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现代知识产权制度是国际上普遍采用、并能促进科技进步、经贸发展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法律制度。而我国在建国后的30年间,法律和意识形态对于知识产权制度采取不承认甚至排斥态度,致使知识产权制度的法制建设长期处于空白状态。究其根源,依据有二:一是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这种体制,排斥财产私有权,更排斥作为财产权的知识产权。二是在意识形态上认为,在公有制的前题下,一切知识产品都是公有的,不承认这一点,就  相似文献   

2.
季冬晓 《学术论坛》2012,35(8):9-11
治国理政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历史使命,自身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政治责任。实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关系的科学化,其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保障国家权力,规范政党权力,实现国家权力和政党权力的有机统一;建设政党文化,引领社会文化,实现政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有机统一;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实现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有机统一;加强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是高校科技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知识产权的文化构建起到了重要的科技推动作用。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校在知识产权文化培育工作中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起着发挥创新主体的作用。那么如何完善科学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怎样培养高校科研人员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增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如何激发他们发明创造的积极性,怎样加强高校的专利转化,都是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权力离散与权威虚拟:中国乡村"整合政治"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的权力主体主要包括四个人群:乡村基层干部、财富型能人、知识型能人、地方拳头势力,此四个群体之间不同的相互关系塑造出不同的乡村类型;但其共同的"四种人结构"是稳定的,而且其中还存在一个普遍的共同点,即乡村社会权力的离散化和公共权威的虚拟化.当前的中国乡村社会已深陷于"权力异化"的处境,并且失去了自我塑造公共权威的能力,"整合政治"正在成为中国基层社会的核心话题;但是中国乡村社会的整合已经难以通过传统的"乡绅治理"方式予以实现,而更加依靠宏观社会文化与制度环境的变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姚远 《学术界》2015,(1):229-238,328
知识产权文化包括制度形态和观念形态两个层面的意义。日本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是在实施"知识产权立国"战略过程中提出并随着该战略的推进而逐步展开。在制度层面,日本政府着力从知识产权政策体系、法律制度、行政管理、执法、司法体制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逐步建立起一套具有本国特点的新的制度体系;在观念层面,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及系统的知识产权教育使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知识产权价值理念转化为社会整体认同的精神资源,最终实现知识产权文化的现代变迁。  相似文献   

6.
论知识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作为一种强制力、公共力、暴力, 是一种“双刃剑”, 它既可能建设社会造福人类, 也可能破坏社会危害人类。为了保证权力朝向前者背离后者, 必须关注权力配置的根据。在历史上, 权力先后按暴力、身分、财产配置过, 在当代, 权力应按知识配置, 知识作为权力配置的根据由于其所具有的卓越品质而优越于暴力、身分和财产。不过, 权力要按知识配置好, 还必须对知识有科学的认识, 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承认无知。承认无知的人们会自觉明智地反对人治而崇尚法治, 拒绝服从个人意志而服从法治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的技术观是一种辩证的技术观,它既承认信息技术改变历史的力量,又试图在社会、制度、历史和文化的综合脉络中把握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具有广泛的行政功能,包括提高效率与降低成本,构建新的权力结构、组织结构,以及实现更好的民主等,但这是否源于它所前置性承载的行政价值,以及这种影响是否具有决定性、单向性,并导致新的公共行政范式等一系列行政哲学问题,都需要运用信息技术的技术观进行解释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TRIPS协定为各国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共同规则,但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都有自己对知识产权理解和诠释的自主话语权。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知识产权制度安排的话语权力。在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随着对知识产权本质的认识和自主话语权的发展而进步。构建有本国文化传统支持的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9.
社会关系就是指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关系。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指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关系的总和。那么,这个总和是指什么呢?就是指权力,是指各种各样的权力。权力是社会关系的实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10.
道德与社会整合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社会的整合涉及多重维度。首先是社会认同 ,包括广义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团体或组织认同 ,以及个体自身的角色认同等等 ,认同意味着接受某种社会的文化形态、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系统 ,承认其合理性与合法性 ,并归属于其中。与社会认同相联系的是社会的凝聚 (solida-rity) ,在缺乏社会认同的情况下 ,社会成员往往趋向于从参与走向隐退 ,以远离社会生活为理想的追求 ;道家对礼法社会的拒斥 ,便表明了这一点。对社会离心趋向的克服 ,以承认某种社会文化价值系统、并获得相应地社会归属感为前提之一。社会凝聚的另一种形式 ,是对…  相似文献   

11.
承认“自然的权力”是“自然中心主义”的理论前提。作为在人与自然矛盾冲突激化的情形下对人类行为和工业文明的一种反思 ,“自然中心主义”警示人类要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无疑有着重要的思想意义。但是 ,它得出保护自然结论的前提——设定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伦理关系 ,承认“自然的权力”,承认自然是与人同样的“权力主体”——是错误的。“自然权力论”的根本缺陷在于看不到人的社会性 ,离开社会联系这一中介孤立抽象地谈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看不到人与自然关系的背后是人与人的关系 ,把人看成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 ,从而抹杀了人与自然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2.
社会关系就是指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关系.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指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关系的总和.那么,这个总和是指什么呢?就是指权力,是指各种各样的权力.权力是社会关系的实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13.
社会关系就是指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关系.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指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关系的总和.那么,这个总和是指什么呢?就是指权力,是指各种各样的权力.权力是社会关系的实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14.
行政权力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穗生 《江汉论坛》2001,(10):60-62
行政权是国家对社会事务进行公共管理的权力,是一种执行性权力。行政权力的行使必然同特定职位上的具体的人相联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或行使不当。行政权力在行政主体内部是自上而下授予。对行政权力行使的监督,需要在行政首长负责制基础上建立行政首长责任追究制;同时依靠加强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和社会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来予以保证。  相似文献   

15.
所谓晚清,是历史言说中的一个时段,它大致的时间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至辛亥革命这一段时间。晚清时段是中国现代性工程的开端,其开启了日后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一系列变迁。晚清文学从狭义上讲是指发生于此时段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而从更广阔的文化视野来看,晚清文学所涉及到的则包括各种与文人相关的文化现象。“现代性”,在我看来是指伴随经济和科技的现代化过程而出现的一系列社会变迁,包括思想层面、生活方式、文化价值和社会心理等方面的根本转型。而有关晚清文学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我以为可以从两个方面予以考察:…  相似文献   

16.
重新理解权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上,权力被认为具有类似于实体的性质,是人们用来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是以各种权力资源为基础的暴力。在这种暴力面前,无权的人就成为被控制的对象。而在现代社会中权力被理解为一种关系,一种以潜在威胁为后盾的承认关系。权力关系中的人都是主体,权力不等于暴力,权力的再生产所依赖的不仅仅是经济、军事等权力资源,而是人的理性认同。在现代民主社会,权力更多地是在理性认同中被再生产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环境里,法律文化重构是同构性与异质性相协调的过程,是以承认多元存在为特征的多样性重构。这是法律文化的自然发展,体现了一定程度上法律价值、规范、制度的全球性共同建构。全球性法律文化重构是人类社会开放性显著增强的标志,反映了法律文化生存发展的时代要求,这是全球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协同发展作用于法律文化系统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8.
作为支配的权力表明权力主体与权力客体间存在支配与服从的关系,意味着权力主体具有支配权力客体的能力.作为支配的权力所以能够存在,其根源在于,社会成员在动员资源的能力上是不对称的,那些在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与符号资本上占有优势的社会行动者能够更多地影响、干预与支配其他群体与成员.在社会生活中,权力与权力的运用存在差异,不能将权力错误地等同于权力的运用.作为支配的权力的运用通常包括暴力、威慑、操纵、诱导与说服的方式.从政治发展的角度讲,政治文明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作为支配的权力逐步消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学院科学主要依靠对科学发现优先权的承认激励科学知识社会化为"公共知识",与之相应的是以科学家的职业道德为核心的科学伦理范武;而在后学院科学知识生产时代,异质性的发现优先权、发明专利权与商业秘密权在科学知识生产制度中的共时性并存,则需科学内部科学文化精神气质的重构和科学外部新型社会文化的整合,才能实现个人知识、专有知识和公共知识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合理流动.后学院科学时代知识产权的这一变化亟待转型为以伦理的社会建构为特点的科学伦理范式.  相似文献   

20.
赵瑾 《兰州学刊》2012,(1):216-218
农业知识产权文化是影响并制约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农业知识产权在社会中反映出的道德、价值、传统观念、哲学与信仰的复合体系统。而我国的传统农业文化与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冲突使农业知识产权文化的传播与传承经历种种困难,将现代农业知识产权文化的核心理念注入旧有封闭的农业生产文化、培养农户的知识产权意识、树立农业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意识及建立政府的积极作为机制等都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