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词义的文化标记是语言的文化特征的重要方面,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词义的文化标记对词汇比较研究和跨文化交际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大量实例的考察,较系统地对词义文化标记进行了分类,从理论上对其性质作了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跨文化交际中相关的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2.
运用词义分类理论和词义与文化关系理论分析德汉词义的非对应性关系,以一些和民族文化密切相关的词汇如称谓词和色彩词为例进行重点分析,有利于语言学习者真正掌握词义,避免语用错误,更好地进行语言教学、翻译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3.
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以及政治制度、科技水平等因素使得长久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和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在跨文化语言交际过程中出现了思维定式、词义混淆、语义不全,文化背景不了解等诸多交际错误。进行跨文化交际语言失误对比分析,可以有效避免错误现象发生,提高有效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语用失误,进而产生误解,冒犯他人,就会被认为不礼貌.礼貌用语是语言交际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文章以"please"一词的语用失误来分析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词汇是语言符号系统中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单位,也是思维活动中最活跃的语言单位,本文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论述了词汇文化意义的共性及其相异性,着重探讨了词义的文化及民族特性,并强调词义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词语是语言的重要构成因素.词语所表达的意义--词义,对人类交际,传承文化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词义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并且呈现出一些规律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民族表现形式.而语言的基础是词汇.本文试从语言学和跨文化的交际学角度出发,就英汉语言中的词汇构成方式、词汇空缺现象、词汇词义联想以及词汇文化内涵等现象做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8.
商标作为一种语言形式,不仅有着独特的语言特征,而且还包含着独特的文化特征.因此,商标的翻译不仅要遵循一般语言翻译的标准,而且还要综合考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商品销售的市场特征以及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商标语言的翻译要恰当的运用语言学、民俗学、消费心理学、广告学、跨文化交际学等知识,做到"忠实、通顺"和"音美、形美、义美"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9.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文化差异对于语言运用会产生显著的影响,怎样运用得体的语言有效建立起身份认同,是关系文化交际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主要论述了文化差异对于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语言运用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文化差异对于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身份认同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论中英语汇借用与跨文化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汇借用是语言交流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是文化融合和语言发展的必然产物。本文试从跨文化的角度来诠释英汉双语在不同交际年代的互借互动特征,以及交际中出现的"借用不对等"与民族中心主义,最后验证借词在跨文化交际中传通、融合异域信息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词义的模糊性在不同语言中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相异的一面。开展语言模糊性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不同语言之间模糊性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本文运用汉英对比的方法,从词汇义的模糊性这一方面探讨了不同语言之间词义的模糊性之异同。  相似文献   

12.
以英语和汉语为语料,从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的角度讨论核心句数范畴词语合格搭配的限制条件。作为综合语,英语核心句的组合在形态上接受数范畴对词语搭配的制约;汉语属分析型语言,无形态标志,词语搭配的限制主要表现为语义蕴涵。语法意义是综合语的必要条件,而词汇意义是所有语言遵循搭配规则。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文化环境孕育了不同的语言,造就了不同的语言特征,不同的语言特征反映着不同的文化环境,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不同语言间的交流便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在不同语言交流过程中,翻译承担着语言沟通和文化交互的桥梁作用。不同文化间存在的形式和内容的差异引发了跨文化交际中普遍出现的词意缺省现象。这种词意的缺省需要语言翻译来进行弥合。语言翻译在弥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词意缺省的处理对译者的翻译能力要求较高,在处理词意缺省时,译者应把握原作者的意图,力求顺应对语境结构,采取相应的方法妥善处理,让读者跨越缺憾感受到原文的美。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反映不同的文化。离开文化差异大背蒂的语际翻译是无法进行的。通过东西文化差异的几个方面分析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造成的词汇空缺、语义空缺、翻译超额及欠额等影响。  相似文献   

15.
汉英词汇在词义内涵上具有复杂的民族文化差异,解释和理解造成其文化差异的原因,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需要重视的。对汉英词汇的词义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会更清楚地看到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是语言的坚实底座,掌握好民族历史文化背景对语言教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词汇深度知识及其在教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汇量与词汇深度知识被认为是词汇能力的两个重要维度。在外语研究中,人们在重视词汇量的同时会更多地关注对词汇深度知识的研究,即进行词汇量与词汇深度知识的发展研究。二语词汇深度知识对外语教学有重要的启示,在词汇教学中应考虑针对不同的词汇和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按照词项处理词,将词汇与文化背景联系起来,在语篇中理解词汇的意义,让语境化与联系法相结合,重视高频词,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记忆单词和提高词汇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歧义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 ,歧义就是双重意思或者某个单词或某个句子所暗示的更多的意思。歧义在多种语言中普遍存在。英语的歧义现象大体反映在语音、词汇、语法、俗语等方面。不断探讨歧义现象 ,不仅有理论上的意义 ,而且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英语和汉语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两种语言之间产生了诸多的文化差异,其中一个方面的差异表现在词汇层面上。文章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进行比较,分析了两种语言词的文化意义,并且针对词的文化意义的差异,提出了四种翻译方法,即:直译、替换、增益、意译。  相似文献   

19.
汉语与英语分属不同语系,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受母语影响比较严重。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存在正向迁移和负向迁移双方面的影响。结合高职阶段英语的习得。从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及语言习惯四个方面对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正负迁移进行了分析。以期运用好这些迁移规律.使母语最大限度地促进英语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词义变化的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义变迁问题一直为语义学所注意。 50年代有人责难 ,人们比较多的是对变化事实进行分类和描写 ,对变因的研究却不够好。几十年过去了 ,把这方面成果综合起来观察 ,得出结论 :现实作用力、心理力量、文化压力、语言内部力量是推动词义 (或词义体系 )变化的四种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