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多数优秀作文,常常会因其某一极具个性的细节描写而令我们过目不忘、爱不释手。那么,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呢?笔者结合大家熟悉的课文,略谈细节描写的具体运用。一、摄取细小动作现实生活中,一个人不自觉地表现出的细小动作,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个性、习惯和修养。如《我的老师》中蔡老师“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的细小动作,极富情趣地表现了蔡老师假怒实爱的品性。《分马》中老孙头要打马的情节也异曲同工:“他狠狠地抡起棒子,棒子落到半空,却扔在地上。”形象地刻画出老孙头恼怒而又十分心疼的心理。巴尔扎克…  相似文献   

2.
快乐野炊     
“静——静!”葛老师手中的木棒正朝着我们,似乎一不留神,便会向我们戳来,“我来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这个星期五,我们要去野——炊——”葛老师把野炊两个字说得特别长,像射出的懒洋洋的箭。  相似文献   

3.
在民国法学家蔡枢衡先生的论述中,“殖民地性”成为描述中国近代法制的关键词,也是中国近代法制性质的一个面相。在蔡枢衡看来,法制的“殖民地性”决定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属性。在去殖民化的社会思潮中,法制的“殖民地性”变得更加明显,中国近代法制变革的目标也更加明确。在这一过程中,“唯新是从”的法制变革模式引起“中国法学的贫困”,法律认知上的形式主义使得法律形式与法律内容严格区分开来,由此,作为社会事实的法制发展出现了“断裂”。循着蔡枢衡对于中国近代法制“殖民地性”的解释脉络,厘清蔡枢衡意义上“沈派”与“反沈派”的历史社会处境,明确蔡枢衡“法学第三立场”的世界观、法律观和方法论,为当下的法学本土化路径之探索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4.
提起宋代书法的成就,人们自然想到“苏、黄、米、蔡”“宋四家”。然而,“四家”中前三家均有明确所指,唯独最后之“蔡”究为何人的问题自明代以后一直争论不休。因为“蔡”既可指“蔡襄”,也可指“蔡京”。从“苏、黄、米、蔡”之排序看,“四家”之“蔡”绝非“蔡襄”;从“二蔡”之书风书貌与宋人“尚意”的时代特征相契合程度看,“四家”之“蔡”非“蔡京”莫属;从卒年看,蔡京卒于米芾19年之后,此19年正是权臣蔡京跻身“四家”之列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正蔡宗齐: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校区东亚语言文化系曹建国:武汉大学文学院曹建国(以下简称曹):蔡老师,您好!首先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我知道您近些年比较热心中西文化的交流,并为此作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那么我们把今天的采访主题确定为中西文化交流,您看这样好吗?蔡宗齐(以下简称蔡):好的。  相似文献   

6.
奄蔡和阿兰     
《后汉书·西域传》云:“奄蔡国改名阿兰聊国,居地城,属康居”,《三国志魏书》引《魏略·西戎传》云:“又有奄蔡国,一名阿兰。……西与大秦,东南与康居接。”由于中国古代史料中将汉魏时期的奄蔡与阿兰相提并论,另一方面却又缺少更多的较详细的说明,所以导致了现代学者在奄蔡问题上聚讼纷纭,这主要体现在:对奄蔡与阿兰的相互关系、奄蔡的地理位置及其族属等问题叙说简略、含糊不清或者难圆其说。本文即依据中西史料,试图尽可能清楚地论述有关奄蔡的这些问题,不揣谫陋,对学术界前辈的某些观点提出商榷,以就正于专家们。  相似文献   

7.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晦”平衡“熹”,“晦”之意如启蒙老师刘子翚祝词:“木晦于根,春容晔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这影响了朱子一生的审美趣味与精神旨趣。朱子主静的思想资源丰富,如道南指诀的观未发之中、周敦颐《太极图说》的无欲主静、《易传》的寂然不动等。朱子晚年对道教丹道经典《周易参同契》颇用功,著有《周易参同契考异》,深受其中主静功夫的影响,如朱子视“三光陆沉,温养子珠”为其中之“要切之要切者”,效验是“黄中渐通理,润泽达肌肤”;在晚年的《楚辞集注》中,朱子通过屈原的《远游》来寄托超脱的情怀,以“壹气”为要诀之要诀,涵盖“毋滑魂”“与泰初而为邻”。另外,主静还表现为专一的持守,如《调息箴》中所言守鼻端之白,由此而至“静极而嘘,如春沼鱼”。诸多主静思想资源汇聚于朱子,他既能入之深,又能转得出,以持敬平衡主静。  相似文献   

8.
评五四运动中的“挽蔡护校”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蔡元培辞校长职是一种斗争策略,旨在护校保学。“挽蔡护校”斗争是五四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是一次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培育下的群众性自觉行动。五四运动作为先导,为“挽蔡护校”斗争提供了思想和群众基础。文章得出如下历史启示和结论:在近现代中国,革命救国先于教育救国;北京大学的爱国师生在“挽蔡护校”斗争中表现了高度的自治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新文化新思想是近世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的重要精神元素。  相似文献   

9.
新学期开始了,二年级一班来了一位新老师。新老师走上讲台,笑眯眯地说:“小朋友,我是你们新来的语文老师,也是你们的大朋友。你们愿意和我交朋友吗?”  相似文献   

10.
诚意     
今天课上蔡老师举例子,提到韩剧《人鱼小姐》中的一句话:"做饭好吃的秘诀就是带着诚意去做。"蔡老师接着说"做学问也一样,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研究经学、历史也应该抱着这样一种态度,这对于端正整个社会的风气,极有作用。"这是三百年前朴学家们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文艺园地     
《老友》2008,(1):24-25
满江红·元旦抒怀○蔡文澜华夏腾飞,举神州,处处报捷。喜今朝,箫鼓承平,建设火热。政通人和开新局,奋起西部、东北。岁月新,齐心奔小康,民心悦。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     
开学第一天,新老师将班长叫到办公室问话。老师:“你姓什么?”班长:“姓魏。”老师:“魏什么?,  相似文献   

13.
聪明的华佗     
东汉末年,才7岁的华佗想跟当地一位姓蔡的医生学医。蔡医生是一位著名的医学家,前来拜师学艺的人很多,当然不会谁来都收,只有那些聪明的孩子才能当他的徒弟。这天,华佗来到蔡医生家,规规矩矩地行过礼以后,便坐在一旁听候老师的吩  相似文献   

14.
我要举手     
这几天,二年级三班的王晓静心里有点发慌。她觉得新班主任徐老师上课常看自己,特别是课堂提问时,老师总用眼神暗示她举手回答问题。结果,她的头低得更厉害了。这天,徐老师找她谈话,微笑着询(xún)问她不举手的原因,她咬了咬嘴唇(chún),说她其实很想回答问题,但总怕说错。徐老师没有怪她,而是在她耳边悄悄说了些什么,她微微点了点头。第二天,徐老师课堂提问,话刚说完,大部分同学刷(shuā)地都举起手来。徐老师说:“同学们,我们这次换(huàn)一种举手的方式,会的同学举左手,没把握的同学举右手。”王晓静犹(yóu)豫(yù)了一下,轻轻举起了右…  相似文献   

15.
那时常静8岁,在成都少年宫学唱歌。这个小小的丫头无比执拗骄傲地从不跟小朋友一起说抑扬顿挫的四川话,她宇正腔圆,吐出来的是一口地道北京普通话。那时常静并不喜欢唱歌,只是觉得懂事乖巧的女孩,都应该有一门拿得出去的“手艺”,所以选来选去选了学唱歌。她的歌唱得很好,却从不愿意独唱,常静最喜欢的是报幕,她贪恋小小的自己站在大大的舞台中央,俯视“群臣”高声朗诵的感觉,算少年宫里的低调人物,有些许的骄傲和小另类。四川音乐学院送给少年宫两架古筝,老师们要挑两个孩子去学习,那时的古筝在孩子们眼中多么稀罕庞大吧,少年宫没有一个孩子见过古筝。原本要选两个人的,但老师最后只选了常静一个人。  相似文献   

16.
师: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敞开心扉走进我们的作文聊天室.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礼物"这个话题.(板书:礼物)参加今天聊天室的所有同学都能得到蔡老师精心准备的一份小礼物,高兴吗?  相似文献   

17.
师: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敞开心扉走进我们的作文聊天室.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礼物"这个话题.(板书:礼物)参加今天聊天室的所有同学都能得到蔡老师精心准备的一份小礼物,高兴吗?  相似文献   

18.
奄蔡国,汉代西域大国,其同名最初见于《史记·大宛列传》:“奄蔡,在康居西北可二千里,行国,与康居大同俗。控弦者十余万。临大泽,无崖,盖乃北海云。”说“控弦者十余万”,是指有军队十余万人。当时乌孙“控弦者数万”,康居“控弦者八九万人”,比较起来,奄蔡确实是大国。由于文献资料对奄蔡记载简略,故学者们研究也较困难,因而这方面的专论甚少。今笔者就所见史料做些粗浅论述,不对之处,请读者批评。  相似文献   

19.
道家的“虚静”说与审美创造自由心态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静”说源出于道家哲学,老庄认为道的基本特征就在于“虚”和“静”。其时,“虚静”属于人生哲学范畴。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虚静”哲学范畴被进行了美学改造,从而使得“虚静”具有了艺术创作论和审美态度论的双重内蕴。西方的“静观”说作为一种重要的审美态度理论,它与中国古典关学的“虚静”说在审美创造的自由心态的论述层面上是基本一致的。在对苏轼论“空”、“静”的个案研究中进一步揭示和论证了虚静(静空)与审美创造自由心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工作中,应协调处理好“授”与“塑”、“导”与“省”、“静”与“动”、“理”与“情”、“承”与“新”等五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