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风诗新解(九)晏方园有桃“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笺云:“不知我所为歌谣之意者,所谓我于君事骄逸故。”郑玄之意无疑以为“士”是“我”的同位语,“我士”与“我”并无区别。这种看法其实是错误的。按照惯例,遇“我”之后跟有名词的,那名词大多为“我”所领有。...  相似文献   

2.
电话反诈骗     
佚名 《家庭科技》2009,(11):7-7
前几天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南方口音,上来就直呼我的名字。 “王总啊,你好啊!” “你是谁呀?” “你的老朋友啊。” “谁呀?” “广东的老朋友啊!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 “你是?”“哎呀,王总你贵人多忘事啊。再听听,听出我是谁了吗?” 我想想有点不对劲,可能是骗子,如果我把对方的声音认做某个老朋友,对方就会想办法讲故事骗钱了。 该死的骗子,看我怎么收拾他!我说:“你是广东的老张吧?”  相似文献   

3.
风诗新解(十一)晏方羔裘(唐风)《园有桃》的“谓我士也骄”、“谓我土也罔极”,“骄”与“罔极”皆用以修饰“我士”。此诗“自我人居居”及“自我人究究”中的“居居”、“究究”亦然。“羔裘豹祛,自我人”,意思是:那个穿带豹皮袖口的羔裘的人,是我的人。我的什...  相似文献   

4.
婆婆要出嫁     
婆婆恋爱了 晚上.刚躺下,听见老公吞吞吐吐地说:“妈今天跟我说。谈了个对象,有一段时间了……”已经有些困倦的我,听了他的话,立刻精神起来,“真的?”他瞪了我一眼,“你那么兴奋干吗?”我赶紧掩饰,“不是,我是替妈高兴。”  相似文献   

5.
近读两篇有关丑化人格的文章,一是邵燕祥先生的《代自传》,二是李辉先生的《关于“二流堂”人物漫画批判》。余很想在此延伸开来,谈一谈人格被丑化的问题。先看邵燕祥先生的《代自传》片段:人一生要填多少表格?我的笔在“曾用名”一栏踌躇;记得我曾经被称作“邵贼”,在六十年代快完结的时候。标语上叫“邵贼”认罪低头,我没有窃国,也没有窃钩!谁在厉声指责看“衣冠禽兽”?却原来是弹冠相庆的沭猴!后来林彪被称为“林贼”,我就从“邵贼”降级为“邵某”,虽说仍然是罪不容诛,“半点名”是一种宽大照顾!(载《名人传记》200…  相似文献   

6.
孔子语“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新探黄武强孔子语“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见于《论语·阳货》。此语的原意究竟是什么?孔子的政治面目究竟是什么?众说纷坛,我有与众说不同的见解。“畏”和“惧”在古代汉语中,除了有共同之义“害怕”之外,还各有别的义。...  相似文献   

7.
我发言的题目是“必须治理学术评价过度症”,这是我在比较充分地观察了现实、掌握了较多材料并进行了认真思考后拟就的题目。目前情况下单提“改进”,恐怕不容易解决问题,我觉得,首先要“治理”。整治的力度要像当年治理公路“三乱”(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一样,下大力气,花大功夫。  相似文献   

8.
儒学“自我”的发展历程孙以楷,谢阳举“自我”既是一个心理学范畴,也是一个哲学范畴。心理学上的“自我”是哲学性质“自我”的推广运用。不过,哲学上的“自我”,毕竟不同于心理学上本我、超我之间的心理“自我”,而是思维的“自我”,主体实现的“自我”,它归于统...  相似文献   

9.
陈玉 《家庭科技》2010,(8):14-15
我是一个从大便带血病人的大肠上切下来的“肉球球”,医生管我叫“息肉”,并说长在结肠的息肉容易癌变。这可把我的主人吓坏了。于是,对大夫刨根问底:“息肉究竟是咋回事?长在哪里?会癌变吗?……”医生哪有时间给他一一细讲,还是让我来说说我的身世和来龙去脉吧。  相似文献   

10.
庄子“无己”与杨朱“贵己”的比较李季林先生在《贵州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发表如题文章认为,老庄之学的“无己”与杨朱之学的“贵己”,一是无我,一是为我,这是方法或途径上的差异,他们的目的则是一致的:存我,全生。若说“贵己”是正题,“无己”是反题,那...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讲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很早就提出了,不过就全国来看,“至今效果还不够理想。主要是全党没有认真重视”。所谓“不够理想”和“没有认真重视”,我看主要是认识上和行动上,都存在不少问题,亟需进一步解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我曾归纳成九个论:即“自然论”、“代替论”、“先后论”、“无关论”、“无用论”、“敷衍论”、“畏难论”、“等待论”和“贴钱论”;而在行动上有些什么问题呢?我觉得主要有九重九轻的失衡做法,亟需逐一加以改进。二是重日资,轻投资。两个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12.
诗如盘,酒如丸──刘扬忠《诗与酒》书后胡晓明大凡古今中外诗人,多少都是与酒有点因缘的。“我是狄奥尼索斯(Dionysus)!”尼采喊道,“我是快乐之神!”尼采活得又醉又醒,又自由又痛苦,最终成为“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人”。“给我拿酒杯来吧!给我摆上筵席...  相似文献   

13.
我与两个带“晚”字的斋有缘分:一是吕叔湘先生的“未晚斋”,二是陈传席教授的“悔晚斋”。未晚斋于老先生过世后,为他的外孙、英国文学专家吕大年先生“窃据”。我与大年兄是朋友,因得如野猴子入阆苑,时而出入其中。老先生有先知,  相似文献   

14.
从超市结账出来,儿子天天已经放学。我接他上了车,从后排座位上取一瓶刚买的酸奶递给他。他不接,表情忧郁地说:“妈妈,光头的爸爸和妈妈离婚了。”光头是他同桌。我将酸奶放在扶手箱上,点火,轻轻“哦”了一声,算是回应。他问我:“妈妈,他是不是很可怜啊?”我启动车子,顺口道:“嗯,光头很可怜。”  相似文献   

15.
词语都有“含混性”。当事物落入含混区时,在原则上我们难于确定它是“甲”还是“非甲”。这并非事物本身具有矛盾,而是我们内心有点“不确定”,有点“矛盾”!在下面,我们举例说明这个问题。1.酋长是我的亲戚!非洲酋长六十大寿,大排筵席。他宣布,凡是他亲戚都可参加,不派访柬了。张是住在香港的中国人,认是“亲戚”,准备赴宴。李是张的世交,当然清楚他的身世,笑问:“怎么会呢?”张论证:“甲是我叔叔,乙是甲姑丈,丙是乙表妹,丁娶了丙……循此下去,你和香港每一个人都是我亲戚。”李:“有道理,亲戚的亲戚也是亲戚,但…  相似文献   

16.
关于儒学是“学”还是“教”的思考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立文儒学是“学”,还是“教”?是我几年来一直深深思考的问题。对我思想刺激最大的是1996年秋,我受我校外事处的委托,与陈玉书、水国章两先生座谈。水国章先生说到他们印尼华侨的婴儿一出生就面临着一个生命生...  相似文献   

17.
我们已深陷在集体无意识里,似乎没有多少人“顾及”一个叫顾准的人。2005年7月1日,是杰出的思想家顾准诞辰90周年。这一天,我翻遍了我家所订阅的十多份“主流”报纸,找不到顾准两个字。我心灵深处的声音在呼唤我:写点文字,纪念顾准;我已说过,我心获救。可是以我这样的千字文,称之为“顾准九十年祭”,该不是我的不幸吧?!  相似文献   

18.
引言留学生在学汉语的初级阶段,常犯一种语法错误,即在表达“在某地做某事”的意思时,采用“做某事在某地”的语序表达。如:我学习在宿舍。我打水在水房。我吃饭在勺园里。我们散步在校园里。我星期六打排球在操场上。一般来说,正确的句子结构应该是“NP在PP(处所)VP”。可是汉语中也存在“NPVP在PP”这种与留学生的错误句子语序基本相同的正确句子,如:我住在学校里。有时还只能使用这种形式,如:资料登记在电脑里。字写在黑板上。留学生往往对这种情况感到很疑惑:为什么可以说“我在加州住”,①也可以说“我住在加州”,…  相似文献   

19.
父亲的眼泪     
医生仔细审视着我爸的CT片子,对他说:“得马上做手术。你右鼻腔里这个肿物,已经破坏骨头,伤及额窦、筛窦和蝶窦。现在医院暂时没有床位,一周后再入院安排手术。”我爸还笑着问:“不会是癌吧?”医生也笑着回答:“三分之一是鼻息肉,三分之一是内翻性乳状瘤,三分之一是癌。手术后才知道究竟。”我爸哦了一声,靠回椅子。我在旁边听着,已经完全傻掉。  相似文献   

20.
真新鲜!汽车说话了! “我是新手,请让一让”,“对不起,我要转弯……”这是汽车彩铃喇叭发出的声音,它是传统汽车喇叭的升级换代产品,就像手机彩铃一样,除了能发出传统的“滴滴”声之外,还可以发出美妙的音乐声、说话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