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年轻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碰到一位老人,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 老人反问: “你的家乡如何?” 年轻人说:“简直糟糕透了。”老人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另一个年轻人问同样的问题,老人也同样反问,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人便说:“这里也是同样的好。” 旁观者觉得诧异,问老人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人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  相似文献   

2.
金秋茶坊     
《老年人》2001,(2)
复旦学子助老上网 《青年报》报道:为“拉近年轻人与老年人的距离,让年轻人为老年人做些实事”,复旦大学首届敬老节开展了一系列助老活动。其中一项就是帮助老年人学会上网。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最新调查显示,中国 50岁以上的网民仅占中国网民总数的 1. 6%。许多老人感慨社会上专门为老人提供的上网培训太少,希望懂网络的年轻人帮上一把。在复旦大学的这次助老活动中,报名做老人“网络老师”的志愿者有 60多人。   点评:信息时代,网络社会,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复旦大学学子开展“忘年互教”活动,为渴求上网学习新知识、寻…  相似文献   

3.
潇湘 《老年世界》2008,(1):10-12
年轻人崇尚借贷消费、超前消费,老人却总强调积谷防饥、有备无患;年轻人倾向于“及时提升生活质量”,老人却不敢动用储蓄的一分一毫;年轻人总认为“千金散去还复来”,老人却总强调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医疗、养老、买房、孩子的教育费还得老百姓一肩挑,不可不留后路。因而,围绕着消费观念的差异,老人与年轻人之间逐渐形成了一条难以逾越的代沟……  相似文献   

4.
郭桢 《老年世界》2009,(4):14-15
日前,记者来到80岁的刘一民(化名)老人家里,老人向记者讲述了他和老伴被骗购买了一万多元“药品”的经过。就在2008年11月28日,刘一民老人和老伴出去散步,走到街口的时候,路边一年轻人特别热情地给两位老人每人发了一张免费身体健康普查卡,并告知老人这次活动是“北京协和医院”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联合举办的,现场会有“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坐诊,  相似文献   

5.
孙书静 《老年世界》2007,(22):24-24
无论多么健康的老人与年轻人相比,在生活方面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不方便。因而,日本社会对老人的关怀很多时候是考虑如何使老人能够轻松地获得“方便”。这一点充分体现在老年用品的生产与制造上。  相似文献   

6.
与年轻人相比,老人更需要伴友,它与子女一样能慰藉老人的心灵。然而,由于多种原因,“伙伴危机”正日益逼近老人,不少老人缺少或正在缺失伙伴。关注老人伙伴危机这一问题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7.
一大早,要赶往单位上班的年轻人坐公交车却遇到一批外出晨练的老人,上班的人是不是一定要让晨练的老人优先挤上车?遇到突然倒下的老人,你伸出援手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老人或老人的家人会不会讹你?类似这些几乎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问题,该怎么处理?  相似文献   

8.
2007年4月24日,一个当街殴打老人的年轻人和被打的老人被带进了湖南株洲市明照派出所。民警经过讯问,了解到一件令人瞠目结舌的荒唐事情……  相似文献   

9.
老皋 《老年世界》2008,(24):22-23
“闪婚”是当代年轻人玩的时髦。92岁高龄的刘时高老人却也“闪”了一把。  相似文献   

10.
最后的守护     
这个冬天一直在下雪,门前小石桥上的积雪已经被碾压成厚厚的冰,小石桥的桥面变得光滑如镜。老人坐在门洞里,看着小石桥,一下午的时间里,老人看见有八辆电动车在桥上摔倒。幸亏是年轻人,老人想,如果是上了年岁的人,可怎么得了啊。  相似文献   

11.
绿叶 《老年世界》2007,(24):32-32
随着人口高龄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独居生活的银发族愈来愈多。报导上的统计数字,常被记者解读为“将来是两个年轻人,赡养四个老人”。但我的解读观点比较另类,因为从另一个观点来看,其实很可能是“四个老人辛辛苦苦工作一生的财富,要拿来照顾两个生存不易的年轻人”。  相似文献   

12.
老人比年轻人更容易腹胀,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和器官老化,老年人唾液、胃液、肠液的分泌量减少,消化食物的能力降低。此时如饮食不当,很容易导致腹胀。对此,专家建议,常腹胀的老人,应该从生活习惯上做些调整。  相似文献   

13.
肖保根 《老年世界》2006,(23):35-35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年轻人尚且有忘事的时候,何况老人呢?存款后不用本子登记,是很多老人的通病,殊不知,偷一下这样的懒,就会损失很多“银子”。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导刊》2012,(17):46-46
在近日举行的2012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论坛上,上海市民政局局长马伊里透露,上海将探索制定鼓励年轻人与老人就近居住适当减免税收的政策,探索由政府提供相应补贴、鼓励由子女或亲属为自家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  相似文献   

15.
当年轻人的内心对爱情婚姻越来越疑惑的时候,寻求伴侣的行列里加入了老年人。到底老年人寻找的情感归宿与年轻人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以下仅是一对老人的心路历程。也许很普遍,也许很偶然……  相似文献   

16.
"不走寻常路"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生活中还是有很多新奇有趣的乐子可以让老人去追求享受的。这是老人的幸福,更是儿女的幸福。我家对门住着一对老夫妻,是大学退休教授,我们称呼他们陈老师、刘老师。刘老师是个时尚分子,穿着  相似文献   

17.
由于大量的年轻人从农村迁移城镇,今后几十年农村人口老化程度将高于城镇。我国农村与城镇2000年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7.2%与6.3%。2050年农村与城镇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32.7%与21.2%。这是因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农村中年人向城镇迁移的几率比年轻人要低得多。这一庞大人群将陆续成为老人,并且大多数留住农村;他们正好又赶上了自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卓有成效的计划生育。这些人很多只有一个或两个子女。当他们成为老人时,子女可能已离开农村。因此,农村老人今后仍然完全靠家庭养老是不现实的。  相似文献   

18.
我认识一位94岁的东北老人,老人中年丧夫,膝下五子。七八十岁的时候,她还到处去做些小生意,卖些衬衣、口罩之类的东西。老人的穿着很有特点,是老式的扣袢大褂,看上去不太像这个时代的人。现在她背已驼,耳也有些聋,但思维却极为清晰,行动也很利落,洗衣、做饭、打扫房间,比年轻人都勤快。  相似文献   

19.
东方 《当代老年》2008,(5):14-15
91岁,在人们的印象中,应该是一个风烛残年、经不起任何折腾的年龄。而在江苏南京市玉桥商场,91岁的孙迪老人却把生意做得有板有眼,他自己装修店面,自己进货,卖的是年轻人穿的T恤衫、牛仔裤。他是这个大市场中经营牛仔服饰最成功的店主之一,每年营业额有60多万元。 孙迪老人每天骑着摩托车上班,上班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笔记本电脑浏览商务信息。这个比年轻人更能接受新生事物的老人,却有着让人不可思议的传奇经历:比如他65岁才开始经商;比如他刚做生意便被人骗去十万元——  相似文献   

20.
正下楼梯,"扶慢侧"扶护栏年纪大、腿脚不利索的老人下楼梯时,一定要双手扶着楼梯护栏或墙面小心挪动。慢点走宁慢勿快,等双脚都在一个台阶后,再走下一步,以减少关节承重。侧身下下楼梯尽量脚尖着地、侧身走,而不是像年轻人一样正对着楼梯走。老人肌肉及韧带的弹性、张力不如年轻人,加上反应较慢、控制力差,正面下楼梯时一脚踏空就没办法及时收回,人的身体几乎垂直,也易迎面摔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