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闵生裕 《金陵瞭望》2010,(30):54-55
离开宁夏到南京前,朋友戏谑地说。秦淮河可是一条骚情河,像你这样的文人骚客应该去感受感受她的香艳。我说,秦淮八艳中,唯柳如是是我不变的相思。我早就想到秦淮河畔寻找柳如是的小脚印子。星夜抵达南京时,我下榻在秦淮河畔的宾馆,且说是“夜泊秦淮近酒家”。  相似文献   

2.
又是一年春来到。2015年农历羊年春节来临前夕,南京秦淮河畔热闹非凡的"秦淮灯会",又与南京市民和中外游客如期见面了。好有眼福的南京市民,在迎接新春的同时,又迎来了第29届"秦淮灯会"与江苏、台湾第五届灯会。今年的南京"秦淮灯会"为期50天,分夫子庙、江南贡院、老门东、秦淮河、公共区域五大展区,共有66组大型灯组及众多民间灯彩艺人扎制的秦淮花灯参展。"秦淮灯会"作为南京地区重要的民间文化内容,也是一种民间社火形式。灯会上除了展示各种大型组灯外,还要展示剪  相似文献   

3.
尤岩 《金陵瞭望》2010,(20):68-69
南京地区具有得天独厚民居资源的首推秦淮。秦淮河畔是南京古文明的摇篮.历来是古都南京的传统住宅区。自东吴至清未。不仅文人墨客荟萃,而且历代金陵王公贵族、商贾名流的宅邸大多聚集于此.当时大户人家的居所也多被称为“九十九间半”。  相似文献   

4.
吴韬 《金陵瞭望》2006,(19):8-10
2006年9月28日.在“欢乐中国行——魅力南京”大型综艺晚会欢快的气氛中.2006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落下了帷幕.本届名城会以市长人城仪式为开幕式掀起高潮.以《欢乐中国行·魅力南京》唱响闭幕式;以市长论坛纵论城市和谐发展突出主题、以首届文化产业交易会加大文化招商力度、以狂欢节尽现南京民俗风情。  相似文献   

5.
厘清“月榭主人”等戏曲曲艺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基本情况,有助于明清江南戏曲曲艺问题的深入研究。通过对诸多史料的考辨可以得出结论:“月榭主人”即松江王玉峰,著《焚香记》、《钗钏记》等;“秦淮墨客”即江宁纪振伦,作《七胜记》传奇三种等;“捧花生”即南京车持谦,著《秦淮画舫录》、《画舫余谭》等;女弹词家侯芝著《玉钏缘》等。  相似文献   

6.
赵锐 《金陵瞭望》2007,(18):7-9
开幕式上,全市餐饮企业送展了21桌宴席和参评的名菜172个。其中既有历史悠久的“小满汉全席”、“秦淮风情宴”.也有南京味十足的“金陵全鸭宴”,还有时代气息浓郁的“奥运畅想宴”、“海之源水鲜宴”等,充分反映了南京包容并蓄的地方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7.
秦淮河风光     
秦淮河古名龙藏浦,后积淮水。相传秦始皇南巡,听说这里有王气,遂开方山,以破王气,“秦淮”因此而得名。秦淮何起源于溧水县的东庐山和句容县的宝华山,全长110公里,自东水关至西水关这一段,名内秦淮,亦称十里秦淮。十里秦淮从六朝起,就是大族聚居、商贾云集、人文荟萃之地.被称为“风华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明清时期,曾盛极一时,秦淮灯?号称“天下等一”,清末以后,内秦淮团长期失修,渐趋淤塞。1%4年以来、这里复修、新建了夫子庙、学宫、贡院三大古建筑群和东西市场、瞻园、李香君故居、萃苑小公园、得月台、中华门…  相似文献   

8.
经盛鸿 《金陵瞭望》2005,(14):35-35
1938年三四月间伪“维新政府”暨“南京市政督办公署”先后成立后,为装点“首都”的门面,就努力设法恢复南京市面的商业。但在日军的军事占领与经济封锁下,真正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商业岂能顺利恢复?于是伪政权几经权衡,决定首先恢复秦淮河畔的歌舞厅、画舫、酒楼饭店、戏院,特别是妓院等所谓“娱乐业”以及毒品销售等。  相似文献   

9.
《金陵瞭望》2008,(21):116-118
“民以食为天”。到了南京,如果不去品尝一下各种风格的南京美食,您此行一定会留下不少遗憾。就如南京城市本身就是现代与传统的融合,南京的美食既有久负盛名的鸭肴,有闻名全国的秦淮小吃,也有左拥秦淮河,右抱世界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墙边的福忆祥酒楼,还有小资聚餐的“磁场”-1912。  相似文献   

10.
唐代诗人杜牧的《泊秦淮》是首写景抒情的名作: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中描写了客游江浙,船泊秦淮,秦淮河上月色暗淡,夜雾弥漫,一片凄清惨淡的景象,抒发了对时事的无限感慨。其中“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连用两个“笼”字,把烟、月、水、沙四者交融在一起,勾画出秦淮河所特有的夜色迷茫,烟月浮动的景色。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1月3日晚的秦淮河畔鼓乐齐鸣,桨声灯影、缤纷烟火、花香柳絮、灿烂星河交相辉映,500多名中外嘉宾在屹立千年的古城墙边寻觅梦中江南的倩影,感受帝王之州的独特风韵,从而揭开了"2008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的华丽面纱。联合国  相似文献   

12.
厉恩宝 《金陵瞭望》2008,(23):23-23
11月4日上午,由南京市文联、秦淮区人民政府、南京广播电视集团主办,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秦淮区委宣传部、秦淮区文化局、秦淮区文联、南京市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管理办公室承办,金陵瞭望(美城)杂志社协办的2008中国·南京第二届民间艺术节在夫子庙大成殿广场拉开了帷幕。开幕式演出上,舞蹈《奋进钟山龙》,六合留左窜马灯、高淳大马灯、六合民间歌舞《格登代》、秦淮风情舞《扇谣》、江宁民间歌舞《划龙船》、歌曲《湖熟鸭顶呱呱》、白局小段《云锦诀》、空竹表演《天使》等节目,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3.
郭文权 《金陵瞭望》2011,(14):32-33
河西新城位于秦淮河以西.是南京“一城三区”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10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河西指挥部党组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金陵瞭望》2008,(22):100-101
灯光、桨影、清河、人家……在朦胧的夜色中坐上游船,倾听着古琴的曼妙旋律,在蜿蜒的秦淮河上茗茶、观景,欣赏演出。如今,由秦淮区委、区政府重点打造,由秦淮区国资中心投资、秦淮风光带水上游览公司具体承办的重点项目——秦淮河水上游览线,已成为南京最耀眼的文化名片之一。  相似文献   

15.
《金陵瞭望》2005,(19):i0005-i0005
广场文化活动是新建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图为由十运会组委会宣传部,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市河西建设开发指挥部.建邺区委、区政府主办,区文化局等部门承办的“迎接十运会.建设新南京”新城之歌大型文体展演活动现场。  相似文献   

16.
2008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以下简称“名城会”)是一场世界级文化盛宴。在11月3日至7日的5天会期中.来自35个国家的70多座名城的市长.以及近万名国内外嘉宾与700多万南京市民.共同分享了一场世界文化的盛会.共同体验了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名城会已经成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沟通交流、增进了解、互动发展的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17.
《金陵瞭望》2005,(22):F0004-F0004
近两年来,秦淮区市容管理局按照“讲大局、讲团结,争先进、求和诣”工作理念,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在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成效等诸方面寻求突破、探索创新,为全区“发展秦淮、富裕秦淮、人文秦淮”总目标的顺利实现保驾护航,先后在城市管理、老城改造、环境综合整治等多方面屡建新功.2004年底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建设新南京有功单位”。  相似文献   

18.
屠康敏 《金陵瞭望》2010,(26):36-37
明城墙是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的重要标志性建筑.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潜力巨大的旅游经济价值。建设明城墙风光带.使其与古色古香的夫子庙景区、风光旖旎的十里秦淮河形成水陆空交映互动的立体游览线,是秦淮人多年的期盼,  相似文献   

19.
厉恩宝 《金陵瞭望》2008,(23):22-22
名城会期间,由南京市文联等单位主办、金陵瞭望(美城)杂志社协办的“金陵风”——中国油画精品展、“梅之韵”摄影艺术作品展、盛世华章翰墨名城——南京书法名家篆刻精品展、第二届南京民间艺术节、日本代表书家樱花书法作品展等多项文化活动.为中外嘉宾充分展示了南京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风采和形象,以及南京文化的无穷魅力,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城市间的沟通与学习。本刊特刊发相关活动的精美图片,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20.
一衣带水,钟灵毓秀。古今秦淮,文化璀璨。 在两千年的风雨岁月中,悠悠的秦淮河孕育了这里繁盛的商贸、众多的景点、荟萃的人文和醇厚的风情。秦淮作为南京古文化的代表,浓缩了金陵文化的精华,充满了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