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脉大凌河,一条美丽的河,一条生命的河,蜿蜒八百里,不但孕育了伟大的红山文化,也孕育了独特的三燕文化.朝阳作为三燕都城,开创了东晋十六国前燕、后燕和北燕近一个世纪的辉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朝王昌龄一首家喻户晓的《出塞》,激发了无数人对金戈铁甲的无限遐想,追随着无数文人墨客的足迹,拨开历史的迷雾,踏上真正的龙城,感受如今辽宁省朝阳市带给我们的文化的洗礼.  相似文献   

2.
瑰丽朝阳     
朝阳市全市总面积2万平方公里,辖北票、凌源两市,朝阳、建平、喀左三县,双塔、龙城两区. 朝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朝阳的母亲河大凌河犹如一条坚韧的丝线,在漫长的岁月里穿起了一连串属于整个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 10多万年前,大凌河岸边的鸽子洞人已学会打制和使用石器,已经围坐在火堆旁咀嚼着烤肉了;境内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发现,证明这里早在5500年前就存在一个具有高度文明的古国,世界上最早的女神塑像——牛河梁东方女神塑像的出土,更是证明了这里是中华共祖的故乡!  相似文献   

3.
东北方言通过词缀、叠韵的使用以及语音的高低起伏变化,使拟声词不仅用于叙述,而且用于描摹和抒情.词缀配合语音的轻重格式变化延长了生理之"气"的运行过程,从而使心理之"气"即情感的表达更为夸张和透彻.叠韵和儿化及语音的高低起伏格式一起强化了语义,折射了东北人的生活趣味.拟声词的大量使用体现了东北人以情感和感受为核心的文化取向.东北民俗喜剧语言的押韵方式是对传统诗歌押韵方式的反叛,它在字数和句数上没有限制,词义、词性不讲究对仗工整,常用仄声韵,韵脚后附加助词或词缀,以及随时换韵和一顺边口的特点都和东北文化的快乐和狂欢特征具有同构关系,体现了东北文化的独特气韵.  相似文献   

4.
《学问》2010,(6)
在辉发河上游主要支流一统河、三统河流域分布有众多的石棚墓群,目前已发现80余座石棚墓,初步判断这些墓葬建于春秋战国之际。辉发河上游石棚墓种类较多,保存较为完好,且多与大盖石墓和石棺墓共存,是研究目前存有广泛争议的关于此类遗存性质、年代、文化归属的最佳实物资料之一。辉发河上游石棚墓群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文化物色,是研究我国东北地区青铜时代丧葬习俗的重要依据。也是探讨松花江上游地区与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文化融合与传承,乃至东北亚地区青铜时代文化格局形成的最佳例证之一。  相似文献   

5.
妖娆丽水     
《东西南北》2009,(7):71-71
白墙青瓦,小巷幽深,让人立即就会有对某种逝去了的岁月久违了的感觉。 大凡到过丽江古城的人,都会为那状如人体血管、穿越古城街道房舍的大小河流沟渠而感慨:如今在哪儿还可以找到这样清丽自然、纯洁鲜活的城中之河啊?  相似文献   

6.
古村厚土     
正我所居住的村子,叫魏营子村。在中国地图上找不到这个名字,但是在现今时代,网上搜一搜,却可以显现满屏的相关信息。最让我值得炫耀和鼓吹的是,有一个以我们村子命名的文化,它叫“魏营子文化”。我一直以这个文化骄傲自豪。魏营子文化是一支主要分布在大小凌河流域的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依据最新的考古发掘资料,明确了“魏营子文化”的命名。就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来说,辽河流域已分区建立起了文化发展序列。辽西地区有查海-兴隆洼等先红山文化,大约与红山文化早期相当或稍早  相似文献   

7.
每当约翰·斯特劳斯那首风靡全球的<蓝色多瑙河>在我的耳边响起的时候,我就在想:世界上恐怕没有任何一条河流的幸福能与多瑙河相比,因为它是一条音乐之河.  相似文献   

8.
正每年十月,在辽河三角洲都可以观赏到一片红艳似火的红海滩,这里正是大凌河的入海口处。从这片海岸向西北推进,直至葫芦岛大红螺山以东的广袤地带,就是清代大凌河牧场西厂所在地。在清初总管内务府上驷院分设的五家牧场中,大凌河牧场位列第一,是清代东北最大的皇家马厂,曾经为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任皇帝东巡谒陵提供马匹。大凌河牧场分东厂西厂满族人擅长骑射,有马背上民族  相似文献   

9.
黄任远  王威 《学术交流》2004,(10):120-124
黑龙江是我国第三大河流。黑龙江流域河流众多,山脉纵横,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孕育了黑土先民,形成了多元文化,具体为:中原文化与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开放性、包容性和封闭性并存,并呈现大工业、大农业、大城市等"三大"特色。  相似文献   

10.
东北近现代文学以其独特的地域特点为基础,在20世纪初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文类建设承载并具体体现了这一转型和相应的文学成就,在一些功能相对稳定的类型或范式上出现了集中的变化.这些范式质素的变化,在一个向量上体现着东北社会、文化面向现代性的转变;在另一向量上,指向东北文学内部:这些质素的消长转化,聚集了东北文学的现代之变,这些改变联结成东北文学的现代性进程,据此可以考察东北文学新的生态和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