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层楼。 这首五言绝句向来为人们所喜闻乐道。可它的作者是谁却颇有争议,迄今尚无定论。历代诗选家和中国文学史都把它归于王之涣的名下。康熙年间编撰的《全唐诗》却存有异议: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下注曰:“一作朱斌诗”,又在“处士朱斌”的《登楼》(也即“白日依山尽”)下注云:  相似文献   

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搂。这首几乎是家传户诵的五言绝句,往往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进不止,鼓舞人们在新的征途中不断攀登。可是这首脍炙人口的不朽杰作,并不象人们所公认的那样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作品,而是盛唐处士朱斌所作,名之曰《登楼》诗,朱斌这首五言绝句,选在《国秀集》卷下。《国秀集》是现存最  相似文献   

3.
齐己是唐五代之际著名的诗僧,其诗清润平淡,亦复高远冷峭。《全唐诗》(中华书局1999年增订本)录其诗十卷,陈尚君先生《全唐诗续拾》又增补两首一句。然《全唐诗》所收录齐己诗部分诗题、诗句时有讹误,可结合四库本《白莲集》、四部丛刊本《白莲集》以及相关文史资料加以校勘。兹择其要者作此小札,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释皎然、俗姓谢名昼,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居杼山,和颜真卿、韦应物唱和,二人都很看重他。所著《诗式》引有徐凝《京都还汴口作》,凝是元和时人,可见皎然的长寿。他现存诗七卷,载《全唐诗》卷三十。《新唐书·艺文志》载:“昼公《诗式》五卷、《诗评》三卷”。注云:“僧皎然”。《直斋书求解题》卷二十二载:“《诗式》五卷、《诗议》一卷,唐僧皎然撰,以十九字括诗之体”。《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九十七说:“《诗式》一卷”。又说:“此本既非五卷”又一十九体乃末一条,陈氏不应举以概全书。陈氏又载正字王元《拟皎然十九字》一卷,使仅如今本一条,则不能拟为一卷矣,殊参差可疑。又皎然与颜真卿同时,乃天宝、大历间人,而所引诸诗举以为例者,有贺知  相似文献   

5.
《田家三首》是王绩作《全唐诗》卷三十七有王绩的《田(一作山)家三首》,题下注:一作王勃诗。《文苑英华》卷三一九也将《田家三首》收在王绩名下,则知宋人对这三首诗为王绩所作并无疑义。而明铜活字本却将此三首诗归在王勃名下,从此,《田家三首》之归属始有两说。《全唐诗》收此三首诗在王绩名下时虽注“一作王勃诗”,但卷五十六王勃名下未收,其倾向性亦很明显。可明确断定《田家三首》是王绩作,因诗的内容风格正合王绩之生平思想及生活情趣。《唐诗纪事》卷四王绩小传云:“大业末,仕为六合丞,嗜酒不任事,因解去……以《周易》、《老子》置…  相似文献   

6.
寒斋插架,有19钞本《九籥集》一书,分《九籥集文》及《九籥别集》二种,明华亭宋懋澄撰。据《九籥集文》卷二所载《南云小言序》及《九籥集诗序》听言,则懋澄尚有诗集,今旧钞本无之,则此钞本实非完书,而且连序跋也没有,无从知道此书为已刻,或未  相似文献   

7.
已故北京大学教授邓之诚先生在《清诗纪事初稿》中说:“嘉庆中,张廷济尝就顺康人集,辑《秋茄馀韵》二卷。上卷寄汉槎诗,下卷喜汉槎入关之作。今不传。”近来应上海古籍出版社之邀,整理校点清初诗人吴兆骞《秋茄集》,在搜集有关吴兆骞材料时,于北京图书馆  相似文献   

8.
《酬场比部员外暮宿琴堂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作者考《全唐诗》卷四十二卢照邻有《酬杨比部员外暮宿琴堂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一诗,题下注:“一作王维诗。”同书卷一百二十六王维名下有此诗。诗题“酬杨比部员外”作“酬比部杨员外”,诗之首句“闲檐拂尘看”作“旧简拂尘看”,结句“遥望在云端”作“遥望白云端”。收苑英华》卷三百一十四亦作王维诗。此诗确为王维作。《全唐诗》卷一百二十五王维还有《同比部杨员外十五夜有怀静者季卜诗,两诗中之比部杨员外当属同一人。据诗题,杨此时正任比部员外。此诗首朕云:“承明少休沐,建…  相似文献   

9.
胡世强 《东南学术》2012,(5):250-257
寇准是北宋初政治家和诗人,其传世诗共268首。众多学者对寇准诗作的整理和考证做出了不懈努力,但也存在几处失误:《全宋诗·寇准卷》辑佚部分误收《顶山》和断句一条,其它辑佚文章误收《题雷州广济寺》,《宋诗纪事补正》补正的断句存于寇准诗中。并且寇准《汉上偶书》诗在《全宋诗》和《全唐诗》中重出,后者误收。本文根据《全宋诗》"以人系诗,以诗存人"和"校是非为主,酌校异同"之原则,作以述考,供有意于研究《全宋诗》的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10.
成熟于陈子昂而来复古之风浩荡诗坛之时的王昌龄自身,大约起初并非刻意想夺“七绝圣手”的桂冠,否则他作《诗格》和传授作诗经验就不会主要留连于古诗了。可以用时代风气解释;殷活亦看重其古诗,在《河岳英灵集》所选的十六首王昌龄诗中,绝句只有三首。然而与《河岳英灵集》大致同时稍后的可被管弦者都为一集”①的《国秀集》里,绝句与古诗之比就跃为五分之三了。且越往后,各种诗集选其绝句越多,而昌龄自己得意的及为殷播欣赏的古诗却一首首散轶了。②到八、九世纪,昌龄在人们心目中就成了绝句诗人,这个发展过程实在耐人寻味。一、…  相似文献   

11.
误收李白三首诗《全宋诗》卷九七五《李之仪集》据清钱尚涂《买愁集》卷上补辑《诗一首》,诗云;“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留空床。床上绣表闲不寝,至今三载犹余香。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相思复相忆,白露湿苍苔。”此诗系李白诗远十二首》之十一,见王流往《李太白全集》卷二五。“留”作“余”,“床上绣装闲不寝”作“床中绣被卷不寝”,“犹”作“闻”,“相思复相忆”作“相思黄叶落”,“白露”作“露白”,余悉同。二诗显系一首,且异文以《李太白全集》为佳,当属李白作。补辑入《李之仪集》者显误。《全宋诗》卷一○七八《…  相似文献   

12.
汉代《毛诗》主“讽谏说”,不主“诗教说”。它提倡的讽谏精神对唐代至北宋诗歌产生了极大影响。朱熹作《诗集传》,“诗教说”兴而《毛诗》废。它对元明清诗歌影响巨大。《毛诗》兴衰与古典诗歌盛衰合拍,成为贯穿诗歌史的一根线索。  相似文献   

13.
李建国 《学术研究》2006,(1):142-142
初唐时期的大多数文人都是由隋入唐之士,清人所编《全唐诗》、《全唐文》将部分作者创作于隋代的作品收入其中。陈尚君《全唐诗误收诗考》一文对隋唐之际作者在隋所作之诗作了详尽的考证,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人对《全唐文》中隋唐之际作者在隋所作之文作出考证。现考之如下。《全唐文》卷一三一,王绩《三日赋》。王绩在序中交代了文章的创作时间及缘由:“余以大业四年,获游京邑。暮春三月,暂骋娱游。……不能默尔,聊为赋焉。”据此,知此文作于隋炀帝大业四年,时王绩18岁。《全唐文》卷一三二,王绩《醉乡记》、《五斗先生传》。二文皆作于…  相似文献   

14.
一纳兰成德是位大词人,自清以来,文坛评价之高竟达到“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高度,令人遗憾的是:却很少有人提到他的诗。实际上纳兰不但写过诗,而且在《本传》上还说:“性德善诗”。他的老师徐乾学在《纳兰墓志铭》上说的更具体:“(纳兰)善为诗。在童子,已句出惊人;久之益工,得开元、大历间丰格。”他的好友张纯修说:“其诗之超逸,词之雋婉,世共知之。”可见纳兰诗与纳兰词在当时还是并誉的。康熙三十年出版的纳兰《通志堂集》,其中有诗四卷,三百五十四首;词四卷,三百零九  相似文献   

15.
《全唐诗》杂考(二十三)胡可先卷六九四褚载《云》,注:“一作杜牧诗。”按此诗又见《全唐诗》卷五二二杜牧诗卷,题同,注:“一作褚载诗。”考《樊川文集》卷四亦收入。此集为杜牧外甥裴延翰手编,宜可信从。作褚载诗非是。卷七○三《翁承赞小传》:“乾宁二年,登进...  相似文献   

16.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此诗为李绅撰《悯农二首·其二》 ,几无异议。近读《全唐诗》 ,发现编者对此诗的注释 ,似有画蛇添足之嫌。《全唐诗》把“锄田日当午”四句作为“绝句”分别放在李绅、聂夷中名下 ,又在聂的《田家二首》的“锄田”四句下注“此篇一作李绅诗” ,而在李绅《古风二首》这四句下却未加注 ,令人扑朔迷离 ,大惑不解。那么 ,此诗究出谁手 ?主出于聂手者主要根据是 :一、清代著名诗论家吴乔在《围炉诗话》中如是说 ;二、宋·陈景沂撰《全芳备祖》将这四句《田家》诗作为聂夷中作品辑入该书赋咏…  相似文献   

17.
《全唐诗补逸》订补一首凌原孙望先生《全唐诗补逸》(收入中华书局1982年版《全唐诗外编》第3编)卷五据清乾隆四十八年官刊本《凤台县志》卷十七辑录权澈《琵琶石壁诗刻》诗一首。按此诗又见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卷七“权澈琵琶泓诗”条,诗题作《琵琶泓作并序...  相似文献   

18.
《全唐诗》卷一百三十六储光羲诗《泛茅山东溪》与《酬綦毋校书梦若耶溪见赠之作》都有“清溪”一词。细读其诗,知此两处“清溪”本皆作“青溪”,传写、整理者不知为用典,而将“青”误作“清”。 “青溪”之典,出《南史·刘(王献)传》:“((王献))住在檀桥,瓦屋数间,上皆穿漏,学徒敬慕,不敢指斥,呼为青溪焉。”刘(王献)隐于金陵青溪,后世因以“青溪”为典,用之代指隐逸之处,唐代储光羲之前的诗人已多用之。隋唐之际著名隐逸诗人王绩所隐之地即其兄王通聚徒授业之白牛溪,王绩即数以“青溪”称之,《游北山赋》云:“碧峦之下,青溪之曲……昔吾兄之所止。”《答处士冯子华书》称王通门人为“青溪”诸贤。诗中更云:“青溪归路直,乘  相似文献   

19.
《全唐诗》杂考(十七)胡可先卷五一四朱庆余《上江州李史君》,注:“一作员外。”按“史”为“使”之讹。李使君即李渤,见新、旧《唐书·李渤传》。渤为江州刺史在长庆二年至三年,见郁贤皓《唐刺史考》。又朱庆余有《陪江州李使君重阳宴百花亭》诗“江州李使君”亦为...  相似文献   

20.
李频诗简议     
<正> 李频是晚唐诗人,主要生活在文宗开成至僖宗乾符年间。《新唐书》有他的传记。关于李频的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为一卷,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亦录为《李频集》一卷。其集又名《棃岳集》,收诗195篇。《全唐诗》编录为三卷,另在“补遗”中载其2首,凡206首,比《棃岳集》多出11首。其中《送刘山人归洞庭》诗卷中两见,惟起二句小异;《渡汉江》诗“岭外音书绝”1首,乃宋之问诗,明人早有考证(见万曼《唐集叙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