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务院<指导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原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支撑和推动‘三化'协调发展".这表明,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宏大战略中,中原城市群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任务.中原城市群要完成使命,必须走深度整合发展之路.即以建设中原经济区为目标,内聚核心带动力,构建核心增长极--郑汴都市区;外联区域承载力,构建区域支撑体系--河南省现代城镇体系;提升整体竞争力,构建核心增长板块--城镇体系紧密层."一极一体系一板块"是中原城市群深度整合的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2.
中原城市群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加快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是河南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的重要发展思路和发展布局.中原城市群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实力比较雄厚,城市密集度和人口密集度都比较高,应列入国家二级城市群.该城市群的范围不必完全拘泥于行政区划,应以经济区划为主进行界定.中原城市群的建设要强化一个中心,培育一个次中心,建设一条工业走廊,突出三条轴线.要处理好发展中原城市群与发展县域经济的关系,使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3.
邢军伟  宋延旭 《理论界》2011,(11):41-42
次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培育和发展实力较强的次中心城市对于经济区或城市群的发展至关重要。区域次中心城市城市应具备四大方面的条件: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产业结构,较优越的区位条件和适宜的发展环境。本文在分析明确沈阳作为沈阳经济区单核中心城市的基础上,认为鞍山的发展定位应是沈阳经济区的次中心城市,是在沈阳经济区以及中心城市———沈阳发展的关键一环、点轴式开发的主轴与优先轴和沈阳经济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量。研究认为鞍山与沈阳是主动呼应与接受辐射的关系。鞍山应该在接受辐射带动中构筑配套互动,增强中心城市的"二次辐射"能力,构筑一种互补叠加优势。  相似文献   

4.
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的战略定位、目标模式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几大城市群中,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经济区)的区位条件优越,总体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属中等偏上,特别是在装备制造业方面的发展潜力巨大。培育与发展沈阳经济区,既是对我国国家城市体系发育现状的一个客观判断,也是发展和优化国家城市体系、建立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最优空间结构的现实需要。从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入手,通过对沈阳经济区发展的背景、现状与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经济区一体化的定位、目标模式进行探讨后发现,要实现东北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就应该提升沈阳经济区和东北城市带在国家城市体系中的战略地位,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积极扶持沈阳经济区和东北城市带的发展,促进国家城市体系的发展和优化。  相似文献   

5.
大庆市建设哈长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将"大庆建设成为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打造成"石油化工产业基地、装备制造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分析了大庆市建设哈长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的现实基础、存在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本文据此探讨"一体两翼"下"一体"城市群发展战略。即把"一体"的核心山东半岛城市群打造成在全国开放程度高、发展活力足、核心竞争力强的区域之一;适应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把"一体"培育成为国际竞争力强的城市群——泛山东半岛城市群;在"一体两翼"战略下探讨日照和东营在"一体"和"两翼"间作为连接带的双归属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7.
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角度出发,探讨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定位,提出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泛海峡西岸经济区到环海峡经济区的梯度推进构想,同时要加大厦门湾经济区建设力度,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龙头。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的奋斗目标,并将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一,这是新时期破解发展矛盾、促进城乡融合、激发发展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要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凝聚各方力量,创新方式方法,着力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推动中心城市增强区域增长极和动力源功能,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形成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9.
构建中原经济区,需要统筹协调的城乡体系予以支撑.中原经济区城乡支撑体系以中原城市群为核心,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为框架.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基本途径,以县域经济为基础.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优化中原城市群布局、构建并完善五级城乡体系,放手扩权搞活县域经济,将为中原经济区的顺利建设和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0.
韩宇宁 《理论界》2006,(10):55-56
构建沈阳大连城市群经济隆起带,是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客观要求,具备了比较好的基础条件;要实施统筹区域发展战略,通过建立一体化共同市场、加强产业分工与合作、加快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步伐、培育城市功能、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和工作载体等措施,加快建设沈阳大连城市群经济隆起带。  相似文献   

11.
中原经济区的区域发展规划应该突出自己的特色和禀赋优势,并把这种优势转化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此,应从设立农村土地资产化改革试验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试验区、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试验区、地方立法试验区和农产品期货交易试验区五大方面培育中原经济区核心竞争力,并采取培育中原经济区核心竞争力的相关措施和政策.  相似文献   

12.
加强中原经济区建设法治保障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经济区是河南加快中原崛起、实现河南振兴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从区域发展和法治建设相协调的内在逻辑来看,加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法治保障,对于谋划和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至关重要.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可以考虑从六个方面构建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有效的法制支撑:明确协调机构,建立中原经济区行政契约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中原经济区立法协调与透明机制;严格行政执法,建立中原经济区行政执法协调与合作机制;强化司法权威,建立中原经济区司法协调与合作机制;提高法治实效,建立中原经济区法律监督机制;培育法治文化,建立中原经济区法治区域优化机制.  相似文献   

13.
正丝绸之路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东西方交流通道,习近平总书记去年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要在新一轮扩大开放中抢占先机、走在前列,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的战略枢纽。如何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把宝鸡早日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的战略枢纽,是全市上下一项紧迫而现实的重大课题。一、宝鸡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的战略枢纽城市的优势宝鸡是国家关天经济区的副中心城市,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交通枢纽,不论是在交通区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城市群和旅游圈的理论研究与论证,提出构造沈阳大旅游圈、推动中心城市区域旅游发展的构想.党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目标,沈阳要发挥中心城市核心功能以及由此而产生凝聚力、辐射力、市场资源与要素的整合力,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推动区域旅游业快速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市群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城市群结构优化与功能升级已成为城市群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实现城市群结构优化升级要及时进行城市群产业转型升级、合理优化城市群生态环境、有序推进城市群空间结构整合;实现城市群功能升级要培养核心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生产性服务中心,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市群内部配合协作共赢和外部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6.
对沂蒙革命老区参照执行国家扶持中部地区的有关政策,是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国家赋予山东的又一重大区域政策.加快沂蒙革命老区发展的对策建议:建立省级协调推进机制;加快编制沂蒙革命老区总体发展规划;加大政策争取和落实力度;尽快制定出台配套政策;加强与全省重大区域战略的协调;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区域联动的视角,从兰州—西宁经济区崛起的战略意义出发,研究了兰州—西宁经济区崛起的制约因素,指出产业发展水平低、行政壁垒和城镇体系发展畸形是兰州—西宁经济区崛起的三大障碍.通过比较优势分析发现,兰州-西宁经济区崛起存在着区位优势独特、经济发展潜力大、自然资源丰富等有利条件,进而提出了区域联动视角下的兰州-;;西宁经济区崛起的战略构想,即强化双核战略、产业联动与整合战略、城市群战略,并为了保障经济区战略崛起的实施,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定性分析了政策主导下的城市群发展基础,定量分析了城市群多中心空间结构的演进机理。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以前政府制定的各项区域政策决定了各大城市群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基础以及市场化制度基础。2000年后政策引导变量(经济区发展规划与城市群可达性水平)则主要通过市场驱动变量(城市群分工水平、产业集聚水平以及市场发育程度)间接推进多中心空间结构的演进。文章指出,市场驱动路径下,中、西部地区应以建设中心城市为重点,积极发展都市圈,走由集聚到扩散的发展路径;东部沿海地区则应主要建设区域一体化的多中心城市群。这两条市场驱动路径都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有效引导。  相似文献   

19.
城市群作为迄今为止城市化发展的最高形态,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共同的空间依托。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群,是以福州、厦门、泉州为三大中心城市,建立闽江口、厦门湾、泉州湾三大城市圈,从而形成海峡西岸城市群。构筑海峡西岸城市群,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是海峡西岸经济区腾飞的关键。考察海西,我们既看到构建海峡西岸城市群的优势,也正视其面临的挑战,扬长避短,致力于通过完善城镇体系,发挥提高城市功能竞争力;促进产业一体化,提升产业集聚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提升基础配套能力;加强与海峡东岸的经贸合作,提升整体合力;以及提升文化竞争力和根本创新体制来发展壮大海峡西岸城市群。  相似文献   

20.
福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新形势下建设福建区域创新体系要立足于区域创新体系发展规律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新要求,明确构建思路和目标定位,实现由要素建设为中心向系统功能发挥为中心转变,加快建设"战略导向明确、主体作用突出、要素流动顺畅、交流合作活跃、统筹协调有力、创新绩效显著"的特色鲜明区域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