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科学家爱因斯坦钟爱音乐并对音乐有着独到的看法和认识。作为一个深谙音乐艺术与科学创造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偏爱西方古典音乐及其形式美,并对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以及它与科学在表达方式和被理解等方面的差异性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能够敏锐地指出音乐与科学在创造性及满足人类情感需要等方面的共性特征。随着国内外学术界对艺术与科学的关系的深入探讨,爱因斯坦的有关论述已成为艺术与科学有密切关系的重要例证和焦点内容。对科学家爱因斯坦的音乐观进行深入分析与合理阐释,对于深入研究"音乐与科学的关系"这一新兴课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少年时代的爱因斯坦在追求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他的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爱因斯坦在创立相对论和对统一场论的追求中,确立起他的“场”一元论的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和宇宙宗教哲学世界观。爱因斯坦在少年时代形成的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是以朴素实在论哲学的认识论为根据的;爱因斯坦在科学理论研究活动中形成的“场”一元论的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是以他在对传统哲学认识论的批判性考查中建立的科学认识论为根据的;爱因斯坦宇宙宗教哲学世界观的核心是他的“上帝”概念。爱因斯坦的“上帝”是在他的科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实在”的最深刻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的一种信仰。  相似文献   

3.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在他的科学伦理思想中,蕴涵了其对于科学发展风险的伦理反思,彰显了作为科学家对于人(类)—社会—自然的伦理关系和谐的使命感与道德责任感。爱因斯坦科学发展风险的伦理观及其生成,以及他预警科学发展的风险和规避风险的不懈努力与探索,对于当今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统一性思想不仅是哲学上,也是科学上的重要思想。在爱因斯坦的学术生涯中处处体现出这一光辉思想,"世界是和谐统一的",也成为爱因斯坦心目中最高、最神圣的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5.
幻想性与审美追求——浅析舒曼钢琴变奏曲中的幻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曼的音乐深受德国早期文学家的影响,其钢琴变奏曲于同时期的浪漫派文学作品表现着相同的特征———富于幻想。舒曼对音乐的追求体现在他的音乐创作中,而其变奏思维与音乐的幻想性紧密相连,充分展现了他对音乐的审美追求,而这种追求又使舒曼钢琴变奏作品在幻想中表现深刻的思想,使音乐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爱因斯坦为物理学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他的教育思想又是教育界的一朵奇葩,研究他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思维方法,对现今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有益启迪。以他的思想为指导,科学教育的目标应该确立为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个领域中领导学术发展潮流的开创者 ,其思想深度、道德意境和审美情怀都必然超凡脱俗。爱因斯坦就是其中一例。他注重思想的自由创造 ,关注科学的原创性 ,并提出超越个人自我、追求对全人类终极关怀的宇宙宗教情怀 ,并将这种宇宙宗教情怀融入他的科学信念之中。他对宗教、哲学和科学的理解为我们研究科学精神、研究宗教道德情怀以及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爱因斯坦是位具有现代人大精神的物理学家。他对真善美的追求贯穿于物理学研究之中。爱因斯坦对理论物理学美的追求主要体现在对物理学基础的统一性和逻辑简单性的追求。因此,他的相对论不但是真的,也是美的。虽然他几十年的统一场论研究没有结果,虽然EPR佯谬及相关实验证明作为物理学基础的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之间尚有深刻矛盾,但是他追求物理学统一基础的大方向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9.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爱因斯坦身上结合得比较完美。爱因斯坦科学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他的理性与非理性的自然整合,求真与求美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0.
爱因斯坦是 2 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被公认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的化身。他的“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观点 ,简明而有力地揭示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他淡泊名利的品质和谦虚、友善待人的态度 ,体现了他的道德观和道德实践 ;他为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而斗争以及对社会主义的支持与向往 ,反映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观 ;他倡导的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等观点 ,则构成了反映其人生成长经历的极具特色的教育观。研究和学习爱因斯坦的人文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音乐艺术教育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直觉力、想象力、创造力、表达力和艺术修养,丰富受教育者情感,开拓受教育者思维。在普通高校开设公共音乐课程从大学生成长需要、师资、教学设施等方面都具有可行性。普通高校开设公共音乐课程应加强音乐欣赏课,文理科采用不同的教材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 ,利玛窦是最具影响的人物。西方近代科学及天主教在中国能有现在的发展 ,利氏是有开创之功的。文章从西学翻译的角度 ,通过介绍与分析利玛窦的著作来评价其对中国数学、天文学、地理学、思想文化以及语言、音乐等方面的影响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浅谈声乐教师应具有的综合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事声乐教学的教师除了要具有歌唱演员的专业技巧和专业素质外,还要具备其他基本素质。如丰富的文学、科学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及钢琴伴奏能力,同时还要关心学和热爱学生。  相似文献   

14.
朱熹好琴,精于乐律,著有不少谈论音乐的文章,其提倡雅乐的思想具有崇古性,其提出创办音乐学校、培养精通音乐的专门人才的思想又具有创新性。  相似文献   

15.
泰勒曼是巴赫和亨德尔的同时代人,他生前声望甚高.时至今日,泰勒曼却已成为"冷门音乐家"之列.本文主要总结概括了泰勒曼的历史地位、艺术创作及其社会音乐教育事业的贡献,认为他在理论上的建树, 作曲上的前瞻性,以及对公众音乐生活空间活动的开拓等方面, 我们都可以说他是当之无愧的大师.  相似文献   

16.
曹操酷爱音乐,其诗歌创作与音乐活动密切相关,使其诗作留有明显的音乐痕迹;曹丕诗歌既有向民歌学习的一面,同时也注重辞采,其诗歌在形式创新方面的意义要大于内容创新意义;曹植的诗歌创作则基本脱离了音乐的束缚,他的诗歌开始寻求文字内在的声律之美,从内容上也渐渐摆脱“代言”的局限,从而完成了诗乐分离的趋势。三曹诗歌中的诗乐离合关系,从另一侧面说明了文学自觉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林语堂在各种言论、著述中进行大量的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这与其深厚的语言学造诣、国学积累和对欧美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密切相关,但因其论述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而长期遭受比较文学学术界的忽视。林语堂对文学与语言学、哲学、宗教等社会科学,绘画、音乐、影视等艺术形式以及自然科学等的跨学科研究成果给后人以重要的启迪,他理应被视为中国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先驱之一。  相似文献   

18.
孔子十分重视音乐教育,视古乐为一完整的文化生命,主张藉音乐之教化而挺立道德人格的自我。他以一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担当起古文道统的传承与延续。然其乐教思想亦有形而上之纬度,通过文献解读,我们可以窥见其以乐体道和对精神家园的孜孜追求。  相似文献   

19.
通过史料考证屈原生活的音乐之乡、音乐之国和受到的良好乐教及音乐素养,分析屈原诗歌中对音乐的描摹、屈原的音乐创作及其《九歌》唐代在民间的影响,认为屈原是伟大的音乐家。  相似文献   

20.
柴科夫斯基作为俄罗斯伟大的作曲家,为人类留下了众多的艺术瑰宝。通过他的音乐,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柴科夫斯基努力不懈地寻找与提炼本民族的音乐乃至精神的精华,融入到他的作品中,并以此成为他为人类艺术所做出的最大贡献。在交响曲创作上,柴科夫斯基在旋律写作、标题音乐、配器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曼弗雷德》交响曲是柴科夫斯基非常重要的标题音乐作品,作品从曲式结构、配器手法、乐曲规模等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突破,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柴科夫斯基以及俄罗斯民族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