旨在体物咏怀,借古讽今,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对此早有定评。而对其艺术成就的研究,庶几...  相似文献   

6.
杜牧的赋,现存于《樊川文集》中的,除《阿房宫赋》之外,还有《望故园赋》、《晚晴赋》两篇.后二赋篇幅很短,亦无一般赋所具有的铺张扬厉的特点.其内容或写身世之感,或抒田园逸趣,类于东汉以后发展起来的抒情小赋.而《阿房宫赋》不仅命题命意与后二赋全不相同,即与和它有渊源关系的汉赋,在命意上也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7.
杜牧的《阿房宫赋》,历来的文选家都很看重。《古文观止》说它“有关治体,不若《上林》、《子虚》徒逢君主过也。”文学史家也是十分重视它的。但是,由于涉及到对秦始皇的评价,这篇名作一度被人迥避。如刘大杰先生在文化革命中出版的《中国文学发展史》第二册,在论及杜牧散文成就的时候,就只字未提到它。中学语文课本,也一度抽掉了这篇历来入选的课文,粉碎四人帮后,它才又重新入选,这是令人高兴的。  相似文献   

8.
一杜牧好用七绝咏史论政,其咏史诗被后人誉为“二十八字史论”。这类咏史绝句在其作品中不过二十首左右,但首首皆有份量,很有特色,堪称佳作。例如《题乌江亭》:胜败由来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楚霸王率八千子弟兵过江,于楚汉相争中  相似文献   

9.
杜牧《阿房宫赋》中的“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句,全国通用教材分别注为“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象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  相似文献   

10.
晚唐诗歌的创作主流是现实主义与怀古咏史,而其中最有特色的又是怀古咏史一类。刘沧以其独具一格的怀古诗以及对诗歌意境的开拓,使得他成为继李商隐、杜牧之后,堪与许浑比肩的晚唐诗坛上又一位重要的诗人。  相似文献   

11.
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是一篇流传千古的名著。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作品选作中学语文教材供学生讽诵揣摩,无论从扩展思想视野,吸取历史教训上说,或是从摄取阅读与写作营养上说,都有不可胜数的好处。但是怎样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充分发挥它的  相似文献   

12.
夏宁 《中华魂》2013,(5):24-25
脂粉气,即胭脂和香粉的气味。一般用来形容年轻女性。唐人宋之问《伤曹娘》诗中说:"独怜脂粉气,犹著舞衣中。"冯梦龙《警世通言》中说:"忽闻得一阵香风,绝似麝兰香,又带些脂粉气。"杜牧《阿房宫赋》中云"渭流涨腻,弃脂水也",意即渭水泛起一层油腻,是宫女妃嫔们泼下的脂粉水呀。  相似文献   

13.
凡文章,包括古文在内,都有“文眼”。如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文眼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牧《阿房宫赋》的文眼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郁达夫《故都的秋》的文眼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  相似文献   

14.
赋,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兼具诗歌和散文之特点,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源渊久远的重要文体。刘勰在其文学批评巨著《文心雕龙》里说:“铺才逦文,体物写志”是赋之特征。刘勰又说“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是赋的近源。象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中国古代文赋的佳作。  相似文献   

15.
班固《咏史》诗的真实性让人怀疑。其一,从品评、著录班固《咏史》诗的典籍看,此诗的真实性让人怀疑;其二,从班固的创作特点和他对民歌的态度看,班固不可能写《咏史》诗。  相似文献   

16.
杜牧(八○三——八五二),字牧之。他是晚唐著名的文学家,诗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较高的地位。历代对于杜牧的研究,成就很高,尤以今人缪钺先生的《杜牧年谱》较为详备,特别是《年谱》给诗文编年,对研究杜牧及其作品起了很大的作用。笔者读了杜牧诗文及《杜牧年谱》,受益很深,启发很大,因而就以《杜牧年谱》中的编年诗文为基础进行研究,订正其中部分错失,对《年谱》中没有编年的诗文,尽可能地编年。本文列入的杜牧诗文共二十二篇,其中诗十八首,文四篇。有关杜牧的部分行年,仍参照《杜牧年谱》,特此说明。限于笔者学识浅薄,文中错误定然不少,敬请识者指正。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的怀古咏史诗源远流长,《文选》第二十一卷即有咏史一类,王粲、左思、陶潜等人皆有成功的咏史佳作。在唐代,咏史诗得到全新的开拓和发展,堪称咏史怀古诗的黄金时代。一贯被人们誉为“集大成”的诗圣杜甫在咏史领域内创造性地发挥了他的创作个性。他以雄视千古、俯瞰全局的胸襟和气概,将历史和现实加以沟通,或借古喻今,或咏史抒怀,表达他对历史人事变迁的评价和对现实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身世复杂,阅历丰富,足迹几乎遍及唐代中国的主要地区。在他的诗文创作中记载了李白一生的政治追求、功业之念与他对现实生活的认知。在他流传至今日千余首诗中,怀古咏史诗歌占了一定的比重。所谓怀古咏史诗歌是指以特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变迁为其吟咏对象而写的诗歌,这在中国诗歌史上是源远流长的。沈德潜《古诗源》里辑录的一些上古时流传的谣谚就有咏史的成份。《诗经》中部份篇什也有追溯历史人物重要活动的章节,这些都容涵咏史的成份和意味。当然,真正以历史事件的变迁和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评述了杜牧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而壮志东酬遂寄情声色的坎坷一生,论述了杜牧诗文兼擅,而基主要成就是诗歌。并重点探索了杜牧的咏史绝句和写景绝句的卓越艺术成就及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别是对其艳诗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史记》对汉魏六朝诗歌最直接最显明的影响即体现在咏史类诗歌题材上。汉魏六朝咏史之作,无论是侧重人、事重现的传体咏史,还是借理抒情的论体咏史,亦或是吊往伤今的怀古咏史,都在取材《史记》的过程中,通过古今时空的连接,拓展了《史记》人物意象的精神内蕴,并增加了诗歌自身的抒情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