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平 《社会》2006,26(6):7-7
2006 年8 月在沈阳召开的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暨系主任联度会议上,笔者参加了关于社会学教学与社会学研究中国化问题的专题研讨,深受启发。会后把当时自己的发言作一整理,尽管很不成熟,但还是想在这里与大家进一步交流,以期得到指正。笔者以为,社会学研究的中国化,在总体上涉及到社会学与当下中国社会的关系,在具体分析时又会遇到比较复杂的情况。从社会学重建以来,已有多次社会学研究的中国化问题的讨论,随着社会学的普及和研究的深入,现在这种讨论已不仅仅限于一种西方的学术如何适应中国社会的问题,而是反映了这种西方的学术在中国现实需要的压迫下,如何对中国社会进程进行积极的社会学干预。  相似文献   

2.
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宗昱 《求是学刊》2001,28(4):22-28
涂尔干的宗教研究是他的社会学方法在宗教学领域的运用。他通过分析澳大利亚土著的图腾制度对宗教的起源做了社会学的解释 ,认为宗教是集体表象的反映 ,图腾的本原是外在于氏族成员的宗教力。他对宗教问题的研究反映了他的社会学准则和基本方法。他的宗教研究是他的社会学理论的组成部分。虽然他受到了宗教学内部的许多批评 ,但是对于中国宗教学的发展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在去年十二月召开了一九八一年年会。市委书记、市社联主席夏征农出席了开幕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研究会顾问于光远在会上作了题为“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社会问题,发展社会主义的社会生活与社会关系,是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的长篇报告。中国社会学研究会会长费孝通教授也应邀在会上作了报告,他介绍了中国社会学研究会成立以来的工作和中国社会学目前的发展情况,并就大家  相似文献   

4.
当今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要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需要社会学的支撑,这给社会学提供了难得的大好发展机遇,社会学的春天来了。社会学家要在迎接社会剧烈变革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过程中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提供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的支撑、发挥社会学学科描述记叙的功能、加快社会学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5.
在民国时期种类繁多的社会调查中,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为主体所进行的一批社会调查迄今为止尚未在学界引起多少注意。本文首次对这批燕大调查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并且着重指出,这批调查诞生于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学科刚刚传入中国之际,真切地反映了这些学科扎根于中国的过程,从而构成了中国早期社会学本土化实践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6.
九,重返世界学术舞台当中国社会学在悄悄地复苏的时候,国际上的学术界同仁也已经在密切地注视着这一变化。或许他们是想进一步了解刚刚开始打开大门的东方神秘古国;或许他们已开始重新估价中国社会学在国际上将产生的影响和发挥的作用。他们对中国恢复社会学作出的最迅速的反映是给费孝通先生授与荣誉奖章。1980年春,费孝通应邀访问美国,  相似文献   

7.
文章认为,任何学科都应该有自己的逻辑起点,然而通过对近几年中国社会学建设的反思,却使我们看不到一个明确的逻辑起点来作中国社会学的支点,它们要么把哲学与社会学混为一谈;要么把二者割裂开来;要么把哲学作为学科建设的末端;从而导致了中国社会学在引进西方社会学时的无主体性;建设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时的按图所骥;学术自觉性和工作自觉性的失衡;研究方法上的片面定量化倾向;分支学科的分离趋势。凡此种种,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时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中国社会学研究应该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国社会学经过老一辈社会学家和社会学界同仁的共同努力,进入了一个通过恢复、重建而走向蓬勃发展和逐步规范、成熟的全新时期。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标志着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的开始,也意味着中国社会学发展的重大机遇。特别是2005年2月21日,社会学所领导为中央…  相似文献   

9.
(一) 《社会》创刊号(1981年10月)上,有两篇涉及学科化问题的文章,即《社会学是不是一门学科》(吴泽霖)和《我们的社会学是马克思主义社会调查研究的学科化》(顾晓鸣),这些问题提得很及时,反映了当前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还处在一个初创阶段这样一种实际状况。近年来,围绕着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的关系问题,社会学在中国是恢复还是创建的问题,以及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传统问题的讨论,实际上都与学科化问  相似文献   

10.
肖瑛  曾炜 《社会》2007,27(2):1-1
概而言之,2004年到2006年的中国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主要是理论——研究取得了如下一些成果:(1)2004年,《国外社会学》成功改版为《社会理论》,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成为中国大陆惟一刊发国内外社会学理论研究成果的专业刊物;2006年,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学理论专业委员会成立,标志着我国社会学理论的学科制度建设迈出了可喜步伐。(2)北京大学出版社组织出版了中国两岸三地在社会学理论研究方面卓有成效的学者的理论研究文集(苏国勋,2005;阮新邦,2005;黄瑞祺,2005;谢立中,2006;叶启政,2006;郑杭生,2006),同济大学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集中推出高宣扬教授几十年的社会理论研究成果系列,这对于检阅我国近数十年的社会学理论研究成果、回顾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历程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3)国外社会学理论著作的翻译和介绍蔚为大观,大批国外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被推介到汉语学界,特别是M.韦伯和涂尔干著作的系统译介,对国内社会学理论研究水平的提升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巨大的助推作用。(4)回返古典主义、重建社会学的学术传统的倡议得到积极回响,相关研究成果斐然。(5)一些新的议题不断进入国内学者的眼界,特别是关于现代性和全球化的思考的视野不断得到拓展。(6)努力走出西方社会学思维模式,以中国经验和本土传统来反思并批判西方社会学的基本范式,重建中国社会学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绩。  相似文献   

11.
许仕廉是燕京大学社会学第一位中国籍系主任。他提出了“本土社会学”的社会学思想,确立了燕大社会学中国化学科建设的基点。在任期间,他改变了燕大社会学早期服务于基督教的特征和依赖外国教师的局面,初步建立“中国化”的社会学课程体系,开拓了社会学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学术路径,有选择地引入了人文区位理论,培养和储备了社会学中国化的骨干人才。许仕廉开启了燕京大学社会学中国化的进程,在燕京大学社会学中国化乃至社会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引领者和奠基人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新年寄语     
《社会》1999,(1)
在迎接新年到来的时刻,我们仿佛听到了新世纪临近的脚步声。抚今追昔,不胜感慨。以往的20年,中国社会从极端残酷的阶级斗争漩涡中挣扎出来,投身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中,中国终于成为国际社会一成员,开始了用国际惯例办事的步伐。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在这20年中,社会学不仅获得了新生,而且在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与欧美国家及台湾。香港地区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中国社会学已成为世界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时此刻,我们不禁要感谢作出恢复和重建中国社会学决策的邓小…  相似文献   

13.
1979年以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我国的社会学研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是,社会学的学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相当艰巨的任务。而任务的艰巨就在于我们要创建的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学科体系,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社会实际,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社会学。因此,我们开展的社会学研究不但在任务和性质上与西方资产阶级社会学和旧中国的社会学有着根本的区别,而且在学科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上也有着自己的许多特点。  相似文献   

14.
建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与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力 《求是学刊》2004,31(6):56-60
科学知识社会学学者有着不同的社会学抱负和哲学抱负,他们在建构理论过程中充分借重了后实证主义知识社会学、相对主义和解释学资源,并对库恩的理论进行激进解读,同时在为自己的社会学理论辩护时采取经验主义立场,为哲学立场辩护时诉诸理性的力量,这恰好反映了科学知识社会学在知识论上的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15.
学科化视野中的中国女性社会学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以建设中国女性社会学学科为出发点,提出中国女性社会学的理论框架、方法及内容。它认为,中国女性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应力图形成自己的女性化的加本土化的话语与体系;其方法应包括有性人和证伪、主体化(责任感)和行动性等方面;内容则至少应包括社会分层、社会化、就业、文化与教育、健康、公共政策、婚姻家庭、违法犯罪、发展、比较研究及女性社会学史研究这十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社会》2008,28(3):1-1
编者按: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总结过去三十年我国社会变迁的经验和教训,展望我国未来社会建设的蓝图和方向,是身处当今这个时代中的中国社会学义不容辞的学术使命和社会责任。有鉴于此,《社会》杂志会同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上海高校社会学E 研究院”,约请一批中年学者,组织了这一期“新一轮改革与社会建设”笔谈。笔谈的作者们在社会学学科视野下,分别从各自所擅长的中国社会变迁的总体特征、利益关系、转型社会学、社会分层、单位制、产权保护、意识形态、社会政策、民生改善、社会网络资本等角度出发,对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变迁的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就我国未来社会建设的方向和对策开展了深入探讨。如何解读三十年的中国改革,如何发现和研究中国改革过程中的“中国经验”,无疑是包括社会学在内的中国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也是形成具有解释力的中国社会学理论的历史机遇。我们需要研究,在三十年的中国改革中,哪些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哪些领域的变化相对缓慢,哪些领域或许还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却可能正是中国现代化的动力源。人们也许可以从2000年以来发生的重大事件中发现,中国的社会结构如同中国的社会发展阶段一样,不是单一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结构形态所能概括的。当今中国的社会发展阶段几乎跨越了从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的全部过程,并且是在同一时空条件下,多种社会发展阶段并存。中国社会结构也就表现得更为复杂,它也许是传统家国结构、再分配经济权力结构以及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社会结构的多种面向的集合。我们期望这组研究成果能有助于促进我国社会学更加深入理解改革开放的实践,发现真问题,寻求新视角,创造新理论,进一步推动自身的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我和社会学     
1936年春 ,我到了日本 ,这年9月考入日本大学经济科 ,后来进入社会科专修班 ,师从园谷宏先生学习社会学 ,我和社会学的关系 ,可以说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我原来准备是学经济学的 ,后来为什么转学社会学呢?首先是因为我原来的主要兴趣是搞文学创作 ,我想学点儿社会学专业知识 ,以便从中得到观察、分析、描写和反映社会生活的理论导引。其次 ,我来日本的真正兴趣并不是“为读书而读书”的 ,而在于从事“政治避难”。当时的中国面临的是严重的内忧外患的局面 ,救亡图存意识可以说是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共识。我来日本以前 ,就因为积极…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社会学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就是它逐渐“中国化”的历史,把社会学划分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非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并不能完全概括东西方社会学之间的差别和冲突。文章分析了对社会学“中国化”的性质和目标的不同理解,认为正确全面地理解社会学的学科化问题,仍然是实现社会学“中国化”目标的关键。在作者看来,实现社会学“中国化”的途径是“化入”与“化出”,即尊重社会学学科发展历史和规律,先进入资产阶级社会学的内部,批判地继承西方社会学,然后化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为了社会的平衡与稳定发展而寻找有效的社会控制,始终是社会学最关心的课题,舍此而讨论社会学的“中国化”,是一种非学科化倾向。  相似文献   

19.
《社会》1994,(12)
1993年8月3日,美国全国科学院“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在华盛顿发表一份关于中国社会学发展状况的评估报告。这份报告由芝加哥大学、杜克大学、康乃尔大学等著名大学的社会学系(所)主任(所长)共同提出。他们搜集了反映中国社会学恢复以来教学与科研状况的各种统计数据与论著,并且亲自来华对各大学社会学系与各级所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他们对中国各个社会学系(所)的现有  相似文献   

20.
王宁 《社会》2022,(6):46-56
<正>一、社会学的中国化:从1.0版到2.0版中国社会学家从民国时期起就呼吁社会学的本土化或中国化,吴文藻、潘光旦、孙本文、费孝通等一批社会学家还身体力行,积极参与社会学本土化建设。以吴文藻和费孝通为代表的社区研究学派的本土化研究成果还得到马林诺夫斯基的赞誉。1中国社会学家在20世纪30年代呼吁社会学的本土化,是基于大学的社会学专业教育面临缺乏本土教材、本土案例和资料以及基于本土田野调查的本土化理论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