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盛唐边塞诗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歌颂了开边战争,这无疑是十分错误的。这种情况反映了唐玄宗穷兵黩武、好大喜功、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带给他们的严重影响。因为,“在每个时代里,统治阶级底思想就是统治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唐玄宗为代表的盛唐封建统治阶级,用武力开边的思想和政策,不能不影响到这些边塞诗人对于这些复杂战争的立场和态度。但是,不是所有边塞诗都是这样的思想内容,应该说,还有不少优秀的边塞诗不是歌颂开边战争,而是在盛唐王朝的开边战争中表现出一种反战厌战的思想和情绪。这一部分作品应该特别受到重视,因为它们表现了各民族人民不愿互相残杀和希望安定和平的感情和愿望,揭露了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的罪行。但在这一部分作品  相似文献   

2.
西域边塞诗作为中华诗苑中的瑰宝,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独秀一枝。两千多年来,无论是屯垦戍边的军民、西游边塞的文人,还是谪贬边关的文官武将、平定边陲的封疆大吏都留下许多边塞诗。这些诗作从总体倾向看,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一是许多边塞诗歌颂了中国历代王朝统一西域的功绩,尽管诗作者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不免对帝王歌功颂德,但“维护祖国统一”是众多边塞诗水恒的主题。二是许多西域边塞诗往往又寄托  相似文献   

3.
高适、岑参是盛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出身、经历和生活体验相似,因此,他们边塞诗的内容有许多相似之处:抒发为国守边、报国立功的理想抱负和执着追求,洋溢着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歌颂边塞将士不畏艰险、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表现了征人思乡之情;具有悲壮的共同格调。但因际遇不同,所见各异,在艺术手法上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高适的边塞诗思想内容深刻、风格悲壮,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优秀代表;岑参在写作手法上以写景描写抒情见长,景色奇丽,感情炽烈,想象奇特,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他们的边塞诗慷慨激昂、豪放悲壮,共同反映出时代的主旋律,充分体现了盛唐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4.
清代边塞诗繁荣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边塞诗繁荣原因初探黄刚中国古代边塞诗在唐代达到了高峰,然而,唐以后边塞诗却呈现出长期不景气状况,虽然宋元明三代,边塞诗还赓续不绝,某些时期甚至还有过局部繁荣,某些诗人在边塞诗创作上还有过令人瞩目的实绩。但是,这七百来年中,边塞诗创作确实处于低潮。...  相似文献   

5.
王维边塞诗:雄悍逸放的人格塑型──兼论所受鲍照诗的影响王志清王维,是盛唐边塞诗群中第一个大量写作边塞诗的诗人,是高、岑出现之前的边塞诗最富有者。王维的边塞诗创作,有其现实生活的激扬和思想性格上的体认,而从文学的师承关系看,国风、屈骚、汉魏六朝乐府民歌...  相似文献   

6.
岑参边塞诗向来以"奇"为人称道,但是比较岑诗与先唐边塞诗可以看到,岑参对先唐边塞诗进行了较全面的接受.他的边塞诗在遣词造语、诗歌意象、主题表现、题材选择等方面,对前人之作多有借鉴与学习.  相似文献   

7.
有学者认为岑参的边塞诗是中国“最早的西部诗歌”,盛唐时期只有“少数边塞诗人确有短期边地生活经验”,“多数诗人”的边塞诗只是“使事用典,借题发挥”。本文列举事实,证明不少诗人写作西部诗歌都早于岑参;盛唐时期文士出塞人数众多,乃是一种时代风尚;诗人们的边塞诗大多具有具体生活基础,而非“虚拟想像”。本文还进一步对岑参边塞诗的风格特征作了新的探究,纠正了这方面的一些不正确看法。  相似文献   

8.
姚皓华 《东岳论丛》2005,26(4):83-89
边塞诗派是唐代著名的诗歌流派。盛唐过后,唐代宗大历时期的著名诗歌流派“大历十才子”诗派也创作了不少边塞诗,他们的边塞诗与盛唐边塞诗派的边塞诗有同有异:其同在于两者均有边塞景色的描写及胸臆愁懑之情的抒发。其异之一在于盛唐时期蓬勃的时代精神造就了盛唐边塞诗中瑰丽雄奇的西域风景画,“大历十才子”边塞诗中的边地风物则少了盛唐逸气多了感伤色彩;之二在于盛唐边塞诗中的离愁别绪表现得愁而不惨、悲而不凄,而“大历十才子”笔下的乡思之情则凄惨愁郁、幽怨绝望。  相似文献   

9.
李益边塞诗创作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金波 《云梦学刊》2006,27(1):101-104
李益“五在兵间”的独特从军经历对其边塞诗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与盛唐相比,他的边塞诗在题材上有新的开拓,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新的追求,在体式和风格上有新的变化。他继盛启中,为中唐诗歌特别是中唐边塞诗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唐代的大量边塞诗以乐府诗体裁的形式存在,这些诗歌作品不仅对后世的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还走出国门,引发了朝鲜朝古代文人跨越时空的回响与应和,促进了朝鲜朝乐府题边塞诗的繁荣。自16世纪中叶始,至20世纪初,有百位以上的朝鲜朝诗人在汲取唐边塞诗以及中国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的乐府题边塞诗。这些诗歌在思想底蕴、艺术特色等方面与唐朝边塞诗交相辉映,共同为东亚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边塞诗史的乡恋主题可分为“战士乡恋”和“文士乡恋”两类,由其演变的时代特点、情感内涵及表现形式,可看出边塞诗乡恋主题具有强烈的“士意识”,体现着文士的双重价值取向,它加重了边塞诗悲慨的风格气调,拓展了边塞诗的抒情空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盛唐边塞诗中频繁出现的马意象进行了论述.探讨了马意象在盛唐边塞诗中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对马意象在边塞诗中的具体涵义进行了概括,简析了马意象在盛唐边塞诗中频繁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田峰 《学术月刊》2015,(2):120-127
边塞诗是唐人对"异域"世界感知的重要载体。初盛唐时期,随着国家疆域的扩大,边塞诗人对新开拓的西北边疆有了全新的地理感知,这种感知使该时期的边塞诗显得恢宏豪迈、雄浑壮阔;中晚唐时期,西北疆界被不断压缩,诗人对边塞的地理感知随之与盛唐有异,在诗歌中也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气象。可见,唐代疆域变迁对边塞诗的创作有重大影响,从唐代边塞诗人对西北边疆的地理感知入手,可分析疆域变迁与边塞诗创作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押韵方面、长句的整散形式、修辞格的选用等三个角度对杨牧三类新边塞诗语言风格手段使用上的差异所进行的微观分析,我们基本上可以推衍出杨牧新边塞诗的语言风格特点,即其社会性抒情的新边塞诗具有豪放、刚健的语言风格特点;其风物型描绘和灵魂型抒写的新边塞诗具有柔中带刚的语言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5.
王松涛 《兰州学刊》2007,(8):143-144
在唐代边塞诗中,胡乐意象得以恰如其分的的运用是构成其独特审美特征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考察边塞诗中的胡乐意象及运用方式,揭橥胡乐在开掘边塞诗的题材、构建边塞诗的意境、涵括边塞诗的情感诸方面所起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隋代边塞诗人卢思道、杨素、薛道衡、虞世基、杨广等诗人作品的分析,论述了隋代边塞诗兴盛的原因和主客观条件,以及边塞诗所具有的内容、风格方面的特征,探讨隋代边塞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建春 《西域研究》2012,(3):115-118
清代乾隆帝统一新疆后,有大批遣员被遣戍伊犁,其中不乏能诗之士,留下了大量的清代伊犁边塞诗。与其中历来备受西域研究者关注的清代伊犁边塞诗的代表作相比,清乾隆年间因卢见曾两淮盐引案漏言而遣戍伊犁的徐步云的边塞诗却少为人知。他的诗对研究当时伊犁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颇具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边塞诗作为唐诗中的一株奇葩 ,历来备受人们青睐。它在唐代特殊的历史条件下 ,经历了萌芽、产生、发展、繁荣、衰落乃至日渐沉寂的过程。人们对边塞诗的关注 ,往往着眼于初唐、盛唐和中唐时期 ,留连于盛唐明郎壮大的气势和中唐哀怨幽婉的意蕴 ,而对边塞诗在晚唐的回响、余韵乃至沉寂的原因却大多忽略或漠视。其实 ,晚唐边塞诗在衰落和消亡的过程中 ,也留下了它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初唐边塞诗向盛唐边塞诗发展的演进过程:在初唐前期,宫体诗盛行,边塞诗寥若晨星,到初唐中期出现的反对宫体诗的革命,及至初唐后期陈子昂以“复古”为旗帜,掀起第二次诗坛革命,预示了盛唐边塞诗的到来。  相似文献   

20.
清代西域边塞诗是清代诗人在有感于新疆独特的自然人文氛围之下,情之所至、有感而发时作出的。清代西域边塞诗生动完整地表现了清代西域各方面的情况,不但有对独异的自然景观、独特的民风民俗的描写,还有对日渐加深的西域边疆危机及由此而采取的屯垦戍边政策的描写。除此之外,作为少数民族聚居之地,有不少汉人因各种原因来到新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也在清代西域边塞诗中有着充分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